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史上的三体(从星际战争到三体)

不知你是否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外星人入侵到地球上,我们能做些什么?

这本一百多年前诞生的科幻小说《星际战争》,给了我们答案。当我听到这部小说的名字时,在我脑海里出现的是好莱坞大片场景,外星人入侵地球,而地球上的人类,正在集结一切的力量,与外星人展开了一场星际大战。

科幻史上的三体(从星际战争到三体)(1)

然而,当我翻阅完这本书时,却发现里面并没有那种气势磅礴的战争场景。面对火星人入侵,人类的反应既可笑,又真实,整部小说的结局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星际战争》小说的作者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是英国科幻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他从27岁开始撰写科幻小说,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年以1部,甚至好几部的速度出版小说,与高产的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有的一拼。

科幻史上的三体(从星际战争到三体)(2)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虽然是基于对未来的想象,却在故事构思上立足于真实可信,设想如果科幻的场景发生在现实,我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具体的变化。

《星际战争》是威尔斯32岁时出版的作品,也是威尔斯这一生的著名代表作之一,从27到32岁这段时间,威尔斯已经通过大量的写作经历,缔造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

为了力求真实,《星际战争》这本书竟然还附上火星人入侵地球掀起大战的详细作战图,部分观众在听到其改编的广播剧后,信以为真,这部小说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这也是威尔斯科幻作品的魅力之所在。

科幻史上的三体(从星际战争到三体)(3)

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恐慌会占据我们的所有心智。

19世纪末的英国郊区,突然有一天坠落了一架巨大的不明物体,像是一颗巨大的陨石。

当火星人从这架巨大的机器当中爬出来的时候,人们先是从好奇,变成了恐惧,尤其是亲眼看到火星人如何在地球上大开杀戒。

科幻史上的三体(从星际战争到三体)(4)

不明情况人们的反应,则是真实又讽刺。当火星人乘坐的数十辆巨型机械怪兽,横扫英国一个名叫沃金的小镇时,人们惊慌失措,没有秩序地逃亡,让踩踏事件频发,交通枢纽差点被挤瘫痪。

灾难降临,极大可能并不会出现我们所想象的情形——人类齐心一致对外抗击,在恐惧的作用下,如何想尽办法逃出危险之地,才是人类首要考虑的事情。

当生存受到威胁,求生存就成为了重要使命。

但恐慌和无组织的逃窜并不能拯救我们,反而可能会让我们距离死亡更近。

科幻史上的三体(从星际战争到三体)(5)

回想人类的历史,人类也面对了数次战争与瘟疫,人类的反应也与《星际战争》中如出一辙,任何侵略与占领,都是要伴随着血腥与屠戮。人类在面对火星人的惶恐,就如同美洲原住居民印第安人面对欧洲侵略者、如同非洲黑人面对欧洲人贩子一样的无助。

在威尔斯构想的这场战争里,堆砌了极其丰富的科学细节,大到火星巨型机械的构造,小到对火星人各个器官的描述,逻辑缜密又合理,显得格外真实,不由得让人类进行灵魂的拷问,当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是否真的能聚集力量打败对手?

最终火星人与三体人一样,都败给了宇宙大自然法则。

一百多年后,科幻小说《三体》的诞生,发掘了一个新的宇宙法则——“黑暗森林”法则,在未知的宇宙之中,为了生存,只要在其他星球上发现了智慧生命,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开枪消灭对方,无论对方是友好还是敌对,只有这样做,才能保存自己的文明生生不息。

科幻史上的三体(从星际战争到三体)(6)

而19世纪末诞生的科幻小说《星际战争》,也破天荒地发现了一个新的大自然法则,最终消灭入侵者的并不是什么超级英雄,而是星球上肉眼看也看不到的细菌与病毒。

人类诞生于500万年前,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为了生存,人类的机体,必须与各类的微生物和谐共处,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而天外来客火星人,在自己的星球自有一套生存系统,来到地球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即使他们的科技与文明再发达,武器再先进,却还是拜倒在微生物的面前,一次小小的感冒,就要了他们的命。

科幻史上的三体(从星际战争到三体)(7)

星球上催生的生命与文明,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和不堪一击,我们自以为的先进和智慧,其实不过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而这一法则,不仅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宇宙的所有生命。

而我们的生命,也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强大。在小说里,火星人死后,人们迅速重建了自己的文明和秩序,就如同书中所写:

生命的脉搏会越来越强烈,在空无一人的街道里、广场上重新振动起来。

人类经过无数次的天灾人祸,却总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重新振作,恢复繁荣的发展速度。这是根植在人类基因中的生存渴求,这种力量,足够强大,强大到遇到那些杀不死我们的,反而让我们变得更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