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各国的态度(北约为何欠血债)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22年,但是人们依然没有忘记北约组织曾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轰炸事件。在2019年时,远在塞尔维亚的国人还联合当地的重要官员举行了纪念活动,倡导和平的同时还纪念了该轰炸事件中牺牲的三位中国烈士。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各国的态度(北约为何欠血债)(1)

一:叩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该轰炸事件被称之为是五八事件,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在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时间是1999年5月8日。

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时差,由于当地时间贝尔格莱德时间是5月7日,这和北京时间有6个小时的时差。所以当轰炸事件发生时,大多数中国国民可能正处于睡梦中。等到大家醒来时,却迎来了这样不幸的消息。

该轰炸事件的整个过程是:5月8日凌晨5点45分左右,北约组织启动了轰炸计划。他们开着B-2隐形轰炸机陆续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投放了5枚直接攻击炸弹。

这个炸弹有多厉害呢?它的缩写是JDAM,中文名字叫做杰达姆。它是为了让美国空军和海军能够在现代化部队谋求更好发展的计划中,所利用最新科技研制出来的精确制导炸弹套件。它是常规炸弹升级之后得来的一个新型导弹,可以实现全天候自动寻找敌军。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各国的态度(北约为何欠血债)(2)

JDAM从发射的那一刻起,在15公里的范围以内都可以各自去寻找到自己想要攻击的指定目标。也就是说,它可以转弯也可以在多枚导弹发射之后改变自己的路线,去寻找到不同的轰炸点。

而且这种导弹从发射到击毁目标的整个过程中,它不受自然的影响。也就是遇到了狂风暴雨或自然灾害,依然可以完成射击。自主性非常强,精确性很高。

可是这5枚炸弹也并没有全部爆炸,只有4枚完成了轰炸的任务。第5枚导弹是在2005年时才被当地军民销毁,但仅四枚JDAM就已经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事后,当地官方数据统计称有三名来自中国的记者都牺牲了。他们分别是来自新华社的邵云环和光明日报的许杏虎、朱颖记者。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公布的官方数据是,当地人口受伤数超10人,大使馆的建筑也成了灰烬。

但中方公布的数据中却与之有一些小偏差,因为在后期对北约其他重要组成国的声明里面,中方赫然写到的数据是:三人死亡,20多人受伤。

事件爆发之后,国际上很快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反映最为激烈的自然是中国,中国之前就已经在国际会议上多次反对过北约组织陆续轰炸南联盟的计划。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各国的态度(北约为何欠血债)(3)

但是面对中国的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不仅没有理会,之后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军事报复。不久,这次轰炸事件便发生了。但是对于此事件,北约组织共同发表声明都称之为是一次误炸行为。

关于原因,他们列举的理由就有三个。第1个原因是说中国大使馆在当地与南斯拉夫军事总指挥部之间的距离太短了,不超过几百米,误炸很正常。

第2个说法是:北约原本想要轰炸的目标是南斯拉夫军事总指挥部,因为使用了美国中央情报局所提供的地图没有得到更新,所以误炸了。第3个理由是,总指挥部和大使馆的建筑非常相似,说这是误炸的根本原因。

但是这样的说法很难搪塞国际上的众多国家,以英国为首的国际媒体也发布了很多文章。其中英国的《观察家报》则撰写了大篇文章去质疑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事件目的。

说北约很有可能就是专门为了轰炸中国大使馆,原因就在于之前中国曾多次于国际会议中抗议过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去轰炸南联盟。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各国的态度(北约为何欠血债)(4)

紧随其后,丹麦官方媒体也发表质疑文章,列举北约报复中国大使馆的几大疑点。其中就提到南联盟方面有雷达信号接力站,说不可能会误炸,于是这就让北约在前面的三个理由都不攻自破了。

关键是到了2005年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将近6年的时间,而来自北约的一位军事高级将领还在官方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在轰炸事情爆发的几个小时之前,北约组织内部就已经收到了情报。

说南联盟的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行动计划里面就有途径中国大使馆的计划。他们按照情报资料来分析这位总统,觉得他很有可能会在清晨5:00~6:00之间,停留在中国大使馆工作。

所以这位北约军事将领则认为,这次轰炸事件很有可能是北约之前就已经计划好的军事任务,误炸的可能性很小,目标就是为了将这位总统斩首,同时也给那些反对北约军事轰炸计划的国家一个威慑。

这件事情传到了国内之后,很快就引起了全民热潮。大家群情激愤,国内也发动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活动,这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是非常罕见的事情。毕竟涉及面非常广,在国内众多省市都出现了抗议游行的现象。

直接将该事件的热度推向最高点,人群中不仅有学生还有很多工人,最后也带动了不少普通市民。小规模的游行队伍是几百人,多则上千。他们手拿新闻报纸,提出抗议言辞要求国家找到轰炸的凶手,并让北约对中国大使馆进行赔礼道歉。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各国的态度(北约为何欠血债)(5)

最先游行事件爆发于北京,后期上海、广州和成都以及沈阳等大型城市也慢慢相应号召。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作为整个游行的核心点,为学生们的游行提供了很多后勤保障。比如说校方还派出校车,专门送这些游行的学生。

当地的武警官兵为了不影响治安,也配备了正常的武器装备,在美国驻华大使馆面前做好了一切防备。但是这些武警官员对学生的抗议游行,也没有做出过多阻拦。

大家都发泄了不满的情绪,就等着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给中国一个合理的解释和处理的计划。但是对方也一直没有及时回应,这惹恼了多数中国人。有很多情绪激愤的学生,朝着驻华大使馆的美国馆丢去了石头以及燃烧瓶。

二: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知道局势已经不受控制时,中国外交部也加强了对外沟通的脚步。就在此期间,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网络战争也拉开了序幕。双方有很多黑客入侵对方的网络,在彼此的大型网站上插上了自己家的国旗。

终于在年底的时候,这件事情才迎来了一个结尾。北约决定将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进行修复和赔偿,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北约承担。而中方也表示将对之前国内所盛行的示威人群,对美国大使馆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新闻一经报道之后,虽然也给了大家一个说法,可是依然有很多情绪亢奋者表示接受不了。他们觉得应该要让国际组织出面,重罚北约的蛮横轰炸行为,让他们以后不敢再让这样的轰炸事件发生。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各国的态度(北约为何欠血债)(6)

但中国在上个世纪年代末,为谋求更好的外交环境,必然会为整个大局考虑。要知道在该轰炸事件发生之前,中美两国元首原本的政治计划是需要互访的,关系也处于上升阶段。

正因为这件事情的爆发导致两国关系开始恶化,这对于中国外交而言非常不利。国内学生减少了计划去美国留学的数量,甚至是旅游业中也大幅度减少了中国游客。这对于两国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影响。

好在通过半年时间的缓和,这件事情得到了很好的处理,而中美关系也逐渐恢复。2000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后又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顺利搬迁到了远离当地军事总指挥部的地方。最后确定地点为贝尔格莱德乌日侧街25号大院。

所有的国民都希望祖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为只有祖国强大起来了,国民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化保证。为了纪念此事件,以北京为首的城市,陆续都以降半旗致哀的方式去怀念那三位因轰炸事件失去生命的烈士。

1999年5月12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降半旗。除此之外中南海,新华门前,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外交部,再到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区都降了半旗。

事情过去了22年,五八事件留下来的痛意依然在中国人心中还没有完全被抹去。比如说2015年5月7日,塞尔维亚当地政府和中国驻塞尔维亚的大使共同在异国他乡建起了五八事件的纪念碑,仅以此来缅怀牺牲的三位烈士。

2019年5月7日是五八事件爆发的20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三位烈士,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再次举行了纪念活动。除了中国人之外,国际上也有很多新闻记者、军人、政治官员等都参加了这次纪念活动。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各国的态度(北约为何欠血债)(7)

这表示五八事件不只是中国人没有忘记,事件已经牢牢地刻在了国际人民的心中。人们痛心的不仅是三位烈士的英勇就义,痛惜的更是战争夺去了和平。只要反战的情怀还刻在人们的心底,五八事件就永远不会被抹去。

那么,在22年前又是谁下令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人呢?他最后又迎来了怎样的结局?

根据北约官方发表的声明称,在这次轰炸事件当中,其下决策的将军来自于美国,名字叫做德泰蒙斯。说德泰蒙斯是在下令之前收到了一位情报员提供的资料,所有的资料全部将轰炸的目标定在了南联盟的军事总指挥部。

还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轰炸中国大使馆的计划,因为情报的失误而变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也没有想到会引发中美关系的恶变。

但是对于这种说法,国际上也有很多国家呈现了质疑的态度。人们都在等着北约组织如何处理该事件。等了半年的时间,北约终于将所有的责任全部都推到了美国情报组织身上。

而这一情报组织又找了一个替罪羊,名字叫做威廉班尼特。他是记者出身,后来又从事于情报收集的工作。威廉班尼特最后被美国军事部逮捕,坐了半年牢之后,又被英国记者爆料称早已在狱中被暗杀。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各国的态度(北约为何欠血债)(8)

这样的说法似乎将所有的关注点全部都放在了威廉班尼特的身上,很多人都忘记了那位下令轰炸的将领又有怎样的结果?1999年年底时,为了让这件事情快点画出句号,有自称知道详情的美国官员称德泰蒙斯已经被革职查办,之后将不担任任何军事指挥的职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