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鲜是什么(人类已经失去的和期盼未来的)

作为一个在大山里出生、长大,后来也一直在内陆生活的人,我对海鲜和江鲜完全没有概念。地道风物要去靖江,谦谦队长问“要不要一起吃去江鲜”,我立刻就答应了。跟着一群有趣好玩的人,一起去探寻长江的鲜味。

刀鱼

刀鱼被称为“长江三鲜”之首。这是一种洄游鱼类,每年春天从海里游回长江产卵,然后再回到海中。在海中,刀鱼体内的渗透压与海水平衡,等到游回长江,淡水的渗透压就比刀鱼体的要低,刀鱼就会吸收水而排出盐,这使得鱼肉会更加“鲜嫩”。另一方面,能够游回长江的鱼必然是体格健壮,储存了足够的脂肪。相比于海中的刀鱼(称为“海刀”),这些长江中的刀鱼(称为“江刀”)也就有更好的口感和风味。长江支流的刀鱼,也有一些没有回到海中而一直在淡水中长大(被称为“湖刀”),人们认为也不如江刀好吃。

长江中曾经盛产刀鱼,据说以前一次捕捞可以有上千斤的收获。产量大,价格也就不贵。随着捕捞的过度,以及长江污染、行船等原因,长江中的刀鱼越来越少,个头也越来越小。以前的“大刀”能够长到1斤6两,而现在2到3两种的也就算是“大刀”了。

刀鱼的应激性极强,出水就死给你看

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一种很愉悦的体验。一方面同情渔民的辛苦,另一方面又对刀鱼的临近绝迹心有戚戚。江刀的风味或许有一些特别,但人类的攫取破坏了它们的持续,也就应该停止。市场上的“天价”,主要还是稀缺而致的炒作。同去的美食大家董克平老师说“看到了渔民的辛苦,也看到了收获的惨淡,我在想,花大价钱吃一口刀鱼真的那么值得吗?滋味这东西,知道了就可以了,不知道可能还可以少些烦恼,实在没必要着相般的追求”,大抵上我们的心声。

好在有董老师这样理性的声音。政府的禁捕限制也越来越严,两三年内也就将完全禁捕了。不清楚政府为什么制定了这样的一个时间表而不是现在就禁捕——或许,是要给渔民们一个另寻生活来源的缓冲吧。

鲥鱼

“长江三鲜”的另一种是鲥鱼,已经成为绝响。捕捞刀鱼的船老大说,他上次补到鲥鱼,是在1982年。长江中的鲥鱼,也就只能在文字和图片中见到。

在百盛的餐馆里,我们见到了一张历史照片,显示了七十年代冷冻加工鲥鱼的场景。

长江三鲜是什么(人类已经失去的和期盼未来的)(1)

翻拍的历史照片,当年的鲥鱼盛况

现在市场上也有“鲥鱼”,是来自于美国或者东南亚的品种,被人工养殖得到的。

河豚

我对于河豚的印象,来自于小学课本上苏轼的绝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幅白描的画面,这位著名吃货急切盼望河豚的申请就跃然纸上。

然而河豚是一种著名的“毒食”,民间素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据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每年因为吃河豚而中毒的案例达到二百多起,其中一百多人真的拼到死了。出于“禁止销售有毒食品”的监管原则,中国在1990年从法规上禁止了河豚的交易。然而河豚的爱好者们连死都不怕,自然也不怕违规,于是也就依然时不时见到河豚中毒的报道。

河豚毒素的毒性很强,毒死老鼠的能力是砒霜的70倍。不过,这些毒素并不是河豚自己产生的,而是来源于一种特别的细菌。那种细菌寄生于一些浮游生物,被河豚吃了之后会沉积下来;更重要的来源是寄生于河豚体内的细菌,从河豚取得食物,也为河豚提供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毒素。

世界上的河豚有二百多种,中国约有四十种。不同种类的河豚沉积毒素的部位和能力不同,有的品种浑身是毒,怎么加工都不能吃;有的毒素集中在肝脏、血液、卵巢等部位,专业的厨师小心地去除这些部位之后,剩下的肉就可以食用。长江中的河豚主要就是后者的类型,百盛的老板说,在他几十年的经营中没有见过中毒的顾客,但见过把自己毒倒的厨师。

还有一些品种的河豚沉积毒素的能力本来就非常低,人工养殖还能很好的控制细菌,实际上是无毒的了。2016年,国家放开了一些品种的养殖河豚的经营。获得经营资质的单位,就可以合法地经营这些无毒的河豚,而消费者也可以放心地享用它们而用不着“拼死”了。当然,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尤其是经营中混入野生河豚,这些无毒的河豚也还是要遵守经营和操作规范的。

对于我们来说,受到刺激的河豚“气鼓鼓”的样子比吃河豚更为好玩。下面的图中左边是正常状态的河豚,受到刺激后就像右边一样“气得想要炸”。不过只要放回水中,不到一分钟它们也就“消气”了。

长江三鲜是什么(人类已经失去的和期盼未来的)(2)

左边正常状态的河豚,受到右边的调戏“气得快炸了”

在“长江三鲜”中,河豚的状况无疑是最好的。人们不仅解决了它的养殖问题,而且找到了无毒的种类。从检测数据来看,养殖河豚的成分指标丝毫不逊色于野生河豚,有些指标甚至更为优越。养殖河豚的价格跟一般的养殖鱼类差不多,也就能够走进普通消费者的餐桌,而不像长江刀鱼那样以“奢侈品”的形象出现在市场上。

在我看来,这才是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当人类想把某种动物或者植物作为食物,就应该去养殖、种植它们,而不应该去追逐野生。野生的,只是大自然的馈赠,人类不应该无节制地去攫取。鲥鱼的绝迹是一个历史教训,而今刀鱼也正在步它的后尘。当人们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愿能够悬崖勒马,不要像长江鲥鱼一样,若干年后只能在文字和图片中凭吊它们。

令人欣慰的是,刀鱼终将要完全禁捕了,而刀鱼的养殖也在不断地取得进展。我在微博上发出感叹之后,一位靖江的网友给我发私信,说他们就有一个基地在进行刀鱼和鲥鱼的养殖,热情地邀请我去参观。因为集体行程的紧致,我无暇前去,如果有机会再来,我会去观摩他们的养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