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说的话(君子绝对不是老好人)

孔夫子说的话(君子绝对不是老好人)(1)

孔子作为儒家圣人,一贯给人的印象是克己复礼,谦谦君子的形象。万世之师的圣人怎么会骂人呢?其实孔子作为一个学派的长者,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百家争鸣并逐渐壮大,这过程中少不了针对、理论。真君子并不虚伪,孔子经常发表各种言论,同时对自己的学生也是该骂就骂,所谓“教不严,师之惰”,孔子骂人的话很多,《论语》中也有记载。

但是要说脏话,看脏话怎么定义吧?在我们今天来看,文言文骂出来,怎么都文绉绉的。我们看孔子比较著名的几句,流传到今天大家还在用的骂人的话。

朽木不可雕也

这是流传得最广,也最接近脏话的一句了,毕竟提到了“粪土之墙”,意思是“腐朽的木头,不堪雕琢之用,沾满了粪土的墙壁,不能再让他污秽了!”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学生宰予白天上课的时候睡觉,孔子见到之后,感觉他已经无可救药了。于是孔子一气之下,说了这句话。这也成为大家形容一个人不可救药时的口头禅,但是我们今天大多只取前一句“朽木不可雕也”,而自动回避了后句带些脏味道的“粪土之墙”。

孔子之所以会说出这句话,只是因为宰予的学习态度很差,并不是他的天资愚钝。毕竟宰予位列“孔门十哲”的言语科,是天资聪颖,能言善辩之人,而且儒家的光大,宰予功不可没。

孔夫子说的话(君子绝对不是老好人)(2)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这句话也是如今感叹颇深的一句话,骂“小人”如“女子”性格多变,捉摸不透,当然也可以形容女人的性情没有定准。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说明了“小人”与“女子”的相似之处。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里我们一般把“为”字省略了,变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将“女子”和“小人”相提并论,这句话也成为了孔子歧视妇女的铁证。

其实孔子这句话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古文没有标点符号,只有依靠读者自行“句读”,所以这句话的正确断句应该是: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唯,助词;"女"通"汝","与":跟随、效仿;"为":思想行为;"小人":思想境界不能突破"得失"的人;"难":灾难、祸患;"养":形成;"近之、远之":这里的主语是"与小人为"产生的结果,可理解为世俗的成功;"不逊":骄傲不知敬畏;"怨":痛苦、抱怨。

这就是另一个意思了:“你的子女学习小人行径,实际上是养虎为患,灾难、祸患已经潜伏。成功了,会因为骄傲自负产生祸患,而失败了,则会因为怨恨产生灾难。”

不过现代人已经完全不在乎他的本意了。

孔夫子说的话(君子绝对不是老好人)(3)

老而不死是为贼

不错,这句话也是孔子拿来骂人的。出自《论语·宪问》: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不过孔子并非骂人“老不死”,他没有不尊老的意思,我们要结合前面两句和说这句话的背景看。原壤半坐半蹲地等着孔子(古时东方夷俗坐如此,故谓之夷。俟,待义。夷俟,谓踞蹲以待,不出迎,亦不正坐),孔子觉得太没有规矩,就骂他:“年幼时,不守逊悌之礼。年长了,又一无成就来教导后辈。只是那样老而不死,不过是个偷生之贼!(原壤练气)”边骂还边用手中的拐杖去打原壤的腿。

其实孔子说这番话并不见得就是真地批判性质,而是类似于笑骂,这从“以杖叩其胫。”也可以看出来,只是轻轻叩打,并不当真。

所以“老而不死是为贼”比较贴切的翻译是“老了还给别人做坏榜样却不去死,这是个害人贼啊”,总的来说还是劝人立德、复礼,发挥一个老人该有的标榜作用,并不是不尊老。

不过这句话到现在大多也偏离了本意,用来辱骂对手,并没有希望对方到老了作榜样的意思。

孔夫子说的话(君子绝对不是老好人)(4)

斗筲之人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贡》中的子贡问士: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径径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做士?孔子三类可称为士的标准,他认为有羞耻心,在外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这样的人才能叫做士。稍差一点,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再次一点的至少能做到“言必信、信必果”。而子贡又问当今的执政者能够叫做士吗?孔子以一种不屑的语气回答,像他们那些气量狭小的人,怎么能算作士?这里的斗筲是容量单位,形容气量很狭小。

“斗筲之人”就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孔夫子说的话(君子绝对不是老好人)(5)

乡愿,德之贼也

孔子很喜欢骂“贼”,“乡愿,德之贼也”出自《论语·阳货篇》: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乡愿是指社会上那种不分是非,同于流俗,言行不一,伪善欺世,处处讨好,也不得罪乡里的,以"忠厚老实"为人称道的"老好人"。这种"乡愿",言行不符,实际上是似德非德而乱乎德的人,乃德之"贼"。世人对之不可不辨。

所以孔老夫子远远不止于一个“谦谦君子”,他对自己的思维、观点有明确的认识,在遇到不同的观点和需要批判行为的时候,一点都不畏手畏脚。

君子绝对不是老好人。

敢于骂人的君子才是真君子,孔子骂人的句子我们耳熟能详的大概就是这几句,要说带有脏话,并且成为口头禅的,最有可能还是第一句“朽木不可雕也”。

因为其他的虽然也都骂人,但和“脏”关系不大。

孔夫子说的话(君子绝对不是老好人)(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