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乐理有用吗 陪孩子上乐理课

大概每个人童年都会留下一点小小的遗憾。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位名字叫郭燕的同学,她不但学习成绩好,还会拉小提琴、识五线谱,我真的羡慕极了。

那时我12岁,心里觉得学习一门乐器对我来说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而现在,我每个周末都能和孩子一起去上乐理课和小号课啦!

确切地说是“陪着”孩子去上课。

儿童学乐理有用吗 陪孩子上乐理课(1)

GRACE的音乐教室

但我把这当成自己实现童年小小梦想,二次学习的机会。

GRACE的小号课是一对一授课,课时45分钟;乐理课是小班授课,时长1小时。

我主动和Grace的乐理老师沟通了一下,申请和孩子一起在教室上课,老师同意了!(哈哈)

孩子的小号课,我也可以在教室旁听。

我平时很忙,但周末这1小时45分钟的音乐学习却是我忘却俗世烦扰,全然沉浸在音乐中,找回学生时代感觉的美好一刻。

经过1年多陪伴孩子学乐理课、吹小号的实践,我自己也获得新的感悟和成长,总结了一些家长陪伴孩子学音乐的小小经验,不一定对,感兴趣就姑且听听:

儿童学乐理有用吗 陪孩子上乐理课(2)

小号的定期保养很重要

01.珍惜碎片化学习练习时间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碎片化”时间定义,但都不精确。

根据我自己的学习实践体验:只要时间超过5分到10分钟就可以归为碎片化时间。

这个时间划分标准是“学习效果”,不管是我自己自学还是陪孩子练乐理、练习吹小号,我发现学习练习时间只要超过5分钟(包括5分钟)就能产生一定练习效果。

(当然,并不是说练1-4分钟就一定没效果,5分钟只是我个人体验出的数据。我曾尝试过在1-2分钟内看会儿书,但感觉时间太短,大脑对接收的信息仿佛来不及反应。)

儿童学乐理有用吗 陪孩子上乐理课(3)

GRACE的乐理课堂

千万不要看不上这些碎片时间,虽然它们的确很不起眼!

但是请你想想,人生中真正触动你的一句话、一个场景是不是往往都是在不经意的瞬间发生的?

某天临出门前,你突然看到家里一本杂志上的一句格言,一个故事,思想心境竟受到不小的震动。

某天,你在单位和同事聊天,对方突然的一个举动或一句话启发了你,甚至从此改变了你的一个观念。

真正的改变,可能都是在一个个碎片化瞬间发生的!

我们脑中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像是一床“百纳被”,都是每天零碎地东拼一块,西凑一块最终拼接出来的,进而整理出来的(这个比喻可能不太准确哈)。

就是在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我对“碎片化时间”的态度彻底转变了!

每次哪怕只有10分钟,我也会让孩子听听琴键的声音,熟悉一下每个音符的声音,同时,我尽力逼自己静下心来,暂时沉浸在音符声中,这样才能真正带动孩子!

家长先沉浸,才能带动孩子将碎片化时间效率最大化。

一些乐理知识,如果整块地让孩子学习记忆,孩子往往嫌枯燥也不愿意记。

但是如果将整块的乐理知识拆分,再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玩中讲给孩子,就减轻了孩子脑力负担,记忆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比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讲解和练习,我会这样拆分:

01.周一,抽出5-10分钟,和孩子一起拍拍以上三个音符,自己先示范,让孩子自己观察体会。

02.周三,抽出5-10分钟,和孩子讨论下为什么要把一个音的时长分成这几种。同样一个音演奏的长度不同,会表达不同的情绪,就像一个人说话一样。

03.周四,抽出5-10分钟,和孩子找一个简单的五线谱尝试回顾练习一下。家长可以想办法融入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或者亲子比赛。

日常哪怕5分钟,带孩子听辨一下音符,也比不练强。

日常哪怕10分钟,带孩子欣赏一下名曲,听听讲解,也比不接触强。

日常哪怕练10分钟的小号,也比完全不练强。

有时候,就是这短短的5-10分钟,让一个人心智得到了启迪,思路得到了开阔,技艺得到了提高。

儿童学乐理有用吗 陪孩子上乐理课(4)

乐理课堂上名曲欣赏环节,孩子们最喜欢的

02.家长一小步孩子一大步

大学毕业后,我曾短期内自学过五线谱和钢琴。

就是我这种三脚猫的五线谱知识却在孩子音乐启蒙中出了大力。

成年人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和表达力可能比孩子要好一些,学起五线谱乐理知识理解得快。

而对一个从小从没接触过五线谱的娃儿来说,老师一上来教五线谱、教乐理,孩子可能就蒙了。

经我观察,乐理课堂,即使是小班上课,老师也是有教学进度要求的,几乎不会因为某个孩子没掌握好而放缓进度。

这时候,唯有自己回家给孩子复习“开小灶”才行。

“开小灶”也是有方法的!

绝不要刻板地认为“开小灶”就是回家像老师那样给孩子再上一遍音乐课,那等于把培训班的课堂搬到了家里,孩子多会抗拒。

家长要了解儿童认知心理的基本知识,尝试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崭新五线谱知识,认真想想怎么帮助孩子对五线谱乐理知识渐渐从熟悉到主动理解再到熟练运用。

可以回想一下你小时候接触一个陌生知识、领域时内心的心态和感受,结合学习相关的儿童心理学书籍内容。

然后用孩子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用你自己的话给孩子讲解,而不是急于让孩子记住课堂上那些刻板的术语。

在向孩子解释乐理知识这一步,你自己事先掌握的音乐基础就非常重要了!

正所谓你懂了,才能用通俗有趣的方式解释出来。

真的,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多探索学习不同的知识领域,会给自己和孩子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孔子说:君子不器。

请不要随便给自己限定条条框框!

有人说:我天生数学不好。

有人说:我天生作文不好。

请问这是真的吗?你依照什么给自己下了这样的结论?

是一直以来糟糕的数学成绩?还是曾经的老师同学对你的评价?

我以前根本不喜欢听钢琴曲,并且觉得自己一辈子也不会喜欢上它。

可是,有一天下班后,我看了一部钢琴家故事悬疑电影,里面演奏这肖邦的钢琴曲,我竟然瞬间爱上了钢琴曲!从此每次路过琴行,听到里面传出的钢琴声我都觉特别好听。

我是受到电影情节的带动,才真正喜欢上钢琴曲的,那种感觉就好像突然开窍了一样。

所以,别轻易说自己这不行那不行,你可能缺少的只是一把合适的钥匙!

如果时间允许、精力允许,请迈步尝试学起来。

有时,即使只求广度不求深度的学习也会给生活带来很多改变。

儿童学乐理有用吗 陪孩子上乐理课(5)

和孩子一起上课,记得带着笔和本

03.拒绝弱者思维,变被动为主动

孩子学习乐理、练琴,课后家长有问题要主动和老师沟通。

就像我们GRACE这位乐理老师,她上课用电子版课件,培训学校也没有提供纸质配套教材,孩子回家就没法复习巩固。

针对没有纸质课件情况,一开始我是在音乐课堂上抄电子课件或用手机拍照,目的就是为了回家能复习。

但后来发现,抄写整理课件效率也太低了。

于是,我就找到校长,询问能否提供纸质教材。

校长向我解释:学校电子课件是校长根据自己教学理念亲自编排的,由于时间关系一直没有印制成纸质版。

于是,我说:那能否每次课后把电子课件内容发给我,这样我和孩子在家也可以复习?

校长答应了,并且立即让老师把每节课的电子课件发到家长群里。

这样复习的问题就解决了!

孩子学习音乐是条长路,中间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对于性格内向的家长,我想说:遇到需要沟通的事情要主动想办法,提高沟通技巧,一步步解决问题。

经过近3年的主动自我学习成长,我逐渐体会到在生命中遇到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要被动的去等待,都要主动为自己去创造!

曾经我喜欢自怜自艾,遇事喜欢逃避后退,属于成天被动等待机会降临的那种。

但是后来我发现:有时候你的确会碰到一些机会,主动送上门的机会,但这种机会来临几率很低,并且即使来了,眼前看着好,长远看未必就真的适合。

人,还是要主动去创造机会,并且要培养创造机会的能力。

因为这个世界不会围着你转!

什么是选择?

当你面临一个选择时,说明至少手头有A和B两个选项,少于2个选项的不叫选择。

你偶尔间碰到了一个所谓的机会,你觉得行、挺好,脑中没有规划、没有比较,你就上去抓了,这不叫选择,本质上来说,这还是一种被动的状态。

人生就是一个自己积极主动、勇往直前的过程,这个理念应该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能转变一下这个思路,天地可能都会变得更宽广。

以上,仅供你参考!

如果你觉得有用,欢迎点赞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