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临死前说的话(声震人间的人为什么)

尼采有句名言:谁若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这句话如雷贯耳,背后的“所以然”究竟是什么?

我一时想不出答案。

有句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我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了启迪。

有一个人临死前说的话(声震人间的人为什么)(1)

1964年,罗布泊腾起了放射性的蘑菇云。

此声震惊了天地寰宇。

创造这声巨响的科学家们长期隐姓埋名,深自缄默,连家人们也不知道他们的工作。

连续几年默默无言地艰苦奋斗后,他们的科研成果“声震人间”。

这是作为一个集体长久深自缄默,最终声震人间的故事。

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尼采的这句话,不论对于团队还是个人,都是应验的。

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先生,在《科学》杂志上看到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

熊庆来教授觉得写文章的人很有数学才华,但是根据文章署名,熊先生不认识作者,按理说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熊先生即便没见过,也听说过。但是打听周边的人也大多不认识文章作者。

有一个人临死前说的话(声震人间的人为什么)(2)

熊教授后来打听到文章作者的经历,很是吃惊。

作者是一位15岁时就辍学的初中毕业生,毕业后念了一段时间职业学校,因为家里拿不出生活费,后来辍学回家,每天照看家里的杂货店维持生计。

在空闲时间,自学数学。即便在冬天,每天依然坚持早起读书。对面豆腐店的伙计,每天到店里时,经常看到年轻人已经在看书了。

每天不停地写,不停地计算。周围的人不理解,喊他“罗呆子”。父亲不理解,好几次差点儿把他借来的数学书烧掉。

那是一段心声无处述说的岁月,也是一段无人倾听心音的岁月,唯有无言地坚持学习。

他格格不入,他特立独行,他不辩解,唯有深自缄默,把所有的空闲时间和心力都投注到了自己热爱的数学。

19岁的时候写下了那篇发表在《科学》上的论文。

石破天惊,这位年轻人在满目荒芜中开拓了一条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学之路。

有一个人临死前说的话(声震人间的人为什么)(3)

他被熊庆来先生发现,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走进了清华园。

这位年轻人就是我国数学家华罗庚。

声震人间之前,为何必须长久深自缄默?

因为声震人间的事业必定困难艰巨,需要付出艰辛且持久的劳作,走过漫长的暗夜,方能见到黎明之光。没有捷径可走,道阻且长。

这样的事往往饱受非议,冷嘲热讽实在难免。

但是心里选定了这件事,就不图一时口舌之快与人争论,替自己辩解,争论辩解就浪费了时间。相反要“深自缄默”,珍惜时间努力钻研选择的事业,长期地艰苦奋斗。

有一个人临死前说的话(声震人间的人为什么)(4)

到了积土为山的时候,风雨兴焉的阶段,事实自然替这些“深自缄默”的人发出雄浑高亢的辩解声。

罗布泊上空的巨响、华罗庚的论文,无不是这句话的有力注解。

大辩无言。

天下最雄辩的人,是不用语言辩论的,他们用事实说话。

有道是:事实胜于雄辩。

天下大事,为之于细。“细”的日积月累,不忘初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终将成为人间“奇迹”。

事成之前,辩解无用,更是浪费时间。

事成之后,不用辩解,事实胜于雄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