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京华盛世贵宾尊享(贵宾云集在黔举杯饮佳酿)

多彩贵州,贵宾云集;爽爽贵阳,美酒飘香。

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是贵州省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上升到国家层面、面向世界举办的大型酒类国际性专业展会。2011年以来,在商务部及其他国家部委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贵州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酒博会规模弘大、成果丰硕充分体现了国家级展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盛况空前。

至今,酒博会已连续举办六届,按照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要求,坚持办高规格的展会。六年来,共有84位中外政要、前政要来黔参会,境外参展参会国家及地区181个次;累计吸引参展酒企8963家次(其中境外参展酒企4700家次),采购商6.5万人次;签订酒类贸易合同13209个,贸易总额4332亿元,酒类贸易进出口总额28.3亿元;在酒博会举办的投资签约活动上累计签约项目1253个,实际落地资金3691亿元,华润雪花啤酒、国台等酒企因此入驻贵州。

2017年2月,酒博会通过了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通过六年的努力,酒博会不仅成为贵州首个通过UFI认证的国际性展会,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个通过UFI认证的酒类博览会。标志着酒博会在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等方面均得到了国际会展行业的高度认可。借助酒博会这一平台,贵州会展业也呈现生机勃勃、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在开幕式上,谌贻琴对前来参加酒博会的领导、嘉宾和国内外客商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表示,贵州历史悠久,文化多彩,资源丰富,生态良好,区位便利。近年来,贵州省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着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省经济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三位,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民生事业明显进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初步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贵州在历史上素有“黔人善酿”的美誉。以贵州茅台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为标志,贵州美酒飘香世界。近年来,贵州坚持把酒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集群效益,着力打造以茅台为龙头的贵州白酒品牌,不断增强贵州白酒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文化凝聚力。贵州白酒产业正成长为千亿级产业,对贵州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本届酒博会以“展示全球佳酿、促进交流合作”为主题,更加注重弘扬酒文化,更加注重展商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酒业全产业链展览展示,吸引了4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0多家酒企参展,必将有力推动更多世界佳酿走进中国市场,有力推动更多中国美酒走向世界。

谌贻琴指出,“酒博会是贵州广交天下朋友,共谋合作共赢的大展台、大舞台、大平台,七年来,硕果累累。面向未来,我们充满更大的期待,我们将坚持开放包容、互惠互利,通过与兄弟省市的合作,开拓更加广阔的消费市场。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良好生态确保酒产业可持续发展,以酒产业发展倒逼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互利共赢。我们将坚持传承文化、融合发展,呵护好历久弥新的酿酒工艺,讲好酒文化故事,大力弘扬酒文化精神,全力推动酒文化与绿色文化、旅游文化、康养文化结合。着力拓展生态,开发衍生产品;我们将坚持发展为民、产业富民,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产业发展利益连接机制,让更多贫困群众参与酒产业各环节生产中,让更多优强企业投身圆梦助学等事业,把酒产业做成利民、富民的爱心产业、脱贫产业。让我们以本届酒博会为新起点,携手推进全方位、宽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书写中国和世界酒业发展新篇章。”

卢鹏起代表中国贸促会对酒博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在主办单位商务部、贵州省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第七届酒博会由贵州省贸促会牵头举办,得到质检总局等国家相关部门22个省市区和对口帮扶城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境内外业界企业的热烈响应,有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酒企、酒庄将与中国业界的朋友们共同参与和分享这一美酒佳酿盛会,这充分表明酒博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和放大,已成为业界认可的品牌展会,希望中外企业界朋友借助这个专业平台,以酒为媒,唱好经贸大戏,进一步深化人文交流和产业合作,全面提升行业对外开放水平。

中国贸促会将进一步加强与贵州省的合作,从对外贸易投资合作、推进会展业转型升级、深化国际交流、加强涉外商业法律服务、开展研究等方面支持贵州,加快促进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方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国工商界人士的共同参与下,贵州酒博会一定会越办越好,为贵州进一步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乃至世界酒类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路易斯·杰拉尔多·里维拉·马林在致辞中对波多黎各进行了简短的介绍——美属波多黎各位于美洲和拉丁美洲之间,在那里的劳动者技能熟练并且掌握两种语言,有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还有融合西班牙和美国元素的文化,在过去五百年当中一直引领着社会进步的方向,并表达了对贵州乃至中国的热情。他表示,“我们会在全球宣传这一立场,那就是‘开放的波多黎各欢迎各位的合作’,我们也会一直强调这个立场。”

路易斯·杰拉尔多·里维拉·马林透露,本次酒博会上,贵州和波多黎各将签署合作备忘录,增进双边政府之间的合作,并与贵州政府签订贸易合作。“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良机促进合作。”路易斯·杰拉尔多·里维拉·马林表示,目前波多黎各已经通过两份法案,旨在吸引投资和发展旅游经济,并且希望能够和中国展开进一步的合作。即便中黎在语言上有很多不同,但对未来有着共同的期许——和平、和谐社会。“波多黎各是美国的一部分,构成美国的第三边界或者加勒比边境,我们必须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下共同努力,我们将会交流合作,就像中文说的‘携手并进’。”

第七届酒博会首次创新设立了主宾省制度,河南省应邀成为酒博会的第一个主宾省,来自河南省内19家豫酒生产企业、200多名经销商、经贸代表组成的河南代表团应邀参展,为第七届酒博会带来又一新亮点。在商务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应“展示全球佳酿、促进交流合作”的要求下,酒博会从最初的各类酒品的展示平台逐步提升。以酒为媒、以酒会友、以酒招商、以酒合作,更加注重酒类全产业链展示,突出酒文化特色,推动投资贸易,开风气之先,结下硕果累累。

作为贵州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平台,酒博会在推广贵州、促进贸易、招商引资方面举行了大量的活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届酒博会共签约经贸合作项目45个;贸易类项目1611个,总贸易金额547.9亿元;投资类项目13个,总投资金额29.38亿元。在开幕式现场,部分引领性好、示范性强、影响力大的32个经贸合作项目,15个合同类项目进行现场集中签约,总签约金额达40.6亿元。其中,投资类项目5个,投资金额17.7亿元;贸易类项目10个,合同金额22.9亿元。

同时,为加强与境外商协会的交流合作,促进贵州与境外的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本届酒博会上,有来自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的34家政府、商协会与贵州省贸促会、贵州省国际商会、黔南州等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友好城市意向书等。

共创酒业未来,共襄行业振兴。贵州是全国白酒生产大省,是酱香型白酒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无可复制的地理条件、微生物资源成就了贵州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和独一无二的酿造工艺,也使贵州享有“黔人善酿”的美誉。贵州酒史悠久、酒器独特、酒能充足、酒技精湛、酒礼古朴、酒令诙谐、酒文瑰丽、酒风浓郁。白酒是贵州农耕文明的厚重典籍,是贵州民族文化的记忆符号,是贵州呈给世界的飘香名片。

酒博会首次设置主宾系列

本届酒博会共设置7个展馆和北广场展区,展览展示面积约80000平米,设置3000余个国际标准展位,吸引专业采购商20000余人。1号展馆是境外葡萄酒馆,可谓是葡萄酒种类最为集中、“国际范儿”最足的展馆了,拉菲、拉图、木桐、玛歌、瑞芙、奔富、豪客等大牌随处可见,外国参展商个个春风满面,忙着向八方宾客热情推介自家琼浆佳酿。

酒博会主宾系列展馆开馆仪式在1号馆举行。按照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要求,本届酒博会首次设置主宾系列,特别邀请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属波多黎各担任主宾,主宾系列展区就设在1号展馆。卢雍政出席开馆仪式,并向主宾系列各方代表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卢雍政说,主宾系列国家和地区为贵州带来了享誉世界的名优酒品,向贵州展示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同时也为本届酒博会增添了靓丽的色彩。他希望,本届酒博会能让各主宾系列国家和地区客商乘兴而来、满载而归,不负他们参展酒博会之“初心”。

贵州京华盛世贵宾尊享(贵宾云集在黔举杯饮佳酿)(1)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新西兰和贵州之间虽相隔万里重洋,但两地有着友好往来由来已久。”新西兰酒业协会代表Gary作为主宾国代表在致辞中指出,自1982年起,新西兰与贵州在农牧、水产、葡萄栽培、旅游、教育、科技等方面就有了广泛紧密的合作。他衷心祝愿新西兰与中国两个友好国家繁荣昌盛,热切期望能继续参加未来的酒博会,且愿意积极发挥新西兰代表团强有力的纽带作用,持续深化与酒博会的特殊关系,增进同酒博会组织者及贵州人民的友谊。

美属波多黎各州务卿杰拉尔多·里维拉·马林率团来黔参加酒博会,期间举行波多黎各朗姆酒品鉴会,波多黎各与贵州政府签订贸易合作项目。

开馆后的1号展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浓烈的葡萄酒香和异域风情迎面袭来,精美诱人的葡萄美酒让人眼花缭乱、馋意渐起,地道的英语替换了熟悉的贵州方言或普通话在耳边响起,金发碧眼、五官立体、身材高挑的一众外国友人晃悠在眼前。瞬息之间,心中激荡起莫名悸动,仿佛此地不是故乡是他乡。

文化让酒行得更远

9月9日,在世界酒业峰会暨世界酒业采购商大会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黄宇彤在致辞中说到,“任何一个酒类产品,它都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历史”。他认为,酒类产品从来不是简单的工业产品,它更大意义上是一个文化产品。

贵州京华盛世贵宾尊享(贵宾云集在黔举杯饮佳酿)(2)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酒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汩汩流淌,延绵不息。自古以来,“青梅煮酒论英雄”“刘伶病酒”“贵妃醉酒”“杯酒释兵权”“酒逢知己千杯少”等典故不绝于耳,人们或把酒言欢,或借酒消愁,或用酒壮胆,或以酒抒怀……可以说,酒这一“杯中物”已渗入炎黄子孙的骨血,贯穿了中国历史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本土文化对全球化的反作用这样一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也必将深刻地影响酒行业的发展。”黄宇彤断言,在新时代,酒行业将面临众多挑战。“借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大动能,在酒博会平台上越来越多地搭建起以西方葡萄酒和中方白酒为代表的对话,还包括中国的茶和酒等不同产品之间的对话,最终实现的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第六届酒博会,为深度挖掘老酒内涵、展现中国酒文化魅力,设立“老酒馆”,开辟“老酒文化长廊”,进行老酒鉴定与拍卖。本届酒博会在上一届的基础上,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精心设置“酒 文化 旅游 互联网”馆,特别策划黔西南“旅游 布依 茶酒”多产业融合推介会等活动,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蓬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等要素熔铸于酒,让酒有生命、有生气、有生意,文化弘扬更加突出,促进业态融合创新发展。这是对贵州白酒、文化、旅游、大数据等资源的一场综合性展示,也是对酒类专业博览会的一次创新性探索。

400余代表齐聚一堂聚焦会展经济

贵州京华盛世贵宾尊享(贵宾云集在黔举杯饮佳酿)(3)

全球经济新形势下,中国会展业该如何发展?中国会展业如何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实现转型?9月10日,以“智慧会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17国际会展经济发展峰会召开,吸引了境内外会展业知名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全国贸促会各分支会、各省市博览局、各省市会展办、境内外涉展涉会关联单位、会展行业等上百家业内单位负责人参会。与会嘉宾共同探索会展业的成功经验和解决存在的不足,为会展业发展建言献策。

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中国商业联合会理事会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中国国际商会副秘书长蔡国枫、波多黎各前总督路易斯·吉列尔·福尔图尼奥、南澳大利亚州巴罗萨男爵伊凡·文宁等多名国家部委和商协会领导、境外嘉宾出席并发表致辞。来自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波兰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领馆、贸易促进机构、会展行业组织约40余位外宾,以及来自全国27个省份60余城市的会展业代表400余人为进一步加快会展业的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沟通。

作为第七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的主体活动之一,本次峰会是国内外业界人士了解贵州,了解贵州会展业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贵州会展业紧抓机遇,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契机。峰会上发布了《国际会展经济合作贵阳宣言》,贵阳市以东道主之名发起了成立国际会展(贵阳)联盟的倡议,旨在构建中外会展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中国会展业进一步发展与合作。

在主旨演讲环节,与会嘉宾聚焦“会展国际化”发表演讲。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陈先进、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储祥银、励展集团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孙刚、贵州省博览事务局局长张汉林、北京逸格盛视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昕、德国汉诺威展览副总裁马克·施罗泽7位特邀嘉宾分别发言,为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会展业发展提出了方向性建议,秉承“开放交流、合作共赢”的理念,就新形势下中国会展业如何把握会展全球化机遇、转型发展,峰会从政府、企业、协会等多角度出发探讨。

当日下午的平行论坛则举办了城市企业推介、品牌会展打造与城市会展发展圆桌会议、泛珠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城市会议展览联盟夏季峰会、国际会展市场化专题研讨会6个不同主题的会议,与会嘉宾围绕会展全球化进行深入探讨,并与现场形成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贵州现代会展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15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11~2015年,贵州省办展数量年均增幅109.52%、办展面积年均增幅40.95%,均位列全国各省(市区)第一。在省会城市中,贵阳市在中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的总排名由第30位上升至第19位。与此同时,“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贵阳国际汽车博览会”等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展会项目稳步成长,对推动相关产业和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酒博会让贵州大门开得更大七年春华,七年秋实。酒类产业发展经历多年的筚路蓝缕、上下求索,酒博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成为了贵州最接地气和令贵州人民最引以为傲的大型国际展会,成为了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业内影响力最深的专业酒类博览会,展会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合作逐届增多。第七届酒博会执委会副主任、贵州省贸促会(博览局)常务副会长(局长)张汉林认为,这些耀眼成绩的取得,始终离不开贵州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升以及产业基础的根本性转变。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内陆省份,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斩获多张“国字号”名片,我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龙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等,成为内陆地区综合保税区最多的省份,拥有贵阳、贵安、遵义三个综合保税区。

“最典型的就是‘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获批,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回忆起“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诞生,担任当时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起草方案起草组组长的张汉林说,这是目前国内仅次于“自由贸易区”的开放型经济特区,政策优惠和开放的力度、深度、广度都比较大。无疑,这是为贵州对外开放再添一把火,让贵州的对外开放的制度环境、体制机制创新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本届酒博会期间,贵州还同期举办了2017中国·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跨境投资贸易洽谈会暨全球贵商发展大会(简称“贵洽会”),二者正形成良性互动。“酒博会和贵洽会两大展会是贵州对外开放的‘双响炮’,双剑合璧肯定比单声道影响力更大,声音更洪亮、更突出。”张汉林说。如今,全新的贵州、奋进的贵州、开放的贵州正徐徐呈现在世界面前,越来越多的国家乐意与贵州开展经贸合作、人文交流,酒产品的交换与合作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以酒为媒,综合发展。酒博会不仅能够产生直接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对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酒博会落户贵州,最直接影响的就是贵州白酒产业,特别是酱香酒,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除此之外,还促进了会展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酒博会带动大量的客流,对衣食住行和旅游等行业有一定促进作用,甚至已经有旅行社开始推出‘酒博旅游’项目”,张汉林透露。特别是在贵州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之后,交通技术、餐饮、酒店住宿条件等环节有根本性大改变的背景下,这种变化显示出来的综合效应是更加突出。

张汉林表示,下一步,贵州还将紧紧围绕国际化、市场化和专业化要求,坚持高品质、高质量办会,为贵州持续对外开放继续发力,助力贵州对外开放踏上新台阶。

历届酒博会回顾

贵州京华盛世贵宾尊享(贵宾云集在黔举杯饮佳酿)(4)

2011年,首届酒博会在贵阳举办,共有26个国家和地区、28个省(区、市)、16个国家部委、5个行业协会、7个驻华使领馆、1854家企业、近1.2万名客商参会参展,其中酒类参展企业820家,参展客商3000余人、采购商5374人。完成酒类贸易合同共1867个,贸易总额497.4亿元。参加集体签约仪式企业100家,签订酒类贸易合同50个,签约总额116.0088亿元。

2012年,第二届酒博会有15个国家部委和单位、31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4个对口帮扶城市、43个国家和地区、9个驻华使领馆、5个国外友好省州政府代表,近2万名客商、86家国内外新闻媒体近295名记者参会参展。现场集中签约酒类贸易合同50个,贸易总额106.94亿元。展会期间酒类现场签约金额达73.7亿元,比上届酒博会增加了5倍多。

2013年,第三届酒博会有860多家境外参展商,涉及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38个葡萄酒主产区和酒类消费大国及地区,占全部展商的55%。展会期间现场签约金额达29.6亿元。我国酒类企业共与各国客商签订酒类进出口贸易合同共241个,是第二届的4倍,贸易总额达6.92亿美元。国内参展商600余家。四川、湖南、河南等13个省份搭建省区市形象馆。参会采购商企业近5000家、6000人,较上届增长60%以上。

2014年,第四届酒博会吸引了7400余家参展商和采购商,约18000人。签订投资类项目258个,投资总额2020.9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比上届酒博会增长了13.7%。签订贸易合同3356个,比上年增加600个,实现贸易总额1042.85亿元,比上年增加442.13亿元,增长了73.6%。展会现场参观采购观众22万人次,现场贸易成交总计29.9亿美元。

2015年,第五届酒博会共有1687家酒企参展,24000余采购商参会。共收集贸易类项目256个,合同金额1089.48亿元(含进出口70412.02万美元)。其中,酒类贸易合同1763个、金额558.26亿元,境内贸易合同530个、金额486.17亿元,酒类进出口合同269个、金额70412.02万美元。投资类项目方面,共收集签约项目192个,投资金额1243.4亿元。此外,通过酒博会平台的对接和邀请,平安银行和贵州省政府金融办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2016年,第六届酒博会,共签订酒类贸易合同2128个,比上年增加261个。合同额553.6亿元(其中,展会现场签约73.7亿元),比上年增加56.2亿元。其中,境内酒类贸易合同共2065个,贸易总额512.9亿元;进出口酒类贸易合同共63个,贸易总额6.4亿美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