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的方案与实施计划书(承担即成长)

于红澎 新网师 2022-03-06 05:00

收录于话题#义工心声2个

项目教学的方案与实施计划书(承担即成长)(1)

时间如流,不知不觉,接手担任新网师附属学校项目的负责人已经四个多月了。作为学校的校长,平时被各种事务缠身,我为何愿意接下这不轻松的担子呢?是一份感恩的心,让我义不容辞。

01

从2019年春天,机缘巧合遇见新网师,幸运地被录取为新网师学员,到同年6月在山西太原新网师高研班的培训会议上,我们所在学校被授牌正式成为新网师的附属学校,一路走来,无论是个人还是学校,都在新网师受益良多。

我在新网师沉浸学习的两门课程“静悄悄的革命”“人是如何学习的”,都是由郝晓东老师作为讲师亲自主讲。

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严格的学习要求,让我初进新网师就感受到了新网师学习氛围的与众不同。

不是说在这里学到多少知识,而是从根本处对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学习何用,有了颠覆性的认知。懂得了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读了多少书,做了多少笔记,而是要构建知识合宜的大脑,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实际的问题。

在郝晓东老师的榜样示范和鼓励下,我组织成立了学校的蒲公英读写社,全校73名班主任,9名科任教师共82人参加了读写社的活动。

项目教学的方案与实施计划书(承担即成长)(2)

我亲自作为领读人带着老师们共读《静悄悄的革命》《给教师的建议》等经典教育书籍,把日常进班听课时看到的教育教学现象,与书籍中的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讲解,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好评,也极大地鼓舞了老师们读书学习、实践反思的热情,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初见雏形。

02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努力的变革与积极尝试,我被新网师邀请做智慧校长的云端分享;被《教育家杂志》邀请,做关于教师成长主题论坛的研讨嘉宾;被新教育研究院的邱华国校长邀请,做“初十校长越读会”的分享嘉宾。

项目教学的方案与实施计划书(承担即成长)(3)

撰写的生命叙事,被评为新网师2020年度十佳生命叙事,在《江苏教育报》上发表。被选为主持人,主持2021年新网师开学庆典等。

所有值得骄傲和幸福回味的高光时刻,都是新网师给予的,所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思想的成熟、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也都是在新网师中获得的。

所以,当郭小琴老师打来电话,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是否愿意接任新网师附属学校的负责人时,虽然感觉有些意外和沉甸甸的被信任的压力,但我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答应下来。

饮水当思源,在新网师得到了那么多宝贵的资源和无私的支持与帮助,当网师有需要的时候,必须义不容辞、全力以赴的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03

担任新网师附属学校项目的负责人,挑战之一就是时间的严重不足。

彼时,我自己所在的学校有两个校区,接近4000名学生,每天忙不完的各种事务,加之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层出不穷的各类检查更是平添了许多工作任务。该用什么时间去完成附属学校项目的工作?

早晨和晚上是最佳的选择,早睡早起的作息,变成了晚睡早起。夜深人静时,我将前后两批共56所附属学校提交的近200多份统计表,一个一个文件打开来看,并自行设计统计表,进行重点项目的统计汇总。

作为校长,学校里这样的事情自然不需要我亲自来做,但是附属学校的工作则不同,如果想达到对附属学校的有效管理,必须要对所有的附属学校都有所了解,以便掌握各校的实际情况,为附属学校提供实质性、针对性的服务。

挑战之二,是附属学校与新网师没有隶属的行政关系,所以管理起来很不容易。

有时候在群里一个信息发布出去,对于有些学校来说犹如石沉大海,总是得不到及时的回应,影响工作的进度,派老师电话专门通知,也收效不大。

鉴于这种情况,我一一发信息,几乎跟每所附属学校的校长都加为微信好友。有重要的线上会议,我亲自给每位校长都发出电子邀请函,一下子就拉近了与附属学校校长的距离。有很多附属学校的校长都会随时给我发微信、打电话咨询问题或是介绍学校的情况,后期新网师开展的相关研培活动也得到了附属学校校长们的大力支持。

挑战之三,是新网师的“掌门人”郝晓东老师对附属学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系统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附属学校每月的云论坛,是我接任以后创新开辟的一个项目,现在已经按计划开展了三期。每期论坛,其实都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怕出不来高水平的论坛,损伤新网师的凡事要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

于是,每期论坛从主题的慎重遴选,特约嘉宾、主持人的邀请与细节沟通,研讨嘉宾的确定与发言稿的审核,宣传海报的制作,公众号文案的撰写,论坛前的彩排,论坛时的全程监控,或者亲自作为主持人撰写串联词主持论坛等,每一期做下来都不轻松。

往往是这期的刚做完,没等松口气,下期的又要开始筹备了,始终有无形的、隐隐的压力。但是每次论坛后,看到攀升的观看率,各附属学校、新网师学员热烈的响应和高度的认可,觉得累些也是值得的,会把压力变成继续前行、不辜负期待的原动力。

项目教学的方案与实施计划书(承担即成长)(4)

项目教学的方案与实施计划书(承担即成长)(5)

04

承担新网师附属学校项目的管理任务之后,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天南海北中小学、幼儿园许多校长、园长。

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学校管理方面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对比自己在管理中的短板和不足,越来越体会到“天外有天”“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深刻含义。

例如重庆的邱常培校长、江苏的张海新校长、山东的佟化玮校长、山西的郝月柱校长、河南的李末校长、河南的刘娜校长、陕西的屈彩琴校长、秦皇岛的王志鹏校长、甘肃的刘翰校长、成都的王季军园长、四川的李继美校长、江西的龙晓春校长等,都是非常有热情、有眼光的校长,带领着学校的老师们沉浸在新网师的学习中,堪称典范。

校长、园长们博大的教育情怀、闪光的教育智慧、卓越的管理成就,很让我感佩和自愧弗如。

还有就是新网师一家人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当附属学校工作开展遇到困难时,郝晓东、马增信、王小龙、郭小琴、刘广文、孙红、周娟、杨茜老师等新网师家人都会及时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顺利地完成工作。包括我身边的蔡春莉、张瑜、何英、刘凡、孔凡凤、隋丽华、刘慧等老师,她们既是新网师学员,也是我得力的助手,都默默无闻地做了很多幕后的工作。

新网师人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就是承担即成长。新网师的团队管理层、讲师、组长、打卡点评员……每个岗位的负责人其实都是义工,在新网师大家都是默默地奉献着。我很庆幸也成为其中的一员,能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回报新网师,同时又获得了更多的成长与进步。

这人生何其有幸,能够遇见!遇见新网师,遇见一群尺码相同的教育人,同时也是遇见最好的自己。愿与新网师继续一路同行,一起向未来!

项目教学的方案与实施计划书(承担即成长)(6)

作者:于红澎,黑龙江省尚志市希望小学校长

编辑:郝志刚

审核:刘凤娟 张涛

项目教学的方案与实施计划书(承担即成长)(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