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武林之星博览中心建筑面积(武林广场新地标)

杭州武林之星博览中心建筑面积(武林广场新地标)(1)

杭州中心、恒隆广场,这两大位于杭州繁华原点武林广场的商业项目,是全城的瞩目焦点。

其中,杭州中心是地铁1号线、3号线武林广场站地铁上盖,是集四季酒店、万象城和顶级写字楼为一体的市中心地标性TOD城市综合体。

近日,由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承建的杭州中心项目B塔楼完成最后的混凝土浇筑,意味着这座杭州地标建筑实现了全面封顶。

杭州武林之星博览中心建筑面积(武林广场新地标)(2)

最深达35米

刷新杭州商业体基坑深度纪录

杭州中心的施工难度极大,其中一项,就是刷新了杭州商业体基坑深度纪录。

杭州中心项目地下六层,基坑整体开挖深度32.5米,局部挖深达35米,贯穿了整体厚度约20米的淤泥质软土土层,且基坑距地铁1号线、3号线区间隧道最近处仅6米,周边管线林立,施工条件极其苛刻。

杭州武林之星博览中心建筑面积(武林广场新地标)(3)

面对特殊土质、超深基坑及苛刻的施工条件,项目部科学策划、沉着应战,采取了一系列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项目部独辟蹊径采用深井降水、软土置换方式,解决淤泥质软土带来的施工难题。

项目部全程采用信息化变形监测技术对地铁及基坑进行科学严密监测,并多次组织专家研讨会,对项目基坑现状以及后续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策划,确保了项目基坑及周边地铁环境万无一失。如,采取分区挖土作业、边挖土边支撑、微膨胀早强混凝土、加厚垫层、取消支撑板带等一系列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基坑变形;通过分区拆除、分区回筑、阶梯施工等方式,加快了结构回筑施工效率,确保了深基坑交错施工工况的平稳度过。

2021年4月,杭州中心主体结构全面出±0.000,安全度过了基坑施工风险期,在高质量施工的同时,很好地保护了地铁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创造了浙江省房建基坑施工深度新的历史。

地铁上方超大空间异型悬挑钢结构

也顺利封顶合拢

杭州中心地上部分由两栋130m塔楼及10层裙房辅楼组成。为实现献礼亚运的目标,保证两栋塔楼按业主要求节点封顶,项目部根据基坑分坑情况及项目结构特点,在各片区结构出±0.000后即对塔楼结构进行切分优先施工。项目团队通过首层栈桥分期拆除及地下室顶板永久道路快速置换等手段,保证塔楼先行的交通组织;通过增加临时爬架附着结构、爬架空中变形拼合、复杂外挑劲型结构优化、外挑造型超重支撑排架等技术措施,以及合理的施工组织,克服了塔楼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难点,加快了施工进度;通过层层靠实责任,严格施工管理,成功于近日完成了B塔楼结构封顶,令项目双塔楼如期屹立于杭州之心。

杭州武林之星博览中心建筑面积(武林广场新地标)(4)

杭州中心项目西北角有一外挑27.7米、竖跨21.2米,位于杭州地铁武林广场车站及盾构正上方的超大空间异型悬挑钢结构。为确保地铁上方悬挑钢结构安装施工的安全,项目部经过多轮研究,决定采用STL720塔吊配合6组落地铁顶板的临时支撑用于悬挑区钢结构钢柱。但由于其中4组临时支撑位于地铁正上方,地铁设施对于附加荷载极为敏感,故为精确控制荷载、减少对地铁站厅及地铁盾构的影响,项目部采用支撑底部设置转换梁,将荷载直接转换至地铁站厅结构柱、地连墙、混凝土梁根等部位。反复验算后,经地铁方论证,顺利通过了此方案。施工中,项目部对临时支撑荷载、沉降及地铁车站的变形情况进行了全程的信息化监控,对地铁顶部的临时支撑荷载进行严格控制,对悬挑钢结构施工顺序进行了严格的论证与执行管控。在项目部的精准实施下,该超大空间异型悬挑钢结构现已于B塔楼同步顺利封顶合拢。

继上海中心大厦、上海前滩中心、上海徐家汇中心、宁波中心大厦等一系列中心地标建筑后,一建集团为杭州又献上了一大中心力作。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