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有关的民间习俗(民间习俗-----搞龙)

活动名称:搞龙硬件装备:龙骨架,运动员软件配置:民间乐队,(唢呐,锣,鼓,钹)一场精彩的九节龙表演活动,硬件,软件,两者缺一不可那是一场独特的,有着浓厚乡土气息的视听盛宴梅冈村的九节龙同华盖山的双狮舞一样,是万合镇老百姓心目中最喜闻乐见的娱乐健身活动 每逢春节,或某个喜庆日子,又或是重大祭祀现场,万合镇的老俵们都可以一睹九节龙,双狮舞的风采万合有句俗语:“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小孩子都喜欢过年,一到年关,就意味着有好吃,好喝,好玩,好乐儿时还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那就是搞龙  农历二十四,小年一过,大人小孩们就开始为搞龙这件头等大事忙碌起来了提前请篾匠师傅把龙架扎好,包括龙头,龙身,龙尾相对龙身(圆柱形),龙尾(圆椎形),那么龙头是最具有技术含量的细致活扎篾师傅那真是能工巧匠,鬼斧神工先用筷子粗细的竹条搭好龙头外形的大致轮廓,上下宽窄不一,前后凹凸不平,眼睛鼻子位置要比例得当嘴巴格外突出一大部分,又宽又大嘴大吃四方嘛巧妙的是下巴还要求能活动,方便一张一合,露出含在口中的宝珠这样在表演的过程中,更显得活灵活现,动作逼真,犹如真龙吐珠外加恰似鹿角的龙耳朵,单独做好,然后邦在龙头的两侧固定接牢骨架搭好后,再用约1.5厘米宽,簿如白纸的篾片把外形包裹严实,穿上木棍当把手龙身,龙尾也依此工艺一并制作完成接下来,把从万合圩上买回来的那些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的彩纸按各所需的形状糊裱到龙架身上,再用一块长条红布按适当位置分别连接串联起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红布上用彩笔画上鳞片、云彩,龙嘴下巴的位置一圈用染上红色的细麻绳条挂满,当龙须看上去表情生动,栩栩如生最后请出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拿起墨笔,郑重其事地在龙的眼睛处点上一笔这就是传说中的”画龙点睛“好了,一条即将腾空的飞天巨龙制作完成啦这边厢,乐队也没闲着试下调,和下音,看看整个乐曲的节奏是否流畅合拍,听听哪个细节还有不和谐的音符生疏的新手在老师傅的调教带领下慢慢找到感觉经过几天的紧张排练、磨合,真正表演的时间大年三十到了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敬神祭祀,感谢祖宗神灵护佑在过去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老少平安随着一声悠扬粗犷的唢呐响起,那声音,象是惊鸟出林,又似蛟龙潜渊跟着鼓点密密麻麻,锣声咚咚锵锵,钹片急急切切,嘈嘈杂杂又不失旋律韵味的声响传遍整个村庄,浑厚地道的万合交响乐拉开序幕此时,飞天巨龙象是听到出征的号角,被众人擎起,开始环顾四周,摇头摆尾起来先向祠堂正中祖宗神龛位叩首膜拜三下,再绕祠堂内一周,然后威风凛凛出得祠堂大门,这神态仿佛神龙出海,来到堂前空地先是抖抖身子,松松筋骨,捻捻龙须,而后随着音乐的节拍开始舞动起来这时,掌握龙头打头阵的人至关重要,不仅要有充沛的体力,还要有舞龙的技巧,因为所有的动作都靠他带领和牵引有时跃入高空,有时俯卧徘徊,又或是上下翻飞,又或昂首遨游有时同属梅冈王氏的邻村分堂也会有舞龙队伍加入进来,形成双龙戏珠的欢乐场面兄弟相见,分外亲热,双龙各自摇下头,摆下尾,表示打过照面或首尾相连,团团围住缠绕在一起,又或者故意相互追逐,嬉戏打闹一番每每有精彩的动作,都会引起大人小孩们的一阵阵欢呼叫好时不时有一挂或长或短燃着的爆竹,噼哩啪啦抛向舞龙上空类似今天人们对英雄的打赏和点赞爆竹燃起的烟雾笼罩其中,巨龙在紫烟中翻飞舞动,张嘴鼓腮,吞云吐雾,犹如腾飞于波涛云海之中真是好一幅神龙出游,腾云驾雾的祥瑞景象双龙在鞭炮的叫好声中舞得更欢了表演结束后,龙架靠墙一字排开,龙它也要休息啊我仿佛看到它额头渗出一层密密的汗珠,还能感觉它张着嘴发出的喘气声谁都想象不出刚才巨龙经历了一场怎样翻江倒海,飞沙走石的旅行在我们小孩的眼里,就算是靠在墙角休息的飞龙依然那么霸气侧漏,不怒自威,让人好生敬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今的龙骨架不再是篾扎纸糊,而是换上了制作工艺精良,装饰风格多彩,整体形象活泼的新龙架人员配备统一着装,队形整齐划一,出场更显得龙精虎猛,斗志昂扬祝梅冈村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舞出更灿烂的明天(泰和县万合镇梅冈小学原校长王绅平口述,王俊跻整理编写),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龙有关的民间习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龙有关的民间习俗(民间习俗-----搞龙)

龙有关的民间习俗

活动名称:搞龙硬件装备:龙骨架,运动员软件配置:民间乐队,(唢呐,锣,鼓,钹)一场精彩的九节龙表演活动,硬件,软件,两者缺一不可。那是一场独特的,有着浓厚乡土气息的视听盛宴!梅冈村的九节龙同华盖山的双狮舞一样,是万合镇老百姓心目中最喜闻乐见的娱乐健身活动 。每逢春节,或某个喜庆日子,又或是重大祭祀现场,万合镇的老俵们都可以一睹九节龙,双狮舞的风采!万合有句俗语:“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小孩子都喜欢过年,一到年关,就意味着有好吃,好喝,好玩,好乐。儿时还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那就是搞龙!  农历二十四,小年一过,大人小孩们就开始为搞龙这件头等大事忙碌起来了。提前请篾匠师傅把龙架扎好,包括龙头,龙身,龙尾。相对龙身(圆柱形),龙尾(圆椎形),那么龙头是最具有技术含量的细致活。扎篾师傅那真是能工巧匠,鬼斧神工。先用筷子粗细的竹条搭好龙头外形的大致轮廓,上下宽窄不一,前后凹凸不平,眼睛鼻子位置要比例得当。嘴巴格外突出一大部分,又宽又大。嘴大吃四方嘛!巧妙的是下巴还要求能活动,方便一张一合,露出含在口中的宝珠。这样在表演的过程中,更显得活灵活现,动作逼真,犹如真龙吐珠。外加恰似鹿角的龙耳朵,单独做好,然后邦在龙头的两侧固定接牢。骨架搭好后,再用约1.5厘米宽,簿如白纸的篾片把外形包裹严实,穿上木棍当把手。龙身,龙尾也依此工艺一并制作完成。接下来,把从万合圩上买回来的那些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的彩纸按各所需的形状糊裱到龙架身上,再用一块长条红布按适当位置分别连接串联起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红布上用彩笔画上鳞片、云彩,龙嘴下巴的位置一圈用染上红色的细麻绳条挂满,当龙须。看上去表情生动,栩栩如生。。。。。。。最后请出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拿起墨笔,郑重其事地在龙的眼睛处点上一笔。这就是传说中的”画龙点睛“。好了,一条即将腾空的飞天巨龙制作完成啦!这边厢,乐队也没闲着。试下调,和下音,看看整个乐曲的节奏是否流畅合拍,听听哪个细节还有不和谐的音符。生疏的新手在老师傅的调教带领下慢慢找到感觉。经过几天的紧张排练、磨合,真正表演的时间大年三十到了。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敬神祭祀,感谢祖宗神灵护佑在过去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老少平安。随着一声悠扬粗犷的唢呐响起,那声音,象是惊鸟出林,又似蛟龙潜渊。跟着鼓点密密麻麻,锣声咚咚锵锵,钹片急急切切,嘈嘈杂杂又不失旋律韵味的声响传遍整个村庄,浑厚地道的万合交响乐拉开序幕。此时,飞天巨龙象是听到出征的号角,被众人擎起,开始环顾四周,摇头摆尾起来。先向祠堂正中祖宗神龛位叩首膜拜三下,再绕祠堂内一周,然后威风凛凛出得祠堂大门,这神态仿佛神龙出海,来到堂前空地。先是抖抖身子,松松筋骨,捻捻龙须,而后随着音乐的节拍开始舞动起来。这时,掌握龙头打头阵的人至关重要,不仅要有充沛的体力,还要有舞龙的技巧,因为所有的动作都靠他带领和牵引。有时跃入高空,有时俯卧徘徊,又或是上下翻飞,又或昂首遨游。。。。。有时同属梅冈王氏的邻村分堂也会有舞龙队伍加入进来,形成双龙戏珠的欢乐场面。兄弟相见,分外亲热,双龙各自摇下头,摆下尾,表示打过照面。或首尾相连,团团围住缠绕在一起,又或者故意相互追逐,嬉戏打闹一番。每每有精彩的动作,都会引起大人小孩们的一阵阵欢呼叫好。时不时有一挂或长或短燃着的爆竹,噼哩啪啦抛向舞龙上空。类似今天人们对英雄的打赏和点赞。爆竹燃起的烟雾笼罩其中,巨龙在紫烟中翻飞舞动,张嘴鼓腮,吞云吐雾,犹如腾飞于波涛云海之中。真是好一幅神龙出游,腾云驾雾的祥瑞景象!双龙在鞭炮的叫好声中舞得更欢了。。。。。。表演结束后,龙架靠墙一字排开,龙它也要休息啊!我仿佛看到它额头渗出一层密密的汗珠,还能感觉它张着嘴发出的喘气声。谁都想象不出刚才巨龙经历了一场怎样翻江倒海,飞沙走石的旅行。在我们小孩的眼里,就算是靠在墙角休息的飞龙依然那么霸气侧漏,不怒自威,让人好生敬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今的龙骨架不再是篾扎纸糊,而是换上了制作工艺精良,装饰风格多彩,整体形象活泼的新龙架。人员配备统一着装,队形整齐划一,出场更显得龙精虎猛,斗志昂扬!祝梅冈村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舞出更灿烂的明天!(泰和县万合镇梅冈小学原校长王绅平口述,王俊跻整理编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