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千狮山的传说(剑川弥沙井寻古)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沿着蜿蜒曲折的公路,听着谷底弥沙河汩汩流淌的声音,我来到这个深藏于深山峡谷的小村,寻找历史的足迹。

剑川千狮山的传说(剑川弥沙井寻古)(1)

↑P1峡谷深处,弥沙河畔,安静的弥井古村

静静的古村

两座山绵延着伸向远方,谷底的弥沙河劈开群山的阻挡,滚滚流逝。在这个高山耸峙的峡谷中,一个古朴、宁静的小村顺着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岸,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中,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没有人想到就是这个小村,曾经因盐而有过辉煌的历史。轻轻地走进村子,一座座土墙灰瓦的房舍静默在风里,我猛然间感觉一股浓烈的盐香从地底下袅袅回旋,萦绕着古老的村庄,仿佛在诉说着昨日的风雨。

剑川千狮山的传说(剑川弥沙井寻古)(2)

↑P2流淌的河水和一座座土墙灰瓦的房舍,构成了一幅美的画

剑川千狮山的传说(剑川弥沙井寻古)(3)

↑P3阳光正好,店铺前的老人在专心的做着活儿

湮没的古井

史志记载:“弥沙”为唐南诏时“傍弥潜井”、“沙追井”两地名之合称。剑川自唐代开展制盐业以来,弥沙就设盐井,称傍弥潜井。弥沙井是当时滇西四大盐井(弥沙井、乔后井、诺邓井、啦鸡井)之一。站在长满杂草的井口,我思绪万千。遥想当年山间铃响马帮来,弥沙井旁商贾云集,人声嘈杂,那是何等的热闹。然而历史的烟云早已消散,当年的一些盐井也被人封盖后建上了房屋,偶尔还有一些从地下渗出的白色东西,清楚地说明这里就是当年盐井的位置。古老的村庄留下的只有老人嘴边的记忆和这一口口尘封的盐井,仿佛在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剑川千狮山的传说(剑川弥沙井寻古)(4)

↑P4曾经的繁荣早已烟消云散,留下的也只有历史遗迹

剑川千狮山的传说(剑川弥沙井寻古)(5)

↑P5一块井盐,承载了多少的记忆

剑川千狮山的传说(剑川弥沙井寻古)(6)

↑P6一块石块,几个大字,或许尘封了一个故事

失落的古道

弥沙井与著名的盐马古道重镇沙溪仅一山之隔。由于弥沙井地理位置的狭窄,弥沙井的盐要靠马帮驼到沙溪集散。从沙溪出发,经过马坪关,然后再穿越一片深黑无边的原始森林,就到弥沙井。从沙溪到弥沙井,要经过一段坡度很大的五里坡古道。这是在陡坡上全人工开凿而成的古道。此段古道又被弥沙井人称为“三颗石”。相传古时五里坡坡道陡直,路面常被马帮踩踏出来的石块拥堵而不便通行。过路人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人捡三块石头堆放在古道两旁。久而久之,古道两边就形成了两道边墙。走过五里坡,就如走过一段古老的时空隧道,它承载了太多的人事沧桑。如今,站在这条由马帮踏出的古道上,石板上清晰可见马蹄的印迹,彷佛在诉说着昨日的辉煌。岁月的流逝,现代交通的改变,今天这条蜿蜒在崇山峻岭中的“盐马古道”越发沉寂,终将会成为一种记忆。

剑川千狮山的传说(剑川弥沙井寻古)(7)

↑P7小道悠悠,悠远的马蹄声似乎在山间响起

历史的遗迹

沿着古老的石阶,或许只有对面山坡上残存的昭应寺依稀说明弥沙井的昨天。根据《新建昭应寺碑记》镌载:“至万历己未(1573年)年梵刹朽蠹,四壁倾颓……”,到天启二年(1622年),壬戎太簇月竣工,历时四十九年,只见“宝阁森然”于参天柏树与盘枝交错的楸木林间。远观昭应寺,大殿为重檐歇山式,有“欂栌节棁之华”,飞檐斗拱,斗角勾心,十分壮观。这里留下了“善规矩斧凿者”的剑川木雕技艺三绝: “仙窗”、“镂雕四层绣球”、“分凿运气方孔”,亲眼目睹的老人更是赞不绝口。然而昭应寺却在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摧毁殆尽,三绝中只幸存仙窗和一些磉墩、碑记和参天古木了。现在的昭应寺是上世纪80年代重修的,虽然面目一新,却远不及原来的景观了。抚摸着冰冷的石碑,所有的浮华都只不过过眼烟云,令人深思。

剑川千狮山的传说(剑川弥沙井寻古)(8)

↑P8山坡上,昭应寺一改往昔热闹,只留下一地光影

美丽的传说

相传最初的弥沙井旁边没有人烟居住,人们居住在上方山腰的平地中。有个妇人的牛经常偷偷跑到盐泉边吃盐水,妇人找牛发现了秘密,弥沙井从此被发现。为了纪念牛发现了盐井,每年的春节或农历四月八,至今弥井村仍保留着白语称为“达额勾”(舞春牛)的习俗,这是一种模拟原始农耕的生产祭祀活动,山民们用“舞牛”来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天,冷清的弥沙井又热闹了起来。

剑川千狮山的传说(剑川弥沙井寻古)(9)

↑P9每年四月八农耕文化“达额勾”(耍牛舞)表演仿佛还原了往昔的热闹

剑川千狮山的传说(剑川弥沙井寻古)(10)

↑P10石板路上,一地黄叶

剑川千狮山的传说(剑川弥沙井寻古)(11)

↑P11时光荏苒,村内景色如昨

历史在弥沙河中沉浮,时间如丝绸般滑过,转眼间丶洒满了群山,弥沙井这个曾经蒸腾着浓浓盐香的小山村,在岁月的斗转星移中静静地守候在弥沙河两岸,听任历史的风风雨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