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上北大的蒋方舟(10年前让清华破天荒降60分录取的女生蒋方舟)

我是如何上北大的蒋方舟(10年前让清华破天荒降60分录取的女生蒋方舟)(1)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名利场中的五光十色,总是引人驻足,人生的巨幕一旦拉开,若是不能掌控自己,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不断迷失自我,到头来不过虚幻一场,再也走不出浮华世界。

年少成名

“国家法律规定,小孩子7岁就要开始写作,不然就会被警察抓走”,七岁的蒋方舟,在母亲的威吓下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当时蒋方舟琴棋书画样样不通,偏偏又生得难看,同样是作家的母亲认为,或许写作才是唯一的一条出路,便半鼓励半威胁地让她开始写作。

万事开头难,蒋方舟的第一篇文章写得极其吃力,当时年仅七岁的她识字不多,时常要翻看字典,写写停停,仅仅六百字的文章,她花费了八个小时才写出来。写了大概六七十篇散文后,蒋方舟行文愈发流畅,已经能够自如地表达,最关键的一点是,她的母亲认为“女儿写得和同龄人不一样”。

我是如何上北大的蒋方舟(10年前让清华破天荒降60分录取的女生蒋方舟)(2)

母亲将她的文章收集起来,装订成册寄往全国各大出版社,九岁的蒋方舟顺利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打开天窗》,后来湖南省教委将其编入素质教育推荐读物名单,蒋方舟从此声名鹊起,成为人们眼中的“天才少女”,她既写出了孩童的纯真,又展现了不同于同龄孩子的思考。

之后蒋方舟一直保持写作的习惯,先后在多个报刊开设专栏,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知名报刊里,都能看到蒋方舟的笔墨,小小年纪就已经出版了九本读物,坐实天才作家的称号,也赢得了清华大学的垂青。

十年前,蒋方舟被清华大学破例降60分录取,消息一出,她又一次被推到众人的视线当中。一般来说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可以给予考生20至30分的优惠降分,但是降分60分实在少见,部分舆论认为,仅凭才气就如此“不去一格降人才”,对其他考生不公平。

舆论声不减,后来蒋方舟在网络上发文回应,“我没有破格录取。”

关于优惠政策,其它艺术特长、体育特长的考生,有更大的优惠降分,相比起来60分并不算高。并且蒋方舟是通过自主招生渠道进的清华,不占招生名额,也就不存在对其他考生不公平的现象。

我是如何上北大的蒋方舟(10年前让清华破天荒降60分录取的女生蒋方舟)(3)

蒋方舟选择继续手握笔杆,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子,都一股脑地想着,接下来的四年该如何玩乐,还未想过规划未来的发展,而此时的蒋方舟已经被《新周刊》聘为特约记者,大学一毕业,又火速成为了《新京报》的副主编,一直领先他人一步。

粉饰自己

毕业后的蒋方舟不仅是《新周刊》副主编、作家,还是一名经常 “触电”的公众人物。她开始频繁地参加综艺节目与真人秀,除了表达观点、输出文化的目的外,她直言不讳,就是为了赚钱。

蒋方舟出身并不富裕,小时候总是拿着哥哥姐姐的旧衣服来穿,直到十二岁那年,她才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新衣服,她记得清清楚楚,那是一件美特斯邦威的红色夹克,价值289元,在欲望的驱使下她开始对钱有了概念。

在25岁时,蒋方舟就已经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就买在清华园附近,有时写作累了,她就会回到学校里跑跑步。蒋方舟付完房子的首付,卡上只剩14块,但这不会令她焦头烂额,当时她录一期综艺节目就能进账三万,多录两期,就可以开始添置家具了,“有大半年的时间,我在密集地转场,那时候真的会有一种自己在跑通告的感觉。”蒋方舟说。

我是如何上北大的蒋方舟(10年前让清华破天荒降60分录取的女生蒋方舟)(4)

但金钱并不能完全填充她的内心,短暂的满足过后,蒋方舟开始长时间的自我厌恶。一直以来,为了迎合大众,她不断粉饰自己。为了贴近大众心目中的 “才女”标准,她开始瘦身,注重着装,摆脱从前黝黑粗壮的形象,变得更具文雅气质;为了具有综艺感,她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和当红偶像出演爱情喜剧;也可以当人形桩子,让人往自己脖子上套圈;

甚至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她会半夜爬起来练习打拳,给自己“加戏”,果然没过多久,导演就扛着机器来拍她。

她开始厌恶这样的自己,不停地质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

直面自己

蒋方舟决心离开这样五光十色的虚幻生活,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跑到日本东京,独自生活了一年。

她不会日语,不刷手机,不和外界联系,只是偶尔和当地的朋友到居酒屋小酌一杯。她为自己强行营造了一个没有舆论的世界,抛开纷纷扰扰,在这里,她不是“天才作家”、不是“具有商业感的综艺咖”,她终于可以放慢前进的步伐,重新认识自己,直面自己。

经过东京一年,她完成了对自我的认知,也开始在公众面前展示真实的自己。

我是如何上北大的蒋方舟(10年前让清华破天荒降60分录取的女生蒋方舟)(5)

“我有讨好型人格”,前段时间蒋方舟在某节目上坦言自己有讨好型人格,她曾经不会拒绝别人,不会表达情绪,只知道一味地迎合别人,直到28岁她才第一次开口骂人。好在她现在已经克服了对群众的依赖,更诚实地面对自己,更真实地面对大众。

如今她将创作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平衡得很好,她会给自己定下年收入的目标,一旦完成指标,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我觉得该挣钱的时候挣钱,该写作的时候写作,反而更纯粹了,因为不会去想剧本改编,还要在这上面寄托我的文学理想”,蒋方舟说。

经过漫长而倦怠的二十多年光阴,蒋方舟才停止粉饰,看清自己,最终抵达诚实彼岸,她展示了一个人要活成本真面目所需付出的努力,在尘世的浮华中,拨开虚幻,找到最纯粹的自己。

文/盛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