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聪明人的三大攻略(为什么职场容易)

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

它们审判我们,或者让我们自由。

——鲁思•贝尔梅尔

语言暴力让很多人无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能理解别人说话

在工作中很多人会碰到沟通问题。比如话说不到老板的心坎里去,和同事经常话不投机,有时甚至辞不达意,引起冲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很多人看来,这或许是因为有些人不会说话。但在世界沟通大师马歇尔·卢森堡看来,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人的语言中存在一些“暴力因素”。

不知道你在工作中会不会经常听到类似的语言:

“你怎么又这样?”

“你还是不听我的?”

“你不得不这么做。”

当然,这些暴力因素并不是平常的粗话脏话,而是那些看似平常的语言。但实际上却带着很多负面情绪,有着很强的杀伤力。

职场聪明人的三大攻略(为什么职场容易)(1)

工作中的“语言暴力”其实防不胜防

当人们一听到这些表达,很容易心生抵触,基本的工作沟通都受到影响。然而很多人对这些暴力因素却不自知,认为这只是普通的语气词,或是一些口语化表达。

然而我们可以看看,如果有人说话的时候,每次都在用反问、质疑和催促的语言,这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感觉?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人是来找事儿的,不是来工作的。所以说,暴力式的表达方式其实比较常见,而这些暴力因素也会阻止人的沟通,让人连最基本的工作都难以完成,就更不要说通过团队协作达到整体目标。

为了保证沟通效果,应该警惕四种典型的暴力因素

既然语言中的隐藏暴力因素如此可怕,那么哪些暴力因素值得我们注意呢?这主要有4类暴力因素会影响人的沟通,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讲解。

职场聪明人的三大攻略(为什么职场容易)(2)

道德批判非常容易引起敌意

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是指人们单纯的从“好”和“坏”的角度对人进行批判。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合理的判断方式,实际上却非常主观。比如我们交了女朋友,如果觉得两个人待在一起的时间太多了,可以说女朋友“太黏人”。如果觉得待在一起时间太少了,我们可以说女朋友“情感很冷漠”。这种沟通看似合理,但全都都源于主观判断。

而这种看似道德,实则主观的批判,只会让对方感到敌意,认为你是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要求别人。这种沟通最后的结果就是,对方既不同意你的观点,也不会轻易妥协,甚至会把道德批判上升到人身攻击。

过度比较

过度比较就经常把对方与“完美标杆”进行比较。这看起来是一种客观描述,实际上却暗含着语言暴力。因为在进行比较的同时,也是在吐槽对方的不足,表达内心不满。我们可以试着拿自己跟那些“高大上”的人进行比较,其结果大概是越比越自卑。

职场聪明人的三大攻略(为什么职场容易)(3)

过度比较意味着“当面揭短”

对别人来说,沟通中的过度比较会更难接受,因为这不但让人自卑,还将自卑曝光于大庭广众。所以说过度比较的沟通方式,无异于当面揭短,其结果只会让人心生反感。

逃避责任

逃避责任是指人们喜欢用“不得不”“你必须”这样的字眼,淡化自己的责任。比如父母教导孩子:“这门课你必须考95分,否则这就是没有学好。”但实际上父母心里想的是:“隔壁家的小张都考了90分,你不把这分数考回来,让我怎么出去见人。”

职场聪明人的三大攻略(为什么职场容易)(4)

逃避意味着别人要替你承担更多

所以说,逃避责任意味着人们把重担交给了别人,却掩饰了自身需求。以致于将很多有难度的任务,都扔给了对方承担。问题是这种重担很难让人独自承担。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对方无法承担,或是嘴上答应,在工作中却不会照做。

强人所难

强人所难是指人们在沟通的语言暗含威胁。比如很多公司会设立鼓励和惩罚条款,以约束员工行为。可实际上的员工也有对付的办法。比如公司不让迟到早退,员工就请同事“打掩护”。公司鼓励员工加班,员工就在那里磨洋工,正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职场聪明人的三大攻略(为什么职场容易)(5)

大多数时候,即使强迫也很难达到效果

这实际上是对自身需求的扭曲。公司出钱请员工,其目的是想员工达到该有的绩效,产出相应的成果。其中的规章制度,或者处罚措施,应该起到辅助作用。但是这种强人所难的做法,在执行过程中却变成主流,让很多人忘记绩效,好像工作就是为了应付时间,按照规定做事,甚至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

要解决“暴力因素”,我们需要非暴力沟通。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人们在平常的职场沟通中,容易带上一些暴力因素,影响自身的表达,阻止我们理解对方的情感和实际需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暴力因素呢?马歇尔·卢森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

这种沟通方式以达成合作为出发点,充分了解对方的情绪状态和实际需求,最终提出请求,达成一致目标。具体来说,非暴力沟通有4个步骤。

职场聪明人的三大攻略(为什么职场容易)(6)

观察是沟通的第一步

第一步,不带批判地观察

观察是我们进行沟通、感知对方情感的第一步。刚才我们说到,人们在沟通中容易陷入道德批判。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先入为主,戴上了“有色眼镜”。当我们带戴上有色眼镜,说出来的语言也会有失公正,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因此正确的观察,应该以实际情境为起点,真诚地去了解对方的情绪和想法,不要妄下结论。可以在我们深入全面了解对方想法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思考和打算。

第二步,真实地表达感受

很多人在沟通的时,不喜欢表达内心感受。一方面是中国的文化里讲究含蓄,不太习惯直抒胸臆。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担心对方了解太多,预知自己的真实想法。其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担忧。

职场聪明人的三大攻略(为什么职场容易)(7)

真实表达会带来顺畅的沟通

相反,掩盖自己的真实感受,反而会给沟通带来障碍。因为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达成一致,真实的情感表达可以让双方达到共情。当两个人在真情实感上达成一致,接下来的沟通也将更加顺畅自然。

第三步,了解核心需求

沟通是为了改变双方的行为,满足双方需求。因此,洞悉需求是沟通的必要步骤。然而在实际沟通过程中,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不是因为他们不重视需求,而是因为他们只重视自己的需求。实际上,只要我们开始了解别人的需求,就会发现,其实双方需求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通。

职场聪明人的三大攻略(为什么职场容易)(8)

了解需求是沟通中必要的一步

比如我们想请老板涨工资,可老板却不愿意。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沟通了解,老板到底为什么不愿意涨。到底是因为我们的绩效不够,还是担心引起其它员工的意见。如果是前者,我们可以想办法提高。如果是后者,我们也可以去做好其它同事的工作。只有了解核心需求,双方目标才有可能达成。

第四步,明确提出请求

明确的说出你希望对方做什么。当然,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中,很多人不习惯直接提出请求,尤其是面对领导。因为害怕拒绝,很多请求不好意思说出口。

职场聪明人的三大攻略(为什么职场容易)(9)

请求其实比要求更让人上心

其实这种担心有些杞人忧天。因为我们是提出请求,而不是提出要求。在很多暴力式的沟通语言中,人们喜欢盛气凌人地提要求,这当然不会得到同意。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是渴望尊重的。但如果我们经过观察,了解了对方感受,并东西对方需求后,再提出请求,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即使对方拒绝了,也大多会告知原因,或者在其他方面给予帮助。

因此,我们运用非暴力沟通方式的时候,不要有顾虑。直接明确地提出请求,说明自己的理由,有时反而更容易赢得对方信任和欣赏。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不能把话说到对方心里,有时辞不达意,甚至引起一些小摩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些“暴力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试着使用非暴力的沟通方式。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了解感受对方的情绪和真实需求,传达善意,最终达成一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