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

李维康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首届“金唱片”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她的代表作《盛世中华》、《蝶恋花》、《恩仇恋》、《四郎探母》、《平原作战》等,都广受戏迷朋友的喜爱。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1)

除了戏剧之外,她还出演过85版的电视剧《四世同堂》,斩获了第四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的最佳女主角。

80年代,李维康曾多次参与央视春晚的演出,表演了《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南梆子》、《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作品。特别是客串演唱的《回娘家》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生活中,她和京剧表演艺术家耿其昌,是有名的“梨园伉俪”。两人携手走过了40多年的风雨春秋,体味了“人生如戏,戏入人生”的苦辣酸甜。

结婚之初,李维康提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要求:婚后AA制生活,金钱和家务全部一人一半。

如今,两人结婚快半个世纪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否还保持着?李维康当初又为何提了这样令人难以理解的要求呢?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2)

1947年,李维康出生于北京的一户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燕京大学毕业的教师。

那是个京剧兴盛的年代,她的父母也是京剧爱好者。在工作之余,还和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成立了业余的京剧团。

李维康经常跟着他们去演出,渐渐对京剧也很感兴趣。

特别是京剧演员头上那些精美地闪闪发亮的头面,让李维康十分着迷。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3)

11岁那年,李维康和弟弟一起参加了中国戏曲学校的选拔考试。当时报名的人数多达几千人,但录取的人数却只有60人。

最终,李维康不仅成为了60人中的一个,而且还是其中的第一名。

可惜弟弟没有被录取,又回去上学了。

刚入学,李维康就凭借天生的好嗓子和漂亮的扮相,引起了全校老师的关注,成了重点培养对象。

在戏校,李维康遇到了让她的伯乐史若虚校长。

史若虚曾教育她:“要想演好戏,当一个好的京剧演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留心生活中的的每一件事,演员要有生活记忆,要会观察生活。”

校长的话让李维康受益终生,也一直铭记在心。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4)

同时,她还遇到了王连平、王连平、华慧麟、程玉菁、荀令香、赵桐珊等数十位恩师。

特别是梅兰芳的入室弟子华慧麟先生,更是从《贵妃醉酒》到《霸王别姬》,从《四郎探母》到《祭塔》等,全部倾囊相授。

虽然教她的老师很多,不过,李维康并没有拜师,也不属于任何一派。这在讲究师承门派的戏曲界还是比较少见的。

李维康直言她的师是百家。

她认为跟那么多老师学戏,如果再拜另一位老师,对原来的老师说不过去。更何况她对四大名旦都特别喜欢,单师从一派,再学别人就不方便了。

因此,她选择博众家所长,再加上自己的创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戏曲风格。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5)

那时的李维康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吊嗓子、练功,刀枪剑戟都得练。

晚上,大部分学生都会去休息了,只有她一个人还会在练功场苦练。对于京剧,她是越练越喜欢,越喜欢越有毅力。

单纯的李维康,脑子里除了练功就不想别的事。甚至就连别人找她聊天,她也觉得是浪费时间。

因为悟性好又勤奋,李维康进戏校的第二年就登台表演了《二进宫》。后来这出戏还专门给很多大人物表演过。

李维康说:“当时自己一直是学习尖子,一直是干部,当个小班长什么的。”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6)

1965年,还没毕业的李维康就被借调到中国京剧院,出演了《平原作战》中的“小英”,广受观众喜爱。

如果没有后来的那场浩劫,李维康毕业后会顺利留在京剧院工作,前途无量。

可在时代的浪潮下,就算优秀如她也无法独善其身。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7)

1966年,特殊时期的到来,让李维康的家人四处分离。她本人也成了备受称赞的业务尖子,沦为被“奚落”和谩骂的对象。

甚至有一次她在练嗓子时,一块砖头从楼上掉下来,只差几厘米就砸到了她的头。李维康回头看楼上,只有5楼的窗户是半开着,但是具体是谁做的,她也不清楚。

后来,她成为了“典型”,经常被人揪出来跟一帮人“晒太阳”。

同学们要么漠不关心要么不敢帮她说话。饱受折磨的李维康,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忍受,时间长了,还患上了神经衰弱。

李维康默默对自己说:“5年,5年一定会过去!”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8)

有一次,李维康又在遭遇不公平待遇时,有一位男同学却勇敢的站出来为她仗义执言。这个人就是她后来的丈夫,耿其昌。

耿其昌和李维康是一同进戏校的同班同学,14岁那年就一起合作过《四郎探母》,算得上是青梅竹马。

耿其昌对众人说:“李维康并不是这样的人,我们同班8年,我知道她是怎样的人!”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9)

虽然他说的话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李维康的现状,但李维康的心中还是对他充满了感激。

多年后,李维康回忆起当时的事情,调侃道:“那当然是爱情的驱使!”

可一旁的耿其昌却一本正经地解释说:“当然,不能说我那时对她没好感。可是,我站出来说话时,更多地凭着自己的良心!”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10)

其实,那时候学校里是不准学生谈恋爱的,耿其昌就算对李维康有好感,也不敢大方表现出来。

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耿其昌才终于鼓起勇气给她写了一张纸条,表达自己的爱意。

没想到,李维康直接拒绝了,还说:“我要把我的青春献给京剧事业。”

其实,她也对耿其昌心中有好感,只是她自己处境艰难,怕连累了别人。也觉得学业没有完成,不想谈感情。

耿其昌很受挫败,却没有气馁。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次写了一张纸条试探地问:“我在你心目中,有着什么样的位置?”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11)

这一次,李维康没有继续逃避,而是含蓄的回应了他的感情:

“在我心目中,是个特殊的位置。”

就这样,两人还是恋爱了。

1967年,李维康经过几次波折,终于被留在了中国京剧院。而耿其昌则被分配到了北京京剧团。

两人一个在南边一个在西边,距离很远,在一起共处的时间非常少。

但两人在一起后,耿其昌还是每周都会坐公交车去看望李维康。那时李维康的工作十分繁忙,每天不是在排练就是在演出,两人很少有机会能够花前月下,谈的最多还是京剧。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12)

生活中,李维康因为家庭遭遇变故,总是有些郁郁寡欢。耿其昌也是有脾气的人,两人免不了不高兴,可冷静下来还是会和好如初。

一晃两人的恋爱已经谈了8年之久,可京剧院还是不同意两人结婚。

李维康是京剧院的重点培养对象,团里怕李维康结婚后会回归家庭,放弃事业,团里势必会受到影响。

最终,李维康向团里领导保证:“我们结婚后5年不会要孩子,婚后也不会因为家庭放弃事业。”

领导这才批准他们结婚。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13)

1975年,李维康和耿其昌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第二年,经历了十年之久的特殊时期终于过去了,一切都百废待兴。

当时,传统戏一下子热了起来,大家都开始忙着彩排传统剧目。李维康也将过去10年无法施展的热情,都投入到了排练剧目中去。

她主演了现代戏《蝶恋花》。对于这个机会,李维康格外珍惜,唯一的想法就是把戏做好。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14)

凭借良好的声音条件,作者无论提出多么严苛的要求,李维康全部答应。

结果本子一出来,生生跨了两个八度。

那时,李维康的身体状况并不好,排练后期还患上了厌食症,一度瘦到用两只手就能把她的腰环握起来。

回忆起那段时光,李维康感慨道:“我那时候简直是要唱死了。”

好在,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蝶恋花》这部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全国有100多个剧团,都前来观摩学习。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15)

1978年,耿其昌也被调入了中国京剧院,两人又成了同事,之后几十年再也没分开。

那时,两人的生活过的并不富裕。京剧院讲究的是论资排辈。有了好戏,也轮不上进入剧团时间尚断的李维康夫妇。

就算是有幸能当上主演,也往往不如进团比较早的跑龙套的师兄师姐们赚得多。

这时,无戏可演的李维康,在朋友的介绍下,接触了电视剧。玩票性质地参演了电视剧《四世同堂》,在里面饰演了“韵梅”一角。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16)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四世同堂》开播后,反响空前。

李维康还凭借“韵梅”一角,斩获了第四届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一下子成了当时的“国民女神”。

对于“女神”的这个称呼,李维康并不喜欢,她说:“神是不存在的嘛,你们这么一叫,那些不喜欢我的人就会产生反感。”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17)

但无论她是否喜欢这个称呼,李维康在影视圈都火了,找她拍影视剧的邀约络绎不绝。

可面对这些找上门来的赚钱机会,她统统都拒绝了。因为在她的心中,只有京剧才是她的事业。

1985年,李维康带头组建了二团,亲自担任团长。为了弘扬京剧艺术,她带着丈夫和一众演员跑遍了全国各地演出。

李维康说:“那时条件很艰苦,每场演出收入也不高,但大家热情很高,演得很带劲,我也尝试了一下挑班的感觉。”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18)

担任团长后,李维康敢于创新,首开用电声乐队班组京剧的先河。在她录制的《南腔北调大汇唱》中,将古代的编钟、埙等乐器都加入到了伴奏中;还拍摄了很多京剧MTV,比如说《谢瑶环》、《断桥》等等……

她的这些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也爱上了京剧。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19)

在李维康和京剧院的同事共同努力下,在30多年间,按照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戏“三并举”的原则,相继出演了《秦香莲》、《霸王别姬》、《四郎探母》、《杨门女将》、《谢瑶环》、《红灯记》、《红色娘子军》、《宝莲灯》、《恩仇恋》等众多剧目。

也为李维康赢得了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兰芳金奖、金唱片奖、中国文联“世纪之星”等一大串荣誉称号。

几十年来,李维康和丈夫耿其昌一直是如影相随,患难与共。在为观众们奉献出一出出好戏的同时,也传出一段举案齐眉的佳话。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20)

当年在结婚之初,李维康曾提出了一个令很多人不能理解的要求:“婚后无论是钱,还是别的什么,都要AA制,这样才公平。”

原来,自尊心极强的李维康考虑到自己家姊妹多,家庭负担太重,她不愿意占人家便宜。

就连公公想要送她一块“海鸥牌”的手表,当做结婚礼物,她都拒绝了。

李维康不想靠男人,就是要自力更生。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21)

耿其昌是个老实人,也不想和妻子争辩,直接答应了她的所有要求。

就这样,在之后几十年的生活中,两人一直保持着AA制的生活。

婚后,两人开了一个公共账户,他们每个月每人都会往里面存一样多的钱,作为家里的日常开销。

剩下的钱,都各自保管,彼此谁也不会过问。

那个年代,粮食紧张,肉、蛋、蔬菜等食物李维康也保持AA制。就连一个鸡蛋,李维康也不会多吃。

虽然这种近乎于没有人情味的AA,在外人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两人相处几十年却十分和谐。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22)

在家里,家务也是一人一天轮流做。就算李维康工作了一天回来十分累,也不会要求耿其昌去做。

正因为两人都遵守着这样的原则,就自然少了很多埋怨和矛盾,也就少了吵架的机会。

婚后第六年,李维康生下了一个女儿。因为女儿出生时足足有八斤重,他们就给女儿起了个小名叫“八妹”。

八妹小时候十分可爱,可工作忙碌的李维康却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她长大。

在女儿3个月大的时候,李维康就不得不回到了京剧的舞台。

那时候,李维康和耿其昌一年要演出100多场,两人谁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照顾女儿。所以,小时候女儿和他们并不亲,甚至连一次家长会他们都没去过。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23)

1988年,李维康因为长期奔波劳累病倒了,手术后每个月需要2万块钱医药费。这笔钱在那个年代无异于是一笔巨款。后来,团里听说她为了治病的钱发愁,就给她报销了医药费。

为了报答团里的恩情,她只能更加卖力演出。可这样的恶性循环,却让她的身体变得更差。

1997年,李维康的身体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了,耿其昌心疼不已,第一次强硬的对妻子说:“你退休吧!好好调养自己的身体。”

李维康本不愿意,但她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还是辞去了二团团长的职位,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照顾女儿身上。

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她才修补了母女之间的裂痕。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24)

女儿很乖巧也孝顺,不仅抢着帮母亲做家务,学习成绩也好。后来还考上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国有金融单位。

女儿总是给母亲买这买那的,李维康说:“女儿真是贴心的小棉袄啊!”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25)

退休后,李维康并没有完全放下京剧事业,而是去做了老师。

她说:“我要把这辈子所学所悟,全教给学生,培养几个尖子出来,是我最大的愿望,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无论过去唱京剧还是现在教京剧,我就是为京剧而生的,我的世界里不能没有京剧。”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26)

如今,已经76岁的李维康退休生活过的非常惬意,白天看看书写写字,晚上看看新闻。

忙里偷闲收拾收拾屋子、给鱼换换水,也会和丈夫一起出去旅旅游,日子甜蜜又幸福。

到老年之后,李维康和耿其昌的AA制生活还是在继续,但也有了一些变化。

比如说,闲暇时,李维康也会为丈夫洗洗衣服。这在年轻的时候,可都是耿其昌自己的活。

也许有人说夫妻之间还AA制实在太影响感情了,让人不能理解。

但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彼此之间相处的舒服就够了。

李维康龙凤呈祥片段(京剧艺术家李维康)(27)

有些时候,看事情也不能只看表演,还是要论心。如果只是把AA制当做一种共担责任,不坐享其成的促进手段,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李维康和耿其昌一直相互扶持,彼此尊重和包容,AA制的生活也幸福且长久。

也希望他们能保重身体,好好安享晚年!

#娱评大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