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

今天想和你聊一聊排毒这个话题。

前几个月啊,和老同学叙旧,几个好友相约一起去汗蒸,一来啊,好久没有这么坦诚相见、推心置腹了,二来啊,汗蒸的同时还可以排排毒。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1)

然而,靠出汗真的可以排毒吗?

当然不行,非但行不通,好多人把气血排掉了,可毒还在。

中医认为啊,汗液隶属于津液范畴,前人素有“汗血同源的说法”。所以你去看,现在参加马拉松运动的业余选手越来越多,每年总会听到有人跑在马拉松过程时倒地猝死的新闻,汗液损耗过多,以致损伤到了我们的心气,汗为心之液啊!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2)

因此,想要排毒,还得先了解人体有哪些毒?贸贸然,外加自以为是,到最后损伤的还是自己的气血啊!

古人有一句成语,叫作“五毒俱全”,是指蝎、蛇、壁虎、蜈蚣、蟾蜍五种有毒的动物,泛指坏事做尽。其实,在中医眼中,这句成语同样适用于我们大多数的人,好多人身上也同样是“五毒俱全”,而区别就在于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一些。

那么具体是哪五毒呢?不外乎湿邪、寒邪、血瘀、气郁、食积。

先来说一说湿邪。

所谓湿邪啊,中医认为,湿性沉重、秽浊、黏滞。

所谓沉重,说的是湿邪就像是一股阻力一样,湿气重的人常常伴有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关节疼痛重着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湿邪侵袭肌表,留滞于经络关节,使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阻碍,营气和卫气不能调和的缘故。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3)

所谓秽浊,是说湿邪致病后,人体各种分泌物秽浊不清,诸如大便溏泻,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等。

所谓黏滞,一来是指因感受湿邪而引起的病症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二来是指病灶部位多潮湿不净,排出物黏滞,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大便特别的黏腻,容易粘马桶,还有啊,大家可以去看舌苔,齿痕多,湿气重的人舌苔也多黏腻。

再来说说寒邪,

现在的人更容易受寒啊!

你去看,现如今,天气已经慢慢热起来了,地铁站、商场、餐厅、电影院的空调一个开的是比一个冷,还有些人索性直接宅在家里吹空调;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4)

还有啊,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奶茶铺,不管是三伏天,还或是三九天,不少人都喜欢奶茶加冰,冰冰凉凉,那才叫一个惬意;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5)

再来,就是现在的人一上火不分虚火实火就吃清热药,一便秘不分气虚津亏就吃泻药,岂知药不对症,非但疗效甚微,身体还会越来越寒。

然而,身体受了寒,最先有的表现就是怕冷,有的人寒邪入侵肩颈项背,因此而得颈椎病、肩周炎;有的人寒入腰膝而症见腰膝酸冷,尤其是一到梅雨季更是苦不堪言;有的人寒入中焦脾胃而脾胃虚寒,但凡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就腹泻不止。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6)

血瘀,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们身体内的的瘀血不除,新血不生,瘀血就会堵塞我们的血管,我们体内的气血运行就会变得缓慢,最重导致供给给心脏的血流量也大幅减少,心脏供血不足,因此血瘀的人常常会有胸痹心痛的症状。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7)

其实,引发血瘀的原因有很多,诸如上文我们提及的湿邪和寒邪,湿邪黏滞、寒邪凝滞,湿寒入体,气血自然就会缓慢。和大家举个例子,你去看一到冬天,是不是河流都结了冰?就是这么回事。

有血瘀的人啊,最显著的症状就是痛,不通则痛啊!

此外,老年斑、身上的淤青,还有女性朋友月经不调等问题也大都是由于瘀血堵塞,血脉不通所致。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8)

气郁,我们也讲过好多了。然。气郁的问题,主要还是和肝息息相关,肝主疏泄啊!

好多女性朋友大都会有结节、子宫肌瘤、或是囊肿等问题,如果以上都没有,起步也得有个乳腺增生吧!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9)

乍一看,这些疾病似乎都不相关,其实啊,它们都与肝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所以,你去看,气郁的人脾气都不太好,肝在志为怒啊!退一万步讲,郁郁寡欢的人脾气能好吗?

最后再来讲讲食积的问题,

食积者,简单讲就是明明到了饭点,看着一桌子的菜,就是吃不下,因为肚子胀啊!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10)

很多人以为只有小孩子才有积食问题,其实不然,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小孩子容易积食,我们吃下去的水谷主要是靠脾胃消化和转运,小孩子的脾胃功能本就稍稍逊色,所以容易又积食问题。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11)

那同样的,成年人也会有脾胃功能欠佳者,一样会引发食积的问题。

还有啊,现在的物质条件是越来越好了,有人说这是一个营养过盛的年代,暴饮暴食、胡吃海喝的人并不在少数,长此以往,脾胃哪还受得了?食积问题由此而来。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12)

好了,“五毒”大致是介绍完了。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善解五毒的方子——五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五积散:苍术、厚朴、半夏、陈皮、茯苓、麻黄、白芷、肉桂、干姜、当归、芍药、川芎、枳壳、桔梗、甘草。

燥湿化痰:苍术、厚朴、半夏、陈皮、茯苓

苍术、厚朴同为辛苦温燥的药材,苦能下气、温可燥湿,均为治疗湿阻中焦之良药。

其中苍术功兼健脾,又善祛风除湿,但凡是湿邪为病,不论表里上下,皆可选用。

《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

《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13)

苍术

厚朴除了可以除无形之湿满,又兼有行气的功效而下有形之实满。

《药性论》:"除痰饮,去结水。"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14)

厚朴

半夏、陈皮、茯苓、还有最后的甘草,是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一张小方子——二陈汤。

那为何要化痰呢?我们上文讲过了,湿性黏腻,久而久之,容易结成痰浊。

半夏、陈皮均为辛温之品,既能温阳化湿,又可燥湿化痰,是故均为温化寒痰之要药,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15)

半夏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16)

陈皮

茯苓甘淡性平,无寒热之偏,为利水之要药,将体内的湿邪、痰饮以小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17)

茯苓

温阳通脉:麻黄、白芷、肉桂、干姜

湿邪即除,接下来就该去寒邪了,

这里先用到的是一组药对是麻黄和白芷,两者均为辛温解表的药材,

麻黄,味麻色黄,故得名麻黄,尤善发汗解表,为前人称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发汗的目的主要是藉由汗液将体内的寒邪排出。

所以来说,出汗还的确能排毒,但还是要注意那个度,大汗淋漓反而就会伤身,所以适量很重要。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18)

麻黄

白芷发汗之力虽不及麻黄,但可助麻黄共同驱逐肌表腠理的寒邪,

此外,白芷还善上行头目,有的人头面部受了寒邪而头痛欲裂,这个时候白芷无疑是一味散寒止痛之良药。

《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19)

白芷

如果说麻黄和白芷的主要功效是把毛孔打开,祛除表邪,那么肉桂和干姜在这里的主要功效就是温里而散寒。它们长驱直入,把盘踞于五脏六腑的寒邪全都驱赶出我们的身体。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20)

肉桂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21)

干姜

活血化瘀:当归、芍药、川芎

当归、芍药、川芎,若是再加上一味熟地,就是补血第一药方——四物汤啊!

虽然少了一味熟地,但三药活血化瘀的功效依然是不带一点含糊的。

当归味甘而重,专于补血,其气轻而辛,长于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为治疗血虚血瘀之良药,前人向来便有“十方九归”的说法,说的是治疗血瘀血瘀的方子里大都可以看到当归的影子。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22)

当归

芍药有分白芍、赤芍,均入肝经血分,功善养血调经,

然而,白芍偏于养血,赤芍偏于泻热,

是故,血虚者当用白芍,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23)

芍药

血热者当用赤芍。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24)

赤芍

白补赤泻,说的就是这么回事。

川芎和当归有些类似,均具有活血行血之功,同为前人称为血中之气药。

然而,当归偏于补血,川芎偏于行血,

川芎其性善走,善行一身之血气,上可行颠顶而治头痛,下可走血海而通经止痛,旁通四肢而治四肢麻木。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

《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25)

川芎

行气通滞:枳壳、桔梗

气机的郁滞,主要是体内的气机全都郁结在一块了。

枳壳、桔梗是一对非常经典的调理气机的药对,好多医家但凡见到有气机不顺或是气机郁结的患者,都会把这组药加用进去。

枳壳味苦,性微寒,苦能通降啊,

因此,枳壳长于向下破气消滞,兼有消食化积之效。

《珍珠囊》:"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26)

枳壳

桔梗虽同为理气的药材,但其入肺经,善宣发肺气而引气机上行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27)

桔梗

两药同用,一味向上疏导,一味向下破气,郁结于胸的闷气自然得以缓解。

调和诸药:甘草

最后再佐以一味甘草调和诸药。

脾胃虚寒湿气重用五味散(讲一张排毒方五积散)(28)

甘草


方子讲到这里,大致是讲完了,可能有人要问,不是还有食积吗?

其实方中早就暗藏消食化积的药组了,诸如陈皮、枳壳虽为行气消滞的药材,但同时也功兼和胃消胀啊!

此外,陈皮还有解腻的功效,滋补的药材容易阻碍脾胃的消化,加一点陈皮,滋腻碍胃的问题就可以得到缓解,消食化积同样也是这么一回事。

五积散虽能为人体排诸毒,但同时也可能损伤到我们的正气,因此服用时可酌加山药以益气养阴,以固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啊!

除此以外,孕妇、哺乳期妇女、还有久病、体虚者还当慎用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