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直面死亡是我们最缺的教育(未知死焉知生承受不住挫折就自杀的孩子)

文|福林妈咪

前段时间发的一篇文章,把0-6岁孩子都会害怕什么给列了一个清单,其中说到5-6岁的孩子会特别害怕死掉,还会对死亡好奇,偶尔会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会死掉吗?”这些问题。

这个说法让不少家长感同身受,说自己的孩子刚好5岁,问得这个问题让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清明节那天,防空警报响起,路上的行人驻足低头默哀,汽车原地停住鸣笛。很多家长可能都被孩子问了一个问题:“妈妈/爸爸这是什么声音?这在干什么?”

这个问题一旦开始,孩子最后保准会哭,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曾经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教孩子直面死亡是我们最缺的教育(未知死焉知生承受不住挫折就自杀的孩子)(1)

福林:“妈妈,你有奶奶吗?”

我:“有啊,但是她已经去世了。”

福林:“去世是什么?”

我:“去世就是死了、没了,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福林:“为啥会死啊?”

我:“老了,病重了,身体不行了,就会死。”

福林:“那妈妈你也会变老吗?”

我:“会。”

我的回答很坚定,福林的嘴立刻撇了下去,接着就哭了出来。

大多数孩子听到这里就会“哇”的一声哭出来,也有一些是默默地流眼泪,嘴里念叨着“不要妈妈死”。

你不解释吧,孩子好奇,你解释吧,孩子伤心

无论如何,这个问题逃不掉,那就正面它,给孩子一次“死亡教育”吧。

教孩子直面死亡是我们最缺的教育(未知死焉知生承受不住挫折就自杀的孩子)(2)

台湾教育专家张淑美提到过孩子对死亡的认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说:“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我们对孩子的“死亡教育”一直都很忽视,因为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观念里对“死”这个字很忌讳。

所以孩子往往是通过下面三种方式接触到死亡的。

●他们可能在动画片中、故事书中得知一些,比如雪人融化了,消失不见了,人鱼公主化作泡沫了,这些表现手法对死亡的描述并不准确,但是却让孩子第一次感受这样的情景会令人难过伤心。

●他们可能因为自己心爱的宠物死了,那只宠物不动了,不理他了,他也就开始害怕了。

●他们可能因为家中有老人去世,才第一次直面死亡。他们起初根本不知道家里办的丧事是什么,死了是什么意思,只有当他知道自己再也见不到死去的人时,才会开始感到伤心、害怕。

教孩子直面死亡是我们最缺的教育(未知死焉知生承受不住挫折就自杀的孩子)(3)

但家长们的解释,往往把死亡“美化”了。

“死了就是去天堂了,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

“只是睡着了,而且要睡很久很久……”

“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你们暂时不能见到彼此了……”

爸妈们觉得直接告诉孩子真相,会有些残酷,所以把这件事说的有些美好,通常孩子可能还会问“为什么不带我”、“为什么不叫醒他”、“那你带我去见他”等等。

这样的说法反倒让孩子小看了死亡。

日本学者谷口雅春曾经说过:最可怕的人就是对生命没有敬畏的人

“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的原话是“未知生,焉知死”,出自《论语》,我把这一句反过来也是成立的。

以死为起点,转身去爱生活。

所以,死亡教育的意义就是让孩子明白:生命有限,时间宝贵,珍惜现在。

教孩子直面死亡是我们最缺的教育(未知死焉知生承受不住挫折就自杀的孩子)(4)

首先,不用美化“死亡”,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告诉孩子这个自然规律

先让孩子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植物动物都有生命,都会长大,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长高,长成爸爸妈妈一样的成年人。但是也会慢慢变老,就会变得跟爷爷奶奶一样走路慢慢的,说话慢慢的,所有的生命都是有期限的,到了期限,人就会死去。

然后让孩子正视死亡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是我们如果忽视死亡教育,孩子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胆小、恐惧,要么漠视生命。

因为在传统的丧礼上,不管是服装还是音乐,这样的气氛是让人害怕的,还有我们的鬼故事,总说人死之后会变成鬼魂,如果不跟孩子讲清楚,孩子就会特别害怕。

再说说漠视生命,经常隔三差五的会有新闻说某某小学生、初中生跳楼自杀,因女生拒绝男生表白,被捅多少刀……

如果,他们能早点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生命有多可贵,又怎会遇到挫折就自杀?又怎会不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儿?

教孩子直面死亡是我们最缺的教育(未知死焉知生承受不住挫折就自杀的孩子)(5)

所以,让孩子正视死亡吧,可以通过动画片,例如之前好评如潮的《寻梦环游记》,用一个亡灵的世界告诉全世界孩子什么是死亡。

还可以看一些绘本,帮助孩子了解生命和死亡,例如《再见了,艾玛奶奶》《爷爷变成了幽灵》《獾的礼物》等等。

绘本里的故事不光适合孩子看,家长在给孩子读的过程中内心会感到温暖,也会越来越豁达。


最后,帮孩子进行情绪疏导

比如家里的小动物死掉了,孩子会觉得伤感,爸爸妈妈们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如何走出这个悲伤的情绪,因为还有未来的生活要面对。

还用小动物死了为例,一些家长不体谅孩子的悲伤,甚至用“再买一只”来安慰孩子,这样的安抚通常不起效果,还会误导孩子,因为家长的这个做法就是对生命的漠视。

教孩子直面死亡是我们最缺的教育(未知死焉知生承受不住挫折就自杀的孩子)(6)

试试这样:

①给孩子拥抱

可能当你跟孩子讲述死亡的时候,孩子就会哭泣,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我们要珍惜现在的一分一秒,好好生活。”不要说“没什么好哭的”,也不要制止孩子哭,关爱和拥抱就是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知道你现在还在陪着他。

②跟孩子一起举行一个告别仪式

这是给孩子一个期限,在这个时间里,可以发泄一下伤心难过,然后一起把小动物的尸体埋好,这个仪式就结束了。让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就会好很多。

教孩子直面死亡是我们最缺的教育(未知死焉知生承受不住挫折就自杀的孩子)(7)

③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悲伤过后,生活还要继续,爸爸妈妈可以多陪陪孩子,在这未来的几天里,让孩子知道生命的美好,陪孩子多出去走走,陪孩子做做游戏,让孩子有事做,才能忘掉悲伤。

孩子在刚接触死亡教育时,可能几天之内偶尔还是会问起来相关的问题,耐心解答,但凡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孩子,他们都会更加热爱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