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滚动的滚的屏(衮滾076)

滾滾(滚滚),◆1.水涌流貌○[唐][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宋][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詞:“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郁達夫游記‧游白岳齊雲之記》:“滾滾清溪,東流下去,便成了[浙水]之源之一”◆2.翻騰貌○[清][唐孫華]《夏旱述憂》詩之一:“乾雲滾滾黏青草,落日曈曈散赤氛”○[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棘闈志异》:“物忽化為濃煙,滾滾四散”○[毛澤東]《冬雲》詩:“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楊朔]《征塵》:“前面是一片滾滾的黃塵,我似乎跌進上古的洪荒時代”◆3.滔滔不絕貌○[宋][司馬光]《劉道原<十國紀年>序》:“坐聽其談,滾滾無窮,上下數千載間,細大之事如指掌,皆有稽據可驗”○《金瓶梅詞話》第三三回:“言談滾滾,相貌堂堂,滿面春風,一團和氣”◆4.謂迅速消逝○[明][唐順之]《天寧寺塵外樓》詩之二:“俛仰百年成滾滾,乾坤隻眼更誰曾?”[明][黃叔度]《梧桐樹‧攜酒訪殷子餘》套曲:“對酒劃然長嘯,歎英雄滾滾,盡付波濤”◆5.渾圓飽滿貌○[葉紫]《豐收》七:“自家的穀子早已黃熟得滾滾的,再不打下來,就會一粒粒地自行掉落”,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衮滚动的滚的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衮滚动的滚的屏(衮滾076)

衮滚动的滚的屏

滾滾(滚滚),◆1.水涌流貌。○[唐][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宋][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詞:“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郁達夫游記‧游白岳齊雲之記》:“滾滾清溪,東流下去,便成了[浙水]之源之一。”◆2.翻騰貌。○[清][唐孫華]《夏旱述憂》詩之一:“乾雲滾滾黏青草,落日曈曈散赤氛。”○[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棘闈志异》:“物忽化為濃煙,滾滾四散。”○[毛澤東]《冬雲》詩:“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楊朔]《征塵》:“前面是一片滾滾的黃塵,我似乎跌進上古的洪荒時代。”◆3.滔滔不絕貌。○[宋][司馬光]《劉道原<十國紀年>序》:“坐聽其談,滾滾無窮,上下數千載間,細大之事如指掌,皆有稽據可驗。”○《金瓶梅詞話》第三三回:“言談滾滾,相貌堂堂,滿面春風,一團和氣。”◆4.謂迅速消逝。○[明][唐順之]《天寧寺塵外樓》詩之二:“俛仰百年成滾滾,乾坤隻眼更誰曾?”[明][黃叔度]《梧桐樹‧攜酒訪殷子餘》套曲:“對酒劃然長嘯,歎英雄滾滾,盡付波濤。”◆5.渾圓飽滿貌。○[葉紫]《豐收》七:“自家的穀子早已黃熟得滾滾的,再不打下來,就會一粒粒地自行掉落。”

滾雷(滚雷),◆1.接連不斷的雷聲。○[郭小川]《祝酒歌》:“森林鐵路上,火車似滾雷。”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一章:“喊聲像滾雷一樣響。”○[管樺]《鏡子》:“話沒落音,像火山爆發似的,人群發出滾雷般的吼聲。”◆2.手雷的一種。○[孫繼先]《強渡大渡河》:“勇士們已經沖上了臺階,敵人慌亂地把滾雷和手榴彈亂扔下來。”

走滾(走滚),◆亦作“走袞”。◆1.變計;轉機。○[元][董君瑞]《哨遍‧硬謁》套曲:“你要尋走袞,覓轉關,上天掇着梯兒趕。”◆2.變更、更改。○《醒世姻緣傳》第八一回:“所以才挑唆他告狀,這事再沒走滾。”○《歧路燈》第四九回:“如今說媒的事,往往成而不成,臨時忽有走滾,以致說媒的無臉見人。”◆3.活絡;善變。○[明][馮夢龍]《挂枝兒‧拿人》:“走滾的心腸兒,我也難拘難繫。我識透你是箇點水的蜻蜓,點着水兒就飛。”

轉滾(转滚),◆滾動。○[錢鍾書]《圍城》三:“他最擅長用外國話演說,響亮流利的[美國]話像天心裏轉滾的雷,擦了油,打上蠟,一滑就是半個上空。”

一滾(一滚),◆猶言混在一道。○《朱子語類》卷三四:“此四句,是四件事,不可一滾說了。”

踏滾木(踏滚木),◆亦稱“踏混木”。◆古代百戲雜技之一。表演者踩踏圓木,使其滾動,並在上面表演各種動作。○[宋][周密]《武林舊事‧西湖游幸》:“至於吹彈舞拍、雜劇雜扮、撮弄勝花泥丸、鼓板投壺、花彈蹴踘、分茶弄水,踏混木……不可指數。”○[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偏安佚豫》:“又有踏滾木,水傀儡,水百戲,撮弄,各呈伎藝。”

石滾(石滚),◆石製滾壓農具。○[明][馬愈]《馬氏日抄‧奇盜》:“夜已昏暗,眾出廟門,坐石滾上,疑未決。”

獅子滾繡球(獅子滾繡球),◆亦作“獅子滾繡毬”。◆一種民間舞蹈。通常是兩人合扮獅子,一人扮武士;武士手持彩球,逗弄獅子。○[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仙佛》:“《江西大志》:﹝[明]﹞[嘉靖]時,燒造瓷器,所畫有搶龍珠、獅子滾繡毬、八仙過海等名。”○[朱劍]《青石堡》引子:“另外,還有舞龍燈,挑花擔,獅子滾繡球;那場景,那氣派,真不亞於城裏的大戲院。”○[冰心]《我的學生》:“以後的三年裏,她如同獅子滾繡球一般,無一時不活動,無一時不是使出渾身解數的在活動。”

生滾(生滚),◆方言。現煮。○《羊城晚報》1982.11.29:“剛散場的電影觀眾,一般喜歡光顧堅強店的生滾魚片粥。”

熱滾滾(热滚滚),◆1.形容熱,滾燙。○[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九章:“老太婆嘆息着接過碗去,在熱滾滾的大鐵鍋裏揀了一碗紅薯根端給[阿潮]。”◆2.熱淚涌流貌。○[朱自清]《別》:“他的淚不和他商議,熱滾滾直滴下來了。”◆3.形容非常親熱、熱情。○[林斤瀾]《新生》:“空山人靜,那筆在紙上沙沙走着,就像輕快地、熱滾滾地,小聲說着體己話。”

棉滾滾(棉滚滚),◆形容衣服穿得鬆軟厚實。○[沙汀]《淘金記》八:“‘連那個穿刷把褲子的[李瘟牛],都闊起來了!’她不平地接着說,‘穿得棉滾滾的,每頓乾飯。’”

利滾利(利滚利),◆利上生利。謂利息計入本金後,再生利息,越滾越多。○[賀敬之][丁毅]等《白毛女》第一幕第二場:“利打利,利滾利……一共二十五塊五毛,一石五斗租子。”

黃滾滾(黄滚滚),◆沙塵飛揚貌。○[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摺:“黃滾滾咫尺人間路不通。”

滾子(滚子),◆指輪子。○[郭沫若]《海濤集‧涂家埠》:“手搖車是一種正方形的木板車,下面四個滾子放在鐵軌上。”

滾壯(滚壮),◆十分肥壯。○[茅盾]《春蠶》三:“‘大眠’以後的‘寶寶’第一天就吃了七擔葉,個個是生青滾壯。”○《人民文學》1981年第3期:“又是三隻滾壯的雄斑鳩被哄進了籠子。”

滾轉(滚转),◆滾動;轉動。○[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驗各種死傷法下》:“令人相對踢,使往來滾轉,以四肢溫為度。”○[潘漠華]《人間》:“因為一個圓體的東西,長久在我心頭滾轉,那圓體的東西,是合着悲喜的兩半。”○[楊朔]《征塵》:“塵頭回旋着,滾轉着,十步以外便是模糊一片了。”

滾帳(滚帐),◆算帳。謂會合帳目而結算。○[清][翟灝]《通俗編‧雜字》:“賈人會合計簿,謂之滾帳。”○[沈從文]《主婦集‧貴生》:“落了雨,鋪子裏他是唯一客人時,就默默的坐在火旁吸旱煙,聽[杜老闆]在美孚燈下打算盤滾賬,點數餘存的貨物。”

滾雜(滚杂),◆混雜。○《朱子語類》卷一三九:“所以做古文自是古文,四六自是四六,卻不滾雜。”

滾運(滚运),◆轉運。○[清][昭槤]《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前所需兵糧,係雇覓夫馬設站滾運,撥兵護送。”

滾圓溜胖(滚圆溜胖),◆形容豐滿肥壯。○[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十章:“[姚士杰]站起來了。他一隻手搔着母馬滾圓溜胖的臀部,另一隻手伸下去捏馬奶子,他想要准確地判斷下騾駒的日期。”

滾圓(滚圆),◆形容極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三回:“解將下來,已經是筆直挺硬的了,舌頭吐出了半段,眼睛睜得滾圓。”○[茅盾]《三人行》十一:“他突然想起[董胖子]這滾圓的大肚子要是讓學校裏的足球專家[老李]來踢一腳,這才有趣。”○[聶紺弩]《仔狗》:“短的腿,滾圓的身段,看起來並不像狗。”

滾巖(滚岩),◆從陡峭的巖石上滾下來的一種技巧。○[清][戴名世]《紀紅苗事》:“男女行步皆趫捷如飛,奔馬不能及,棘刺毒螫不能傷。其曰滾巖者,人人皆習,懸崖峭壁,人不能攀躋,但斂手足,縮身如蝟,一呼吸間,已從巔而下,一無損傷。”

滾息(滚息),◆滾利。○《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七回:“那[老西兒]又要逐月滾息,一面不肯,于是又重新磋磨,說到逐年滾息,方才取出紙筆寫借據。”

滾土(滚土),◆猶動土。○[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一章:“你這‘臭卵蟲’膽大包天,敢在‘伯公’頭上滾土!”

滾同(滚同),◆混同;混合。○《朱子全書》卷一:“自開闢以來,生多少人,求其盡己者,千萬人中無一二,只是滾同枉過一世。”○《朱子全書》卷二一:“如今理會一處未得,卻又牽一處來滾同說,少閒愈無理會處。”

滾條(滚条),◆滾邊。○[茅盾]《談鼠》:“他那雙八成新的烏亮的皮鞋,一切都很正常,只有鞋口周圍一線是白的,乍一看,還以為這又是一種新型,鞋口鑲了白皮的滾條。”

滾燙(滚烫),◆形容非常熱。○《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公子連忙站起來要接,見沒茶盤兒,摸了摸那茶碗又滾燙,只說:‘你老人家叫他們倒罷。’”[鄒韜奮]《患難餘生記》第二章:“我對於國家民族的血沒有冷,是滾燙着的。”○[賀敬之]《雷鋒之歌》:“我用滾燙的雙手,撫摸着我們的紅旗。”

滾湯潑老鼠(滚汤泼老鼠),◆比喻勢在必亡或必敗。○[明][無名氏]《精忠記‧班師》:“將軍若是回去,[金]人知道趕來,我等就似滾湯潑老鼠,一窩兒都是死。”亦作“滾水潑老鼠-滾水潑老鼠”。○《儒林外史》第五十回:“莫怪我說,老先生的事,只怕也就是‘滾水潑老鼠’了。”

滾湯(滚汤),◆1.沸水。○[元][無名氏]《一枝花‧盼望》套曲:“謊恩情如炭火上消冰,虛疼熱似滾湯中化雪。”○[明]徐渭《翠鄉夢》第二齣:“費盡了啞佯妙方,纔成就滾湯雪煬。”○《水滸傳》第九回:“夜間聽得那廝兩個做神做鬼,把滾湯賺了你腳。”◆2.熱菜湯。○《紅樓夢》第五四回:“也給他們些滾湯熱菜的喫了再唱。”

滾算(滚算),◆謂利上加利地計算。○[清][黃六鴻]《福惠全書‧保甲‧嚴禁賭博》:“某人輸,彼為墊錢起發,還則重息滾算;某人贏,彼乃二八抽豐,利則半歸於己。”

滾說(滚说),◆混為一談。○《朱子語類》卷七五:“[周子][康節]說太極,和陰陽滾說。”

滾水潑老鼠(滚水泼老鼠),◆見“滾湯潑老鼠-滾湯潑老鼠”。

滾水(滚水),◆開水;熱水。○[元][馬致遠]《壽陽曲》曲:“一鍋滾水冷定也,再攛紅幾時得熱?”○《金瓶梅詞話》第五四回:“[李瓶兒]喫了叫苦,[迎春]就拿滾水來,過了口。”○《紅樓夢》第五四回:“一個老婆子提着一壺滾水走來。”

滾石(滚石),◆作戰防禦用的大石塊。從城上或山上推滾下去殺傷進攻的敵人。○[謝覺哉]《不惑集‧“捨得幹”,用腦筋》:“攻進第一重門了,遇着擂木滾石打下來,又只好退卻。”

滾熱(滚热),◆形容非常熱。○[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摺:“你有甚事疾忙奏,俺無那鼎鑊邊滾熱油。”○《水滸傳》第七三回:“[李逵]叫討十個大碗,滾熱酒十瓶,做一巡篩。”○《儒林外史》第二回:“拿一把鉛壺,撮了一把苦丁茶葉,倒滿了水,在火上燎的滾熱,送與眾位喫。”○[郭小川]《秋歌》之三:“看,一串串滾熱的淚珠臉上流。”

滾牌軍(滚牌军),◆執盾牌作戰的步兵。○《水滸傳》第八三回:“卻差炮手[凌振]及[李逵]、[樊瑞]、[鮑旭]並牌手[項充]、[李袞]將帶滾牌軍一千餘人,直去城下,施放號炮。”

滾牌(滚牌),◆一種盾牌名。○[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上頷之,又問曰:‘滾被之外,更有何法?’曰:‘有滾牌。臣家有其器。’上立命取至。曰:‘汝家有能用此牌之人否?’曰:‘有數人耳。’遽召六人來,于上前舞跳。上命善射者數人,以雹頭射之,數發皆不能中,矢未發已滾至面前,疾于飛鳥。”

滾納(滚纳),◆謂依次交納。○《元典章‧戶部八‧門攤課程》:“本道概管民戶,除納商稅、酒、醋、課程外,每戶一年滾納門攤地畝一兩二錢。”

滾木(滚木),◆一種作戰防禦用的圓木。從城上、山上推滾下去殺傷進攻的敵人。○《明史‧韓雍傳》:“賊魁[侯大狗]等大懼,先移其累重於[桂州][橫石塘],而立柵南山,多置滾木、礧石、鏢鎗、藥弩拒官軍。”○[吳先恩]《難忘的歲月》:“我們堅守城樓,架起[太平天國]留下的土炮,用罐子裝上石灰,設上滾木、擂石,跟反革命搏鬥。”

滾落(滚落),◆滾下。○[茅盾]《子夜》六:“兩件東西從她身旁滾落到沙發前的地毯上。”○[峻青]《黎明的河邊‧變天》:“路上的碎石,在他的腳下骨碌碌地向着黑沉沉的河底下滾落下去。”

滾輪(滚轮),◆又稱虎伏。運動器械的一種。由若干鐵棍連接兩個大小相同的鐵環製成。

滾利錢(滚利钱),◆一種高利貸錢。○[張仿佗]《搬家》:“從到這兒,再也沒使過滾利錢。”

滾利(滚利),◆高利貸的一種。謂利息上追加利息。○[張天翼]《畸人手記‧至情》:“這幾年田事一點也靠不住,頂好趁此在手頭上留幾個錢,放出去滾利。”

滾開(滚开),◆1.水沸騰。○[管樺]《在婦產院裏》:“鍋裏的水滾開了。”◆2.走開,離開。斥罵人的話。○[曹禺]《雷雨》第四幕:“你給我滾開!”[艾青]《火把》詩:“軟弱的滾開!卑怯的滾開!讓出路,讓我們[中國]人走來!”

滾核桃(滚核桃),◆舊時一種雜戲名。○[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歲時雜戲》:“閑常之戲則脫泥錢,蹋石球,鞭陀羅,放空鐘,彈拐子,滾核桃。”

滾瓜流油(滚瓜流油),◆形容牲畜十分肥壯。○[谷峪]《新事新辦》:“看見一個生人牽着一頭滾瓜流油的小肥牲口。”○[段荃法]《“狀元”搬妻》:“老婆原來很難受,不過她看見那喂得滾瓜流油的牲口,又高興了。”

滾瓜流水(滚瓜流水),◆形容說話極其熟練、流利。○[茅盾]《霜葉紅於二月花》五:“他得意地哈了一聲就滾瓜流水地一口氣說道:‘說是男女在那件事上也該平等。’”

滾瓜溜圓(滚瓜溜圆),◆滾圓。○[西戎]《宋老大進城》:“要不是我夜夜不睡,我們社裏的牲口,能吃得滾瓜溜圓嗎?”[王士美]《鐵旋風》第一部第三章八:“每隻羊的尾巴都像月亮盤兒似的滾瓜溜圓,沒有一個是鬆塌塌的。”

滾瓜爛熟(滚瓜烂熟),◆形容讀書或背書等極其純熟。○《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十一二歲就講書讀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讀的滾瓜爛熟。”○[謝覺哉]《不惑集‧鼓起勁就幹得了》:“珠算的加減乘除,下決心練習十天半個月,就會滾瓜爛熟,又快又好。”○[陳登科]《赤龍與丹鳳》第一部七:“他不吃不睡,一口氣把它背得滾瓜爛熟。”

滾瓜兒圓(滚瓜儿圆),◆滾圓。○[梁斌]《紅旗譜》三二:“[大貴]看血流盡了,用刀在豬腿上拉了個小口……貓下腰把嘴對着小口,吹得滾瓜兒圓。”

滾鉤(滚钩),◆一種漁具。○《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簡陽縣解放農業生產合作社一九五五年的生產計劃》:“計劃組織一個打魚隊,用一副攔河網和四副滾鉤,在[沱江]沿河打魚。”

滾翻(滚翻),◆1.翻倒。○《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七回:“內中還有女眷們帶的淨桶,也都一齊滾翻,鬧得臭氣逼人。”◆2.猶翻滾。如:烏雲滾翻。◆3.一種體操動作。全身向前或向後翻轉。有前滾翻、後滾翻。

滾肚索(滚肚索),◆捆綁犯人腹部的繩索。○[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摺:“[李萬]抬過押床來,丟過這滾肚索,去扯緊着。”○[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摺:“且入牢去,將軍柱上拴了頭髮,上了腳鐐手扭,抬上匣床,使上滾肚索,拽拽拽。”

滾動(滚动),◆轉動;回響。○[明][屠隆]《考槃餘事‧起居器服箋‧滾凳》:“凳中鑿竅活裝,以腳踹軸,滾動往來。”○[巴金]《滅亡》第十九章:“立刻‘他’底血淋淋的只有半邊臉的頭在空中滾動,兩只血紅的眼睛對他圓睜着,好像在責備他怕死一般。”○[楊朔]《潼關之夜》:“一種熟習的柔軟的話語滾動在我耳邊。”

滾調(滚调),◆簡稱“滾”。戲曲名詞。○[明]代弋陽腔、青陽腔等劇種在傳奇劇本的曲詞前後或中間加進接近口語的韻文或便於朗誦的短句,使曲詞易懂,收到更好的效果。念詞稱滾白,唱詞稱滾唱。

滾凳(滚凳),◆古代一種裝有轉軸的凳子。用足掌推動,刺激涌泉等穴,有養生、治病之效。○[明][屠隆]《考槃餘事‧起居器服箋‧滾凳》:“以木為之,長二尺,闊六寸,高如常。四桯鑲成,中分一鐺,內二空中,車圓木二根,兩頭留軸轉動,凳中鑿竅活裝。以腳踹軸,滾動往來。蓋湧泉穴精氣所生之地,故必以運動為妙。”

滾燈(滚灯),◆一種紙燈。○[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偏安佚豫》:“以紙燈內置關捩,放地下,以足沿街蹴轉之,謂之滾燈。”

滾刀手(滚刀手),◆使滾刀的兵卒。○《水滸傳》第六十回:“若見風起,你兩個便引五百滾刀手殺入陣去。”

滾刀(滚刀),◆1.一種兵器。○《水滸傳》第五二回:“熟銅面具似金裝,鑌鐵滾刀如掃帚。”◆2.一種金屬切削工具。沿軸向開有構槽而形成刀刃,作旋轉切削運動。用於滾齒機上加工齒輪、蝸輪等的齒形。

滾蛋(滚蛋),◆走開;離開。斥責、罵人的話。○[老舍]《駱駝祥子》二一:“[夏太太]跳着腳兒罵了一陣,教[楊媽]馬上捲鋪蓋滾蛋。”○[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覺悟》:“你再不滾蛋,它就認不得你了!”

滾單(滚单),◆[清][康熙]年間田賦催科用的一種單據。規定每五戶或十戶為一單位。將每戶田畝數、銀米數、應完份數和限期,開列其上,發給甲首,挨次催繳,令自封投櫃。○《清會典事例‧戶部‧催科禁令》:“至於一州縣滾單之多,動以萬計,而上司難以稽察,無從發覺。其為民間之害,固不淺於重耗也。”○《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有天到了[山西]境界,[山西]撫臺預先有滾單下來,給沿途州縣。”

滾催(滚催),◆謂按限定時日依次催納錢糧。○《清會典事例‧戶部‧催科》:“﹝[康熙]﹞三十九年題准:徵糧設立滾單,於納戶名下,註明田畝若干,該銀米若干,春應完若干,秋應完若干。分作十限,每限應完若干,給發甲內首名,挨次滾催,令民遵照部例。”

滾塵(滚尘),◆翻滾的塵埃。○[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人都說養馬成群,滾塵不定。”

滾邊(滚边),◆在衣服、布鞋等的邊緣縫製的一種圓棱的邊。○《金瓶梅詞話》第六八回:“上穿白綾對衿襖兒,粧花眉子,下著紗綠潞紬裙,羊皮金滾邊。”○[茅盾]《官艙裏》:“連領的綢襯衫,到處是黑滾邊,甚至領子上也是黑滾邊。”

滾被(滚被),◆謂棉被。○[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上在[景山]召見,語良久,論及火器之利。因問所以禦之者,曰:‘惟滾被為第一。’上問:‘滾被為何物?’[侯]曰:‘即人家所用之棉被也。’”

滾白水(滚白水),◆開水。○《紅樓夢》第六十回:“沒人奶就用牛奶,再不得,就是滾白水也好。”

滾案(滚案),◆猶翻案。○[克非]《春潮急》四五:“十九歲的姑娘,已經作好了准備,要看你狡猾多端的[李鬍子]怎麼訴‘苦’,怎麼滾案哩!”

飛滾(飞滚),◆1.猶疾行。○[清][孔尚任]《桃花扇‧辭院》:“[幕府山]蠟檄星馳,[五馬渡]樓船飛滾。”亦指飛快地滾動。○[王汶石]《大木匠》:“大籃子飛滾得丈把遠。”◆2.猶沸滾。○[明][馮夢龍]《挂枝兒‧癢》:“便潑上飛滾的熱湯也,只討得外面皮兒的苦。”

翻滾滾(翻滚滚),◆形容滾動。多見於[元][明]戲曲。○[元][李壽卿]《度柳翠》第二摺:“你不跟我去呵,便索向翻滾滾千丈奈河流。”○[元][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摺:“將[李春郎]的父親,只向那翻滾滾波心水渰殺。”○[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摺:“俺這暖烘烘錦被窩,似翻滾滾油鼎鑊。”

翻滾(翻滚),◆滾動;轉動。○[清][孔尚任]《桃花扇‧沉江》:“跳入江翻滾下。”○《孽海花》第三三回:“忽見崖頂上,仿佛天河決了口倒下的洪濤裏,翻滾着兩個赤條條的孩子。”○[陳荒煤]《劉麻木》:“江水被尾輪擾得翻滾,撒開了遼闊的波浪。”○[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一章:“他肚裏一片好心腸在翻滾,就是嘴不會說話。”

番滾滾(番滚滚),◆反覆翻滾貌。○[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三摺楔子:“火坑裏消息我敢踏,油鑊內錢財我敢拿……望着番滾滾熱油叉。”○[元][劉君錫]《來生債》第三摺:“為甚麼這番滾滾海藏裏不沉埋……他本是個虛飄飄世上的浮財。”

東滾西爬(东滚西爬),◆形容潰逃時的狼狽相。○《中國民間故事選‧鐵金剛》:“打得官兵東滾西爬,急忙逃命。”

跌跌滾滾(跌跌滚滚),◆跌交打滾的樣子。○《西游記》第十六回:“那些和尚一見了,唬得跌跌滾滾,都爬在地上。”○[張人遠]《毛陽山上打游擊》:“一個連的敵人就這樣被我們燒死了很多,活着的跌跌滾滾跑回去,又挨了營長一頓臭罵。”

電滾子(电滚子),◆1.電動機的俗稱。○[申躍中]《一盞抗旱燈下》:“現在社裏只有兩臺鍋駝機,九月份拉過電線來就安電滾子。”◆2.發電機。

打滾(打滚),◆1.躺在地下滾來滾去。○《西游記》第五六回:“那長老在地下正了性,口中念起緊箍兒咒來,把那[行者]勒得面紅耳赤,眼脹頭昏,在地下打滾。”○《儒林外史》第五回:“﹝[趙氏]﹞披頭散髮,滿地打滾,哭的天昏地暗。”○[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一部分三:“地板也和家裏的一樣,洗得黃澄澄地,可以坐,可以打滾。”◆2.比喻長期置身某種範圍內。○[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抱着哀痛的心腸和光明的希望,追惜着過去,憧憬未來:這又是屬於明日的‘[北京]人’的事,和在棺木裏打滾的人們不相幹的。”○[柯靈]《香雪海‧給人物以生命》:“他的一生就在債務裏打滾。”◆3.猶翻番。成倍增加。

百滾(百滚),◆長時間沸騰。形容水燙。○《天雨花》第二一回:“卻將百滾熱湯,自口中灌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