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什么不立熹妃为皇后(雍正驾崩乾隆问熹贵妃)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史上最勤政的皇帝雍正驾崩,终年58岁。

雍正驾崩后,由于早在五年前他就已经对自己的后事做好了周密的准备,建立了秘密建储制度。

因此雍正死后,权力过渡很平稳,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的,他的第四子弘历顺利登基为皇帝,是为乾隆帝。

当雍正下葬时,乾隆请示母亲钮祜禄氏:“皇额娘,父皇已驾崩,葬入泰陵,百年以后是否和先皇合葬呢?如果要合葬,需要在地宫预留位置”。

没想到,熹贵妃立马摇头拒绝,并冷冷回复:“不必了,我不要和先皇合葬”。

雍正为什么不立熹妃为皇后(雍正驾崩乾隆问熹贵妃)(1)

按理说,能和皇帝合葬,是后宫妃嫔死后最大的荣宠,乾隆母亲拒绝和雍正合葬,确实令人无法理解,想必当时的乾隆对此内心也是心存疑惑的。

风靡一时的《甄嬛传》中的熹贵妃甄嬛,便是以乾隆生母钮祜禄氏为原型的,不过,历史上真实的钮祜禄氏相貌并不明艳,算不上美人。

关于钮祜禄氏的相貌,可以参看《孝圣宪皇后朝服像》,这是她六十大寿时,乾隆命画师为她画的盛装像。

画中的钮祜禄氏端坐在宝座上,长脸宽嘴大耳,额头宽阔饱满,下巴圆润,鼻直口方,相比影视剧上面的熹贵妃,看起来更雍容华贵,充满福相。

雍正为什么不立熹妃为皇后(雍正驾崩乾隆问熹贵妃)(2)

1704年,13岁的钮祜禄氏入宫选秀,选中以后,就被康熙赐给当时的雍亲王胤禛。

雍亲王当时已经有福晋乌拉那拉氏和侧福晋等,因此钮祜禄氏入王府后,只能被封为格格。

格格在清朝是一种女性称谓,翻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姑娘的意思,清朝妃制建立之前,皇亲和亲贵家的未婚女子都称为“格格”,皇太极当政后,规定皇帝的女儿封为公主,而皇室亲贵的女儿称为格格。

此外,清军入关前,贵族们也常常称呼自己的小妾为“格格”,因此很多王府也保留了“格格”这一称呼,“格格”仍然用来称呼那些没有名号的小妾。

钮祜禄氏被封为“格格”,可见当时她在王府的地位很一般,而这应该和她的家族势力和长相普通有关。

钮祜禄氏的父亲凌柱曾在礼部任职,后来官至四品典仪,是个武职京官,只能算个中等官员。

钮祜禄氏出身不高贵,姿色也一般,自从入了雍亲王府,十余年来一直在格格的位置原地踏步,胤禛从来没有宠幸过她,在雍王府她更像个透明般的存在。

雍正为什么不立熹妃为皇后(雍正驾崩乾隆问熹贵妃)(3)

可是,命运女神终究给钮祜禄氏抛来了橄榄枝。

康熙四十九年冬,雍亲王胤禛身患传染病,病情严重,一不小心就会丧命,其他妻妾害怕被传染,能躲则躲,躲不过地侍奉起来也推三阻四。

可当时善良的钮祜禄氏面对病重的雍亲王并不感到害怕,她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守护煎汤熬药,十分周到。

在钮祜禄氏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胤禛终于康复,恢复健康的胤禛非常感动,看着眼前这个相貌一般但心地善良的侍妾,他有种莫名的心动。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胤禛宠幸了钮祜禄氏,几次接触以后,钮祜禄氏竟然怀孕了。

康熙五十年,也就是钮祜禄氏进入贝勒府七年后,她生下了胤禛的第四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生下弘历的钮祜禄氏并没有想到,这个儿子为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多么大的转变。

雍正为什么不立熹妃为皇后(雍正驾崩乾隆问熹贵妃)(4)

公元1722年,那是康熙生命中最后一个春天,这一年12岁的弘历,在父亲胤禛安排的牡丹台大宴上,弘历第一次见到皇爷爷康熙。

弘历第一次见到康熙,但是丝毫没有胆怯和拘谨,而是落落大方地介绍了自己,并讲起了自己学习的功课。

凭借多年的阅人经验,康熙帝觉得眼前的这个皇孙弘历与众不同,连连称赞弘历是“福过于予”,并下令将弘历养育宫中。

1722年,康熙到避暑山庄围猎,召见了乾隆生母钮祜禄氏,连称她为有福之人。

自此,这个曾经不起眼的“格格”钮祜禄氏迈上了母凭子贵的康庄大道。

雍正元年二月,钮祜禄氏被册封为熹妃,入居景仁宫,雍正八年,又晋封为熹贵妃,次年,孝敬皇后去世,熹贵妃奉命代皇后之责,统摄六宫。

雍正为什么不立熹妃为皇后(雍正驾崩乾隆问熹贵妃)(5)

1735年,雍正去世,24岁的弘历登基,尊母亲钮祜禄氏为圣母皇太后。

短短十几年间,钮祜禄氏从一个侍妾变成了天底下最尊贵、最有地位的女人,确实是“有福之人”。

雍正去世后,被葬入泰陵,此时面临的问题是,要不要在地宫给钮祜禄氏留出百年之后的位置,当乾隆问母亲百年之后是否要和先皇合葬时,钮祜禄氏说:“不必了,不用折腾了,我不愿意和先皇合葬”。

其实,钮祜禄氏内心是非常不愿意和雍正合葬的。

所谓“生同床死同穴”,能和雍正生死同穴的自然得是他的挚爱,钮祜禄氏深知雍正不爱她,生前都不在身边,死后又谈什么合葬呢?

雍正为什么不立熹妃为皇后(雍正驾崩乾隆问熹贵妃)(6)

毕竟,雍正生前,从没有给过她半点温暖和爱意。

说起来,雍正虽然不爱女色,一心用在朝政上,可到底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只不过,雍正的柔情全给了一个女人,那就是年贵妃。

康熙五十年,也就是弘历降生那一年,年羹尧的妹妹年氏进入了贝勒府,年氏的进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治的联姻,胤禛为了重用年羹尧,年羹尧也为了得到胤禛的信任,于是把年氏送入了王府中。

虽然年氏的入府饱含着政治联姻的意味,但是因为“秉性柔嘉,持躬淑慎”而备受胤禛的喜爱,入府后,便受到了胤禛的专宠,胤禛在年氏身上倾注了所有的男女之情。

年贵妃不像电视剧上演得那样嚣张跋扈,事实上,她是一个身体柔弱、善良可亲、识大体的女子。

雍正三年,年氏重病卧床,可急坏了雍正,为了让年氏好起来,他几乎用了所有办法,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用了冲喜的办法,将年贵妃的位号提升一个档次,升为皇贵妃。

年贵妃死后,雍正帝休朝五天,还决定等将来自己死后和年贵妃合葬在一起,永远不分开。

雍正为什么不立熹妃为皇后(雍正驾崩乾隆问熹贵妃)(7)

本来,雍正帝的地宫,除了皇后能合葬,其他人是不准合葬的,可是雍正帝一生中,最宠爱的女子就是年贵妃,因此在雍正驾崩后,葬入泰陵,合葬的除了孝敬宪皇后,还有敦肃皇贵妃。

和雍正合葬的两个女人,一个是和雍正共同生活了40多年的原配皇后,帝后合葬合乎大清规矩,另一位是雍正生前最宠爱的年贵妃,这两位合葬合情合理,哪里还有熹贵妃的位置。

在这样的背景下,钮祜禄氏内心对雍正的怨恨可想而知,雍正从没有爱过她,生前也不曾说过想让她日后合葬,陵墓里已经有孝敬宪皇后和敦肃皇贵妃合葬,实在没有必要再大兴土木加入合葬的队伍。

况且,在熹贵妃看来,深宫寂寞,她都自己熬了大半辈子,早已她习惯了自己一人,所以更不愿意死后去和雍正合葬。

钮祜禄氏前半生确实受尽了雍正的冷落,好在,乾隆是个大孝子,当得知母亲不愿意和先皇合葬后,乾隆这个大孝子重新修建了占地56亩地的泰东陵,陵墓修建后,钮祜禄氏四十多年后才下葬。

雍正为什么不立熹妃为皇后(雍正驾崩乾隆问熹贵妃)(8)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有多少人发达了,能给母亲好好尽孝的时候,母亲却不在了,那是可悲的。

可是,乾隆是幸运的,他当皇帝的时候,他的母亲才44岁,而他的母亲一直活到了84岁,享受了40多年的荣华富贵。

人们都说乾隆骄奢淫逸,其实刚登基的乾隆,是比较节俭的,不过他虽然对自己节俭,但是很舍得为母亲钮祜禄氏花钱。

乾隆登基后,对母亲钮祜禄氏极为孝顺,并喊出“以天下养”的口号,意思就是聚集整下天下的财力来奉养自己的母亲。

虽然乾隆登基后,国务繁忙,他仍然坚持像以前那样每天给母亲请安,每五天就和母亲一同用膳,对母亲的生活起居,关怀备至。

每次出巡,乾隆都会带着皇太后,钮祜禄氏一生曾经三游五台山,三登泰山祭祀,四下江南,去过无数次承德避暑山庄。

这是历朝皇太后都不曾享受过的待遇。

雍正为什么不立熹妃为皇后(雍正驾崩乾隆问熹贵妃)(9)

而钮祜禄氏的大寿就更是不得了的盛况,不仅规模大、场面隆重、耗资也最多,堪称清代之最。

今天的故宫还保留着一幅画,叫《慈宁燕喜图》,画的是乾隆给生母祝寿的场景,每逢钮祜禄氏的整寿庆典,都会提前一年准备,庆典活动持续多天。

乾隆六年,钮祜禄氏五十大寿,乾隆命人在皇太后由圆明园返回宫中的那天,组织许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在路边“瞻仰跪接”,手里拿着鲜花,喊太后千岁,讨得老太后开心,不过,也不能让老人白跪,得给这些人赏钱。

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一天下来,光是赏赐那些跪接之人,就花了银子十万两、绸缎七万多匹。

乾隆十六年,钮祜禄氏六十大寿,为了给母亲祝寿,乾隆下令建造了“清漪园”也就是后来的颐和园,还把清漪园昆明湖以北的翁山,改为名万寿山,以此来送给母亲做祝寿礼物。

乾隆知道母亲喜欢江南风光,还在万寿寺仿造了几里路长的“苏州街”,奉行母亲穿行于其间。

清漪园中昆明湖的景色更为秀丽:“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从空中俯瞰,昆明湖像一个寿桃,传说是乾隆帝以湖为蟠桃,为母亲祝寿。

雍正为什么不立熹妃为皇后(雍正驾崩乾隆问熹贵妃)(10)

乾隆三十六年,钮祜禄氏八十大寿,这次祝寿比往年更隆重,从畅春园到紫禁城张灯结彩,一路上每隔数十步就是一个戏台子,张灯结彩,上演各种祝寿戏曲,游者如置身琼楼玉宇之中,各省送来祝贺的礼品更是堆成了山。

此时,正值乾隆朝的鼎盛期,祝寿收到的寿礼,有如意、玛瑙、水晶、外国珍品等,琳琅满目,不计其数。

乾隆为此曾激动地赋诗:“六旬帝子八旬母,史策谁曾见此景!”为了庆祝母亲八十大寿,乾隆帝还特地免了全国的钱粮,以示普天同庆。

寿宴上,年已60岁的乾隆,穿着戏服给母亲跳上一段舞蹈,钮祜禄氏的旁边站着皇子和皇孙们,怀着抱着曾孙,此时的她已经是一个五代同堂、儿孙绕膝的幸福老太太。

《清高宗实录》还说,“凡遇万寿大典,必躬自起舞,以申爱敬”。就是说,在钮祜禄氏皇太后每年的生日宴会上,乾隆都会跑到母亲面前,穿着戏服,给太后跳上一段舞蹈。

雍正为什么不立熹妃为皇后(雍正驾崩乾隆问熹贵妃)(11)

乾隆跳的什么舞?这个历史上没有记载,不过给太后亲自跳舞的皇帝在历史上肯定不多见,所以历史上称乾隆为“纯孝”,就是说,乾隆已经把孝顺做到极致,没法子比他再孝顺了。

乾隆的孝心,在历史上的帝王中并不多见。

1777年,正月,钮祜禄氏偶感风寒病倒,医治数天无效,正月二十二的深夜,钮祜禄氏病倒,乾隆立即从繁杂的政务中抽出身来直奔圆明园看望钮祜禄氏。

但是年老体衰的钮祜禄氏终究没能撑得住,于乾隆四十二年的正月二十五日,在圆明园逝世,享年84岁。

眼见母亲去世,已经六十多岁的乾隆皇帝嚎啕大哭,在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天,乾隆追封她为“孝圣宪皇后”。

雍正为什么不立熹妃为皇后(雍正驾崩乾隆问熹贵妃)(12)

一个月后,乾隆下令宫中造办处用三千多两黄金铸成一座金塔,塔高147厘米,镶嵌珠宝、绿松石、珊瑚等,专门用来存放钮祜禄氏梳头时掉下来的头发,这座金塔,现在故宫博物院珍藏。

钮祜禄氏在乾隆朝四十二年,时值国家全盛时期,见证了清朝最辉煌的时代,是整个清朝最长寿的皇太后。

值得一提的是,钮祜禄氏不仅长寿而且境遇顺遂,曾孙、玄孙等人承欢膝下,五世同堂,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以84岁高寿离世,是历史上最有福气的皇太后之一,如此有福气的人,怎么还会在意是否能和雍正合葬呢?

雍正为什么不立熹妃为皇后(雍正驾崩乾隆问熹贵妃)(13)

钮祜禄氏没有得到丈夫雍正的宠爱固然可悲,但是好在有个孝顺儿子,她完全凭借出色的儿子实现了华丽转身,如此也算妥妥的人生赢家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