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显贵高滔滔(百川论道高滔滔)

文 | 百川

高滔滔,北宋宣仁太后。女,汉族,公元1032年生,寿命62岁。属相猴,星座约为狮子座,安徽蒙城人。高虽为女流之辈,但是她决定了历史上,特别有名的,两个男人的政治命运:王安石和司马光。

《宋史·后妃列传》记载:“母曹氏,慈圣光献后姊也,故后少鞠宫中。”高滔滔出生在一个高官之家,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曾为宋朝立下赫赫战功。她的母亲曹氏,是宋仁宗皇后的姐姐。

出身显贵高滔滔(百川论道高滔滔)(1)

所以,高滔滔从小就在皇宫中长大。这个时候,年少的宋英宗也在,与高滔滔同岁。宋仁宗就对曹皇后说:“以后让他们结为夫妻。”他们长大后,真的结婚了,生下三儿一女,其中就有宋神宗。

高滔滔33岁被册封为皇后,他的弟弟高士林,在中央警卫局任中校好多年了,宋英宗想升他的官。高皇后谢绝说:“高士林能够有军籍,分量已过,怎么把家里的亲人,放在前面提拔呢?”

宋神宗即位后,尊母亲高皇后为皇太后。他总想为母亲高氏家族,建设一座豪华府邸,皇太后就是不同意。很长时间之后,宋神宗在望春门外,给高家特批了一大片土地。

在建设府邸过程中,所用的建筑资金,包括上百名工人的费用,都由高太后一个人掏腰包,没有动用国家一分钱。

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变法,高太后从一开始就不同意,母子二人曾经发生过激烈的冲突。高太后哭着对宋神宗说:“王安石乱天下。” 宋神宗对变法产生怀疑,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使变法遭受重挫。

出身显贵高滔滔(百川论道高滔滔)(2)

1085年,宋神宗去世,年仅10岁的宋哲宗即位,尊高太后为太皇太后,并开始垂帘听政。太皇后立即启用,被贬职到外地的司马光,派人在路上询问,最紧急和最重要的政事。

太皇后不等司马光的陈奏上来,就从自身做起,遣散装修皇城的工人,裁减保卫皇宫的警卫,停止后宫技工工作,废除礼宾司,辞去极不守法的近侍。戒令朝廷及地方,不得苛征暴敛,放宽民间生计。

太皇后告谕天下,全面废止王安石变法,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并且调整干部,命令司马光等人,急奏可以任用的人。1086年,王安石去世,他的变法一党,也遭到大规模清洗。

其中,深受王安石器重和提拔,时任左丞相的蔡确,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百般讨好太皇后。正好,太皇后的叔父高遵裕,因西征失败而获罪,蔡确借机献谀上表,奏请恢复高遵裕的官职。

太皇后说:“高遵裕在灵武之役中,损失百万之师,先帝夜间得到消息,从床上起来气得围床转圈,整夜不得入睡,情绪遭惊骇,导致去世。

此祸端出自高遵裕,他被免除刑诛,已经很幸运了。先帝尸骨未寒,我哪里敢顾及私恩,而违背天下公议呢?”蔡确吓得再也不敢说话了。

出身显贵高滔滔(百川论道高滔滔)(3)

司马光到京后,被任命为宰相,一时间,知名人士汇集于朝廷。就连契丹国也忌惮司马光的名声,告诫边境军队,不要再这个敏感时期挑事。

太皇后和司马光一起,把王安石变法中,不便于民的,依次罢止。继续沿用旧制,改变青苗法,废除市场易法,放开茶盐二禁,把已经收复的陕西米脂等四座城市,又割让给西夏,以图一时之安。

这个行为,激起社会上广泛不满。司马光却说:“天若祚宗社,必无此事!”司马光及其后继者,只知太皇后无视小皇帝,强烈激起宋哲宗的不满,为日后祸事埋下种子。

蔡确由副总理,被贬为湖北安陆市长后,写了一首《车盖亭诗》,诗中引用唐高宗李治,传权于武则天,影射高太皇后的女性掌权。太皇后大怒,将其流放到广东新兴,几年后,蔡确死于此地。

太皇后还以此举例,告诫大臣们说:“当今皇帝宋哲宗,年仅10岁的时候,我拿着他所写的佛经,非常漂亮,出宫给大臣们看,当时只有王珪曾上奏祝贺,于是定为储君。

出身显贵高滔滔(百川论道高滔滔)(4)

况且儿子继承父亲,有什么话说呢?但蔡确自以为有定策大功,妄自煽动事端。我不忍心明说,姑且借讪谤皇上为名,把他驱逐出朝廷。这是国家大计,对于奸邪怨谤之人无暇怜恤。”

王安石当政时,还有一位副部级官员,叫宋用臣。他被斥逐后,通过关系,找到宋神宗的乳母,请求入宫传言,希望得到重新任用。太后见乳母来见,问:“你来干什么?莫非是替用臣游说吗?

你还想象以前那样,求托内宫,干扰国家政事吗?如果是这样,我就要杀你。”乳母大为惊恐,不敢说一句话。从此宫内涉政之路断绝了,人们认为太后是女人中的尧舜。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枇杷晚翠”,直译为冬天枇杷枝更翠。高太皇后垂帘听政时,已经是53岁的老年人了。她执政九年,国家安定。史称“元祐更化”,是可比贞观之治、文景之治等的盛世。

1093年九月,高滔滔太皇太后,因病去世。两年后,奸臣蔡京的弟弟、王安石的女婿蔡卞等人,开始编造她的谣言,皇太后、太妃竭力辩明诬言,事情才停止。

到了宋高宗时,蔡卞获罪,高太皇后家得到褒奖。其弟高士逊、高士林及侄儿曹公绘、曹公纪都追封为王,提升其侄孙曹世则,为节度使,其他受恩者又有十多人。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出身显贵高滔滔(百川论道高滔滔)(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