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的特征和含义(冷雨水暖惊蛰)

雨水作为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其时间为2月18日到20日,今年2月19日为雨水节气。在古人看来,雨水来临后,降水量会明显增多,万物也在春雨中滋润生长。

那么,雨水节气是晴天好还是降雨好?这让很多人弄不明白,从最新的天气预报来看,江南以北地区降水基本告一段落,但强降雨却转移到了华南一带,且此次降雨要一直降落到21日,两广地区可谓是瓢泼大雨。

具体来看,今天黑东、南疆盆地、藏东、青海南、西南北、江南北将迎来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天气,而滇东南、江南东、华南地区将迎来中到大雨,粤中西、桂东南部分区域有暴雨出现。

雨水节气的特征和含义(冷雨水暖惊蛰)(1)

此次降雨将持续到21日,华南降雨持续时间久、降水量大,而陇东、湘西预计还会有冻雨,因而为交通带来不便。

可见,今天降水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华北、东北天气以低温多云为主。那么,雨水节气天晴好还是降雨好?我们看看农谚咋说!

1、“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

所谓的“小春”,也就是冬天栽种夏天收获的庄稼,油菜、小麦等均是如此。而“大春”就是春夏种植的作物,秋天时成熟收获,如水稻、大豆、玉米。

了解了“大春小春”后,那这句俗语也就不难理解了。它的意思是雨水节气时多降雨对庄稼生长有好处,可保证作物及时生长,夏收、秋收都能够迎来丰收。

雨水节气的特征和含义(冷雨水暖惊蛰)(2)

民间也有“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年”的说法,说的也是雨水节气降雨,对庄稼生长是好事。

2、“雨水日晴,春雨发的早”

在北方地区,春天经常碰到“春旱”,雨水比较少,因而才有了“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雨水节气时,天气开始变得晴朗,气温也开始回升,人们体感偏暖,雪花减少。因而,如果雨水这天是晴天,那表明冷空气开始减弱,春天将正式回归,春雨也会早早到来。

可见,对北方地区来说,雨水这天天晴也不是什么坏事,春雨也会快快赶来。

雨水节气的特征和含义(冷雨水暖惊蛰)(3)

3、“雨水大雪纷纷下,清明节气冻烂秧”

雨水节气已处在早春阶段,此时气温也会逐步升高,降雪天气开始变少,雨水反而多了起来。

但如果雨水节气时多地仍然降雪,气温比较低,那对作物的生长是不利的,可能一直到清明节气还会“冻烂秧”。

按理说清明已非常暖和了,如果此时“冻烂秧”,那就表明“倒春寒”到来,以至于秧苗无法承受低温而被冻死。

从今天的天气来看,部分地区仍会迎来小到中雪,且多在南方区域,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预兆。民间也有“雨水雨雪多,阴冷到谷雨”,意思是雨水时降雪或雨夹雪,那短时间内气温仍然偏低,可能一直冷到谷雨节气。

谷雨作为春天的第5个节气,按理说已非常暖和,如果此时仍然阴冷,那小麦返青生长将受限,可能会减产。

雨水节气的特征和含义(冷雨水暖惊蛰)(4)

4、“雨水明,夏至晴;雨水阴,夏至阴”

夏至时间多在6月20-22日,它的到来意味着酷夏来临,要不了多久就会进入“三伏天”,因天气炎热,水稻、玉米将迎来快速生长期,对雨水需求较大。

如果雨水这天天气明朗,没有雨雪,那夏至时就是晴天;而如果雨水时天气阴沉有雨,可能到了夏至时就是阴天。

如此来看,雨水降雨也是好事,不仅能让越冬作物快速返青,也可让夏季作物快速生长。

雨水节气的特征和含义(冷雨水暖惊蛰)(5)

5、“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

有人好奇,“冷雨水”、“暖雨水”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冷雨水”指的是雨水节气时天气依旧偏寒,而“暖雨水”则是雨水时气温升高,体感温暖。而“惊蛰”则为春天的第3个节气,也是雨水后的节气。

如果雨水时天气寒冷,那可能到了惊蛰时气温回暖,农民要做好春耕准备工作;如果雨水时偏暖,那惊蛰时可能会出现“倒春寒”,以至于气温寒冷。

从全国的气温来看,目前不少地方“冷似三九”,南北地区都不例外,这么来看到了惊蛰时气温就会快速回升。

雨水节气的特征和含义(冷雨水暖惊蛰)(6)

6、“雨水无雨多春旱,清明无雨多吃面”

这句话理解并不难,如果在雨水节气时没有下雨,那接下来“春旱”的概率比较大,不利于小麦返青,作物生长将受影响。

但如果是清明节气不降雨,那反而是个好年景,意味着小麦将迎来丰收,百姓们能吃上更多的面食。

可见,雨水节气有雨水是好事,但如果是两广地区的“暴雨”天气,那就不太好了,大家咋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