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名句及解析(道尽天下母亲之辛劳与心酸)

诗经名句及解析(道尽天下母亲之辛劳与心酸)(1)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

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

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母爱,如春风一般无私,抚摸大地,滋润万物。人们都说,母爱是轻柔的,似溪流连绵不绝。她用一种最包容的方式,呵护我们成长,将我们从地上扶起,又立于院前守望我们归来,直到那条路被野草荒芜,再也没有力气去割除。其实,母爱又是刚毅的。有时比山更伟岸,比江河更加汹涌,为我们遮挡晴天烈日,狂风骤雨,直到那结实的双臂,再也撑不动手中的油纸伞。

孟郊的《游子吟》,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润物细无声;黄仲则的《别老母》让我们看到了身为人母的两鬓风霜。“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拜别年迈的的母亲,雪花纷飞,灯影摇落,老母亲倚靠在柴门边,望着他的背影一步步远去,那份不能常伴身前,常敬孝道的愧疚感顿袭心头。一句“此时有子不如无”,道尽了诗人心中的自责与无奈,也道尽了天下多少母亲的辛酸!

诗经名句及解析(道尽天下母亲之辛劳与心酸)(2)

“子欲养而亲不待”,人们都害怕失去,可多少人醒转迟缓,兜兜转转一生,也未能体会到母亲的辛劳。等为人父母,又把大部分的时光,大部分的爱,留给了怀中的晨光,却忽略了,身后还有一抹蜡炬成灰的夕阳。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的前两章,以凯风比兴,比喻母亲对孩子的辛勤哺育。“凯风”即“南风”,《尔雅.释天》有云:“南风谓之凯风。”《孔疏》引李巡曰:“南风长养,万物喜乐,故曰凯风。”风是无私的,是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以风喻母爱的伟大,恰到好处。“吹彼棘心”,“荆”是一种生长速度很慢的植物,多刺。正是这种多刺难长的植物,体现出了母亲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的辛劳与不易。

诗经名句及解析(道尽天下母亲之辛劳与心酸)(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养育儿女不像种庄稼,只要勤于耕耘打理,不受天灾,一年总有一年的收成。养育孩子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幸运的,几十年的光阴和心血洒落进去,换来栋梁;不幸的,一生岁月,只得两鬓斑白,孤苦伶仃。可她们还是无怨无悔地,将一生珍贵的岁月,倾注在孩子身上。为他们寻衣觅食,供他们上学读书,看着他们娶妻生子,膝下儿女承欢,直到闭上双眼,再也看不见他们的样子。

亲情与爱情不同,爱情中途难免分散,亲情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哪怕家庭分散,各自为家,也忘不了十几年来没日没夜的辛苦,忘不了村口旁大树下一天又一天的等待。那粗糙的柴门,纷飞的大雪,那佝偻的身影,霜白的鬓发,褶皱的面容,以及沟壑纵横的双手,无不记录着世间母亲的劳苦。

诗经名句及解析(道尽天下母亲之辛劳与心酸)(4)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人生最怕的,莫过于失去后方知珍贵,才晓珍惜。可那时候,还有什么意义呢?山川依旧,故人远逝,再多的悔恨,再多的自责,都已无济于事。要知道,这人世间,没有来生,没有故事里的三生三世。一切轮回转世,宿命前缘,都是人们为了填补心中缺憾,编造的神话与幻境,为的就是告诫世人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是对母亲辛劳的进一步讴歌。七个孩子,意味着诗中这位母亲,要付出的精力与时间,比寻常人多得多。诗中没有一字提及父亲,说明这七个孩子可能是由母亲一手拉扯长大。那么这七个孩子平常的吃穿用度,都需要她一人肩负,那种辛劳程度,实在难以想象。

诗经名句及解析(道尽天下母亲之辛劳与心酸)(5)

如果换到现在,一个母亲抚养七个孩子,她要付出多少青春,多少汗水,多少血泪?从此,她再没有属于自己的时光,不能像其他母亲一样,打麻将,逛街购物,买化妆品,甚至可能连在外面耽搁一会,吃碗杂酱面的时间都没有,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付给了孩子。这不仅是诗中母亲的辛酸之处,也是天下母亲的辛酸之处。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一辈子都是操不完的心,放不下的牵挂。

诗的末章点出了天下母亲的心酸。“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如一记沉重的耳光打在人的脸上,看得直让人心疼。劳苦一生,不得善终;辛苦一辈子,形单影只,茕茕孑立。不知道那些独倚柴门的佝偻身影,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善待自己,把一生的岁月都付给了远方的儿女。老来,还要望断天涯,尝尽孤独与相思的滋味。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愿你我早日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早日把父母规划进人生的旅途中,还他们一份荣耀,一份安稳与安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