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达尔为什么在红土这么厉害(曾经的两大质疑)

2008年6月纳达尔完成了法网四连霸(2005-2008),追平了公开赛年代以来博格于1978-1981年创下的纪录,成为新一代的“红土之王”。而当时世界第一的费德勒则是在短短的2003-2008六年间拿下12座大满贯冠军,包括5座温网、4座美网及3座澳网,生涯大满贯独缺法网。费德勒于2006-2008年连续三年在法网决赛对上纳达尔,无奈都铩羽而归,就是因为“红土之王”的守关实在太威猛了,生涯法网决赛的胜率是惊人的100%。这位红土之王在职业生涯初期阶段就已经取得极大的成就,然而成就背后却存在两项重大挑战,考验纳达尔接下来的职业生涯。

纳达尔为什么在红土这么厉害(曾经的两大质疑)(1)

第一大挑战就是外界质疑纳达尔是否能在红土以外的场地夺得大满贯。这样的质疑其实并非只针对纳达尔,乃是由于西班牙出过许多红土高手,而他们却无法跨出红土场地,在硬地或草地继续称霸,例如:1993-1994的法网冠军塞尔希·布鲁格拉、2002的法网冠军阿尔伯特·科斯塔及1998的法网冠军、纳达尔的现任教练莫亚。

莫亚曾在澳网闯进决赛及进入美网半决赛,但在温网就一筹莫展了,六次参加温网只赢得了四场胜利。纳达尔有一次曾问莫亚不参加温网的原因,莫亚并没有特别向他说明,只在心里想着:“我没有适当武器,也没有对症下药做好准备,跑去温网这个战场,根本是活受罪。向拉法解释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等他开始在草地比赛,就会懂我的意思了。”

纳达尔为什么在红土这么厉害(曾经的两大质疑)(2)

果然纳达尔于2005年拿到法网冠军后来到温布尔登,在第二轮就被卢森堡选手吉雷斯·穆勒淘汰了。纳达尔隔年卷土重来,准备也比去年充足许多,终于首度打进温网决赛,但仍不敌“草地天王”费德勒。2007年再度闯进温网决赛,还是以五盘惜败费德勒。2008年温网开始前,这位西班牙“红土之王”已经向世人证明他不仅可以在红土场地上称霸,在草地大满贯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连续两年进决赛,正要准备第三度向费德勒发起挑战,试图成为公开赛年代以来第一位夺得温布尔登草地网球赛冠军的西班牙选手。

对纳达尔的职业生涯而言,2008年击败费德勒拿下温网冠军,绝对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突破点。不但世界排名随后取代费德勒成为世界第一,也让纳达尔更有信心挑战其它场地类型的大满贯赛事,证明自己不是“草地路人”、“硬地路人”。纳达尔很快地在2009年澳网及2010年美网夺冠,以24岁的年纪成为公开赛年代以来最年轻的“生涯大满贯”得主!

纳达尔为什么在红土这么厉害(曾经的两大质疑)(3)

第一个挑战或说质疑随着纳达尔持续在四大满贯及各场地类型大赛中夺冠而逐渐散去。然而,第二大挑战却是始终困扰着他的职业生涯,那就他的伤病史。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2005年检查出跗骨的伤势,那一次几乎断送了他的职业生涯。

纳达尔在自传中回忆当时的情景:“虽然之前我对这块天生有残缺的跗骨一无所知,但现在它却成了我的“阿喀琉斯之踵”:它是我身体最脆弱的部位,有可能带来最毁灭性的打击。医生确诊病情后说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我或许再也无法从事竞技网球了,可能得被迫退役。我才十九岁,而网球是我倾注了半生心血的梦想。我崩溃了,伤心地哭泣着,大家都哭了。”

纳达尔为什么在红土这么厉害(曾经的两大质疑)(4)

幸亏后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医生建议他调整球鞋鞋底的形状,为跗骨提供足够的支撑与缓冲,减少压力;加上Nike公司为纳达尔量身订制了一款球鞋,特别在鞋底及鞋垫加厚来保护跗骨。这个方法的确解决了跗骨疼痛的问题,但也如医生所言会产生后遗症,就是鞋底的改变让足部对身体重量的承受也会产生细微的变化,造成身体其它部位如膝盖或背部发生问题。为了继续在场上奋战,纳达尔选择正面积极地与伤病共处,把握每次健康的状态争取佳绩,伤病时则“进厂保养”等待复出。相较于Big3的其他两位,纳达尔因伤病退出大满贯赛事的次数是最多的(8次,费德勒2次、德约科维奇1次),但每次复出却又叫世人为之惊叹。“红土之王”纳达尔的修炼之路,就是靠着他强大的意志力,不断在各种逆境中坚持战斗,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得以成就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