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与杜十娘文献参考(比较杜十娘茶花女)

文/星空婉儿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的代表作,收录于著名的《警世通言》中,背景设定在明朝万历年间。而《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奢侈糜烂的生活。两者横跨东西方,相距200多年,却遥相呼应,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杜十娘和玛格丽特都是名妓,她们不仅拥有他人难以企及的外貌,取得了众星捧月的优势,同时纯洁善良,虽身处风尘,却不染尘埃。

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日积月累地积攒了一个百宝箱,希望能找到一个真心相待之人。她将一片痴心交付给李甲,却遭到李甲的背叛,最后心灰意冷,毅然决然地与百宝箱一起沉于江底。

《茶花女》讲述了名妓玛格丽特和阿尔芒之间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玛格丽特情人众多,生活奢靡,碰到真心相爱的贵族青年阿尔芒后,两人迅速坠入爱河。为了阿尔芒,玛格丽特放弃自己原本的生活,与阿尔芒去乡间隐居。可惜这段爱情并不被世俗所容,最终茶花女亲自掐灭了爱情的火焰,在思念中走向绝望。

杜十娘和茶花女,一个是东方古典蔷薇,一个是西方清新山茶。她们各有各的魅力,她们的悲剧让人怜悯,引人愁思。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女性悲剧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茶花女与杜十娘文献参考(比较杜十娘茶花女)(1)

杜十娘

01相同点

一、结局:相似的命运悲剧

杜十娘和茶花女都拥有相似的美貌,有着相似的身份,她们都因为贫穷而成为取悦男子的风尘女子。但是她们却不是好看的提线木偶,任人摆布。她们身上体现着新时代女性的独特气质,即使身处尘埃,也要在尘埃中开出花来

杜十娘和茶花女都渴望找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她们千挑万选,最终选定了这个愿意为之放弃一切的人。可惜的是,那份爱太沉重,当时的社会背景不足以支撑这种爱情,最深的爱成为了她们致命的伤害。她们因为爱情而绚丽,也因为爱情而枯萎。绽放在东方的古典蔷薇和绽放于西方的清新山茶,最终都在爱情毒药中“零落成泥碾作尘”,但是她们“香如故”,经久不散。

杜十娘将李甲视为归宿,而李甲却将杜十娘视为过客。在短暂的旖旎后,面对父亲的逼迫,李甲开始动摇;再加上富商孙富的挑唆,最终将杜十娘转卖他人。杜十娘意识到李甲并非良人后,心灰意冷,痛斥孙富挑拨离间,训斥李甲懦弱自私,当着他们的面,杜十娘将百宝箱中的贵重珠宝一一投入江中,最终自己纵身一跃,以死明志。

茶花女与杜十娘文献参考(比较杜十娘茶花女)(2)

《杜十娘》剧照

玛格丽特虽与杜十娘命运相似,但是比杜十娘幸运。首先,她们虽都是风尘女子,但是拥有的自由程度不一样。杜十娘生活在封建时期,她毫无自由,一切都需要听从老鸨的安排,直至被赎身。而玛格丽特却是自由的,每一个情人都是她自己挑选的。

其次,李甲生性懦弱,不敢与父权、封建制度对抗,而且自私自利,为了钱财可以随时抛弃杜十娘;但是阿尔芒对玛格丽特却是真心相待。同样面对父亲的反对与阻挠,李甲屈服于父权,而阿尔玛据理力争,坚持要娶玛格丽特为妻。

尽管如此,玛格丽特依旧没有逃过毁灭的悲剧。玛格丽特的命运悲剧在于她的善良,为了保护爱人的家族名誉,为了保护那个她从未谋面的姑娘,玛格丽特不惜让阿尔芒误解自己,忍痛离开了挚爱之人,最终香消玉殒。

尽管她们遇到了不同的爱人,却走向了同样的结局。“可怜一片无瑕玉,误入风尘花柳中”,两个因生活所迫而落入风尘的女子,最终爱情并没有救赎自己,反而毁灭了自己。

茶花女与杜十娘文献参考(比较杜十娘茶花女)(3)

《茶花女》剧照

二、文化:相似的封建枷锁

杜十娘和茶花女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却承受着相似的文化枷锁。她们的命运悲剧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杜十娘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虽然此时资本已经开始萌芽,人们重利轻义,但是女性地位低下,“三从四德”如同一把把枷锁牢牢地锁住了女性。普通女子尚且毫无话语权,更别说风尘女子了。

茶花女看似自由,可以自主选择情人,但是却依赖男子生存,她的命运始终掌握在男子手里。她们的爱情不被世俗所接受,她们的爱情没有合适的土壤。

封建礼教又岂是杜十娘可以撼动的?杜十娘的悲剧并不在于她痴心错付,而在于她没有看清现状,试图以一己之力与封建礼教抗衡,最终只能走向绝望,美好的泡沫最终只能化为泡影。

茶花女与杜十娘文献参考(比较杜十娘茶花女)(4)

杜十娘

茶花女生活在资产阶级荒淫无度的社会,法国此时表面风光无限,实际在走向衰败与腐烂。她不过是上层社会的玩物罢了,是个精美的瓷娃娃,一旦有了个人想法,便会变得痛苦不堪。

阿尔芒真心喜欢茶花女,敢于与父亲抗争,最终阿尔芒的父亲通过纡回的方式,对茶花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茶花女自愿放弃了这段感情。离开,便是对阿尔芒最好的爱。

“你爱阿尔芒,你就只能用这个方式向他证明你的爱情,为他的前途而牺牲你的爱情”。

世俗的偏见如同一把无形的刀,理所应当地将女子置于死地。所有的偏见都根源于人性的自私。李甲因为自私,可以因为利益将杜十娘转赠他人;阿尔芒的父亲因为自私,便利用茶花女的善良,让她自愿放弃,自愿承受被爱人误解的折磨。

茶花女与杜十娘文献参考(比较杜十娘茶花女)(5)

茶花女

02不同点

一、爱情观:一个勇于反抗,一个勇于牺牲

杜十娘具有明显的反抗精神。为了赎身,杜十娘先让李甲筹集钱财,在关键时候再出手相助,这时候老鸨开始反悔,不想放走杜十娘这颗“摇钱树”。杜十娘立刻用自尽来反抗,抓住了老鸨的痛点:如果自己自尽,老鸨将会人财两失。最后老鸨乖乖就范。

当杜十娘发现李甲忘恩负义、孙富为富不仁时,她可以拿出百宝箱,让李甲回心转意;也可以放弃这段感情,带着百宝箱另觅两人。但是她偏偏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

面对变故,杜十娘不像普通女子那样“一哭二闹三上吊”,她追求的是平等的爱情,是独立的人格,是不被践踏的尊严。杜十娘在万念俱灰之时,表现出悲壮的反抗精神,令人赞赏。

茶花女与杜十娘文献参考(比较杜十娘茶花女)(6)

《怒沉百宝箱》戏曲

比起杜十娘,玛格丽特表现出更明显的牺牲精神。原本纸醉金迷的玛格丽特,在遇到阿尔芒后甘愿卖掉自己的奢侈品,与阿尔芒一起去乡村隐居。

当阿尔芒的父亲找到玛格丽特,劝她为了阿尔芒的家族名声放弃这段感情时,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还未出嫁的妹妹,选择了重新回到那个让她厌恶的名利场,重新“以色侍人”。正是如此,她被心上人误解,甚至被凌辱,最终含恨而亡。

茶花女在日记中写到:“一定是我们在出生以前就干了很多坏事,要么就是死后我们要享受莫大的幸福,不然上帝怎么允许这一生经受赎罪的各种折磨和考验人生的一切痛苦。”

茶花女深受基督文化的影响,内心有着强烈的牺牲精神和受罪意识,她拥有的比杜十娘更多,却从未想过反抗。对于事情的发展,她逆来顺受,甚至乐于承受这悲惨的命运。

杜十娘死于怒,怒“梁家太子太无情”的负心汉,她以决绝反抗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失望;茶花女死于怨,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恶势力,她用牺牲来表达自己对阿尔芒的爱恋。

她们的爱情里,蕴含了一份悲壮,一份凄美;一种是绝望掀起的震撼,一种是宽恕带来的感动。

茶花女与杜十娘文献参考(比较杜十娘茶花女)(7)

茶花女

二、金钱观:一个深谋远虑,一个挥霍放纵

杜十娘从一开始就想要从良,为了这个目标,她深谋远虑,为自己积攒了一个百宝箱,而且知之者甚少。百宝箱价值多少?原文中写道:“莫能定其价值多少”。由此足见百宝箱的珍贵。

对于杜十娘而言,她在等一个良人,等一份能救她脱离苦海的爱情。对于李甲,杜十娘虽心生爱慕,却不会被爱情冲昏头脑。她不停地考察李甲,从未对他说出百宝箱的秘密。

以杜十娘的财富,完全可以自己赎身,但是杜十娘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让李甲为之奔波,四处张罗赎金。在李甲实在无能为力时,杜十娘再拿出一部分财产解燃眉之急。

而茶花女则完全相反。玛格丽特纵情欢乐,过着极度奢侈的生活,直到阿尔芒将她唤醒。茶花女情人虽多,却没有多少积蓄。对于茶花女而言,及时行乐比深谋远虑更为重要。

作者这样描述茶花女:“她的谈笑粗鲁得就像一个脚夫,别人讲的话越下流,她就笑得越起劲。”

茶花女沉醉于虚无的奢华生活中,每天虚度光阴,却从不为自己打算。“可怜的姑娘在放荡、酗酒和失眠中逃避生活的现实。”这种痛苦是“借酒消愁愁更愁”的痛苦,这样的人生毫无指望,也容易陷入绝望。

这与东西方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东方以节约为美德,一向不喜欢超前消费,比起花钱,中国人更喜欢存钱。这种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女子的举动。而西方更重“酒神精神”,她们追求及时享乐,追求此刻的幸福。

茶花女与杜十娘文献参考(比较杜十娘茶花女)(8)

结语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茶花女》中都塑造了一代名妓,她们被逼无奈,只能出卖肉体和灵魂,来获得短暂的安稳。

在文化的枷锁下,她们无法活出自我,她们的爱情注定不能生根发芽,注定无法开出绚烂的花朵。她们的命运悲剧,一方面在于难以抗衡的礼教束缚,一方面在于其性格悲剧。

杜十娘决绝而果敢,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注定无法妥协。玛格丽特富有牺牲精神,她心肠软又不顾后果,最终只能重回火坑。

作者介绍:星空婉儿,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得者,一个酷爱读书、酷爱旅游的汉语言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座右铭: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希望能以文会友,欢迎大家一起畅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