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预产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预产期就在新年)

临近预产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预产期就在新年)(1)

图片源自网络

这两天,我们这座城市大雪纷纷,看起来仿佛进入一座白色的世界,充满纯洁与美丽。忍不住带孩子们出去堆雪人、打雪仗,就连小狗狗也跟着兴奋不已,在雪地里一路撒欢,无惧寒冷。

一位许久未联络的朋友在这时给我打电话,我本以为是大雪天的相约,没有想到她却面临一个纠结的问题,无心欣赏这大雪天的美丽。

她的小二宝,预产期就是2月1日,农历正月初一。

临近预产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预产期就在新年)(2)

图片源自网络

朋友郁闷地说,马上就是过年的假期,再加上今年疫情的肆虐,她简直对即将来临的分娩期产生了恐惧。毕竟当初生大宝的时候,因为先是坚持顺产,受尽苦楚,随后又被紧急送往手术室,剖腹产生下大宝,还不得不输血若干……回首往事,本来已经遗忘的疼痛,排山倒海而来,想起当年我们差不多时间怀孕生产,就打了电话给我。

是啊,都说生产痛虽然是10级 的痛,但同样是最容易遗忘的疼痛,因为很快会被幸福所覆盖。只是,当故事重演,一些本以为早已忘却的回忆就会在脑海中翻滚而来,点滴细节被放大,恐惧由此而生。

临近预产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预产期就在新年)(3)

图片源自网络

其实,分娩是每个孕妈妈必经的阶段,也是最后冲刺的阶段,紧张与不安是难免的,但走过这个时刻,随后就是满满的幸福,如此这般想来,分娩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怕了不是?

作为二胎生产,可能会与当初作为初产妇时的生产有所不同,比如生产的过程可能会缩短,比如预产期可能会提前,还比如疼痛感可能会加强等等……

这些都会因人而异,有所不同。

另外,预产期正逢新年,新的一年到来,本就辞旧迎新、喜气洋洋,正好家中添丁,更是喜上加喜的事情,这么想,也可以让自己减缓一些紧张吧?

临近预产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预产期就在新年)(4)

图片源自网络

当然,所有的医院24小时都会有值班的医生和护士,因为大家都知道,宝宝的率性而为是不分时间和场合的,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高兴了,就发动了?所以,孕妈妈完全不必担心“预产期在新年期间会不会得不到很好的照顾”这样的问题。

最好是提前确定好生产的医院,提前和医生有所沟通,让医生对自己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

最关键的是,自己一定要了解分娩前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这样才能做到事到临头而不慌乱。

临近预产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预产期就在新年)(5)

图片源自网络

分娩前都会有什么征兆呢?

1、孕妈妈腹部忽然有轻松感

这种感觉在初产妇时期较为明显,孕妈妈在临产前1-2周,由于正常胎位的胎宝宝会把头部降到骨盆中,子宫底部降低,这样一直以来被顶着的上腹部就变得舒适,呼吸也轻松了,吃饭也合胃口了。

不过,胎宝宝的大脑袋到了盆腔,就会压迫到膀胱、直肠等组织,让孕妈妈感到下腹坠胀、小便频繁,腰也隐隐酸痛等症状。

临近预产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预产期就在新年)(6)

图片源自网络

2、孕妈妈出现假宫缩的情况

孕妈妈在分娩前1-2周,常常还伴有不规律的子宫收缩情况,被称为“假性宫缩”。

与临产前的宫缩相比,特点也比较明显:

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不规律、强度不增加、在下腹部有轻微胀痛感。

假宫缩出现,孕妈妈不必着急,这是胎宝宝的预警,还有时间,可以慢慢来。

规律的阵痛才是临产的指征,一般疼痛持续30秒,间隔10分钟,以后疼痛时间逐渐延长,间隔时间缩短,这就是胎宝宝在逐渐地宣告自己想要和妈妈见面了。

临近预产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预产期就在新年)(7)

图片源自网络

3、孕妈妈“见红”

在分娩前20-48小时,大多数孕妈妈都会有“见红”的症状,具体的原因我们不多说,但是这就是临产前的一个比较可靠的情况了。

出现“见红”,孕妈妈就要出发去医院待产了,这个时候别耽搁。因为出血量过多,也许会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与其自己担惊受怕不知所措,不如交给专业的医生来判断,及时给予专业的帮助。

临近预产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预产期就在新年)(8)

图片源自网络

4、孕妈妈“破水”

有些初产妇,会把“破水”和“漏尿”混为一谈,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件事。破水的过程,多是液体一滴滴地流出来,与尿液的涌出不同。

破水的出现,距离胎宝宝出生已经不远了。这个时候,即便是没有宫缩、没有见红,也要立即去医院待产,因为羊膜破裂后有感染的危险。

临近预产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预产期就在新年)(9)

图片源自网络

除了这些可能性之外,但凡是胎动异常,不管是胎宝宝过于活跃,还是过于平静,都属于异常现象,不可小觑。

总之,孕妈妈生产这件事,没有绝对,只有无数的可能性。但是不管怎样,胎宝宝总是要勇敢的冲出来,孕妈妈总是要勇敢的面对。在孕晚期和待产期,处处小心一些,时时稳重一点,即便是过年,也不要紧张,管住嘴,稳着心神,等待胎宝宝的如期而至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