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岳母的经典语录(怀念岳母散文)

文/ 张玉武一晃儿,岳母离开我们已经八个年头了,有时真不敢相信,她就那样走了冥冥中,以为她还活着,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思念岳母的经典语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思念岳母的经典语录(怀念岳母散文)

思念岳母的经典语录

文/ 张玉武

一晃儿,岳母离开我们已经八个年头了,有时真不敢相信,她就那样走了。冥冥中,以为她还活着。

1992年9月,经媒人介绍,我与徐建枝认识了,恋爱了一段时间后,她把我领到她们家与父母相见。初冬,我穿着厚厚的棉袄,略显臃肿,由于上班时间不长,并没置下上档次的衣服,裤子灰旧,脚蹬旧棉鞋,看上去不像上班的,更像农民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跨进徐家大门,说是大门也算不上,她们家住的是城关供销社分配的两间半平房,院落窄小,房屋的质量也不好,土坯墙,窗户油漆剥落,整体面貌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我一进院,松了一口气,因为我们家也不怎么样,虽然三间房硬砖到底,没钱装修,看上去与此房形貌差不多;男女婚配,双方家庭条件基本同等,还算门当户对。

进屋后,我见家具式样老是老了些,但拾掇得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各就各位。徐老爹那时已经退休,虽然六十开外,看上去精神抖擞,见我从外面进来,他急忙从炕上爬起,示意我坐下;徐母细高挑个儿,看上去清瘦,脸色苍白,气色没有老伴好,事后我才得知,她其实比夫君年龄小,因常年有病,致使气色不佳;与徐老爹反应不同的是,徐母用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我,脸上明显写着不满意。

回了家,我爸问他们对你热情不,我苦笑一下,没有作答。

时间飞逝,转眼又是几天过去。一天晚上,我和徐建枝在街上散完步准备回家,她及时叫住了我,吞吞吐吐说天还早,去我家坐会儿吧。我果断说:“去了,你妈也不稀罕,还是算了吧。”她说别看上次,这回保证不一样,我半信半疑跟着去了她家;果不其然,徐母见我进来,脸上露出微笑,让我坐下,沏了杯热气腾腾的茶水;有感于前后两次巨大的变化,我忽然想起一句老古话——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从徐建枝家出来,我用这句话戏谑她,她格格大笑起来;从母女表情可以断定,如若不出现意外,我能成为徐家的二女婿。

深冬的一天,双方老人征得我们同意,邀请各自近亲属坐在一起吃了饭,将婚事定下来,相约明年5月结婚典礼;既然定了婚,就得下聘礼,我那头亲戚不必说,大部分都在县城居住,抽个空儿就能将点心、酒送到家;徐建枝那头亲戚则不然,大部分住在乡下,得抽出时间往下送;我特意与乡领导请了假,花了两天时间才送完,通过这次走访,我得知岳母叫路秀英,弟兄姊妹不少,在女子中排行老四,老家在白草镇张家营村,就是烧香许愿特别灵的地方,以至传来传去,北京香客都去张家营烧香许愿,祈盼事业有成,买卖兴隆。

那天送茶饼住在徐建枝二舅家。二舅为人老实、憨厚。听说外甥女及外甥女婿要来他家住,从里到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特意多加把柴火,将炕烧得热烘烘的,为了让我们吃好喝好,拼尽家中所有,还让他儿子过来作陪。我不胜酒力,徐建枝这个姑舅哥又是大酒罐,三杯两盏就把我灌晕了,好在徐建枝在一旁极力说我酒量不行,她的姑舅哥才放过我;酒足饭饱之后,我们拉起了家常,语来言去,我了解到岳母在亲属之间口碑极好,在少吃缺衣的年代,自身温饱都解决不了,还要周济邻里,她这个二弟谈起往事,还是很动感情的;说实话,岳母家庭条件并不好,丈夫虽然上着班,薪水少得可怜,没有种地,米面酱醋茶,一律都得靠买,在农村人眼里,在外头混的人,咋也比土老百姓强,其实可不是他们想像的那样,谁作难谁知道;我的岳母人生信条是,宁可自己少吃一口,也要周济过得艰难的人,我想这就是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及天下的情怀,虽然她这是小情怀,谓常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定婚只是确定两人的关系,结婚,从真正意义上来说,才是一家人;婚后,岳母把我看作亲儿子一般,知冷知热,使我倍受感动,每次我从乡里回来,必让我去她们家吃饭。有次她二弟套了只兔子送来,舍不得吃,说要等我回来吃,半个月后我从乡里回来,兔子早就变质了,不得不扔掉。

徐建枝在她们家排行老四,也是最小的一个,天下父母有怜小的心理,所以她在爹娘眼里是老疙瘩;爱乌及屋,岳父岳母对我这个小女婿也是倍加疼爱,婚后两年,我们有了爱情的结晶,岳父岳母视外孙女掌上明珠,处处护她宠她。我听妻子说有回小洁要买零食,岳母二话没说,揭开柜拿出五十元一张的票子让岳父领上她去买,须知这可是供销社长达一年半没发工资了,全家生活都成问题,五十元在现在不算什么,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能管好大事。

凭心而论,从孩子出生到上幼儿园,岳母哄得最多,吃住在她们家也最多;妻子上班的单位距父母家不远,上班时顺便将孩子往那里一放,下了班带回去,又方便又省心,又能蹭上饭,何乐而不为?!这样一来,就苦了岳母了,快70岁的人了,身体又不好,还要伺候得了脑血栓的丈夫,还要按时做饭,可想而知多么辛劳。

有一次我从乡下回来去岳母家,一进门,一股恶臭钻进鼻孔,往炕上一看,岳母正在给瘫痪在炕的岳父接大便,而不懂事的女儿坐在炕的另一头玩儿积木。岳母见我进来,向我苦笑笑,继续用手指帮着岳父从肛门往出抠大便。我一刻也不想呆了,执意要接孩子走,岳母说徐建枝上班时说好的,中午要在这儿吃饭;我义无反顾把孩子接走了,出门前回头看一眼,见从岳母眼角流出两滴清泪。多年后回忆起那一幕,心里还在自责,不该夺门而走,应该上前帮忙才是。即使不帮忙,也应当多呆会儿,起码给她一个安慰。真是年少不识老人心!

当晚我建议妻子将小洁交给我妈哄,她说行是行,那样接送就不方便了。她见我皱起眉头,断言说她妈三天不见小洁,肯定让她往回送。几天后,岳母果然向二闺女下达了命令,再不往回送,她就要去我们家看去了。我家与岳母家相距甚远,考虑到她行动不便,我们只好把小洁又往岳母家送了。

时间如梭。又是几年过去,岳父越来越生活不能自理了,吃饭都得靠人喂,这就更加加重了岳母的负担。所好的一点是,自从岳父得病,岳母的哮喘病轻了,以往进入冬季,不输个三五回液过不了关,现在伺候上老伴,最多输一两回,有时打针吃药也能抗过去。真是奇了怪了,人在逆境中,往往表现出无比坚强。

岳父瘫在炕上12年,不但没有瘦,反而胖了许多,凡见过他的人,都说他有福气,躺在炕上啥心不操,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岳父脑子不够使唤,有时也能听懂人们说的好赖话,当听出是老伴照顾得好,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他这一笑,给了岳母莫大心灵慰藉。

2006年正月刚过不久,岳父终于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在安葬岳父期间,岳母伤心不已;岳父的妹妹安慰嫂子说伺候也伺候了,就不要哭了;岳母说我宁愿他活着,瘫在炕上,可他走了,这个家就不完整了。

在岳父离世后,岳母过了段真正属于自己的日子,她爱玩麻将,做完家务活后,常常召呼左邻右舍闲散人员在家里摆上一桌,一玩就是小半天。

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子女孙辈都很孝敬,远嫁海南的孙女携着当地特产坐飞机专程回来看她,她搂着重外孙,品尝着海南特产,脸上笑开了花。

孙辈中,最有出息的当属杨宁。她是我大姨姐家的孩子,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学习都是拔尖的,大学毕业后,凭自身的实力考入北京市国税局,几年后,通过又一次考试,去了中纪委上班。

苦,谁都能吃,福,一般人享不住。在岳父去世五年后,岳母因肺气肿久治不愈,引起心衰,一天上午走了。走的时候,悄无声息,生怕打扰每一个人。

哦,岳母,我永远思念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