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1)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2)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3)

刘明华,笔名;卓然。喜欢写诗亦喜爱涂来抹去兼之写有写无,因不喜欢有所牵绊,更不喜欢有职衔,一介闲人。1958年出生于广东饶平。1974 年参加工作,1978 年参军入伍,1980 年参加海军广州基地美术培训班专业进修。一贯喜欢读书游历,重视素养,有较好的思想内涵与较高的理论水平。其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荣获各大奖项。多幅作品被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欧美等国内外友人收藏,备受广泛关注及享有盛名。潜心诗画,痴好画松,一松一世界。游于世外,心静境自静。因出色的艺术造诣和艺术成就,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环球潮人》栏目以《画松能手刘明华》专题访谈。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袭古创今》栏目组为之录制专题纪录片《描绘古老松柏,讴歌不朽精神》并加以推播。收藏天下全国数字电视频道《聚焦名师.墨宝收藏.2020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刘明华》,《人民日报》人民网欧洲网、中央电视总台朝闻天下网《翰墨国韵大国崛起当代著名艺术名家—刘明华》;中国日报《中国网》、中央电视总台《中视网》·《笔尖下的国粹—当代著名艺术名家—刘明华》;中央电视总台新闻联播网和中国新闻报道一一新闻频道《笔墨情趣见性情,品读当代艺术名家刘明华》。凤凰台《凤凰新闻》·《建党百年﹒书画风云人物—刘明华》;凤凰台《凤凰新闻》和雅昌艺术头条《当代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刘明华》。雅昌艺术头条《绘人生精彩,谱岁月华章——特别介绍当代艺术家刘明华》。雅昌艺术头条「2022开年巨献」艺无止境·当代书画名家——刘明华;2022年春节期间,在文旅中国和中国新闻联播网上以《福虎贺岁·迎新春——著名书画家刘明华》报道宣传;2022年元宵节期间,分别以《跨国文化传播视界——2022年度中国国家艺术形象代表人物刘明华》在中国新闻联播网和美国《时代周刊》上报道宣传;人民日报和雅昌艺术头条以《艺无止境 术有专攻 、赏读刘明华先生笔下的古松》报道宣传;《中华英才》半月刊以百年英才系列·刘明华报道宣传;今日头条、百度、腾讯、网易新闻和爱奇艺以及全国相关省市网站都纷纷转载宣传报道。

2013年5月初在友军的支持下于天津六号院展馆主办了《韩水瑶光》潮籍书画家作品展。于2016 年7月中旬在解放军政治工作部北京沙河培训基地参加由中集邮、大众文化学会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國共产党成立95周年翰墨丹青耀中华书画作品展暨纪念邮册首发活动。2019年国庆节前后曾二次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画展,2021年七月中旬又有一幅作品参加北京民族文化宫《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画展》。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其作品恢宏洒脱,气韵生动,满纸云烟,浑然天成。博众家之所长,悟大师真谛,苦研心法。游历名山大川,承天地之灵气,接山水之精华。刘明华先生的潜在力量是无限的,历年勤奋为中国当代书画界留下的墨迹,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呈现出巨大的艺术价值。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4)

“丹青描秀色 妙手绘古松”

——品读刘明华古松绘画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间乐趣无穷,尽被画家描摹在纸上。论当代擅画古松的画家,不得不说的便是这位当代实力派画家刘明华!画家刘明华的古松画中,景色犹如仙境,在浓浓的云雾中,浮现出山脉连绵,迎客松长满各处,山势沉雄苍郁,意境悠远空灵,豁达开阔。赋予了古松山水画更多的灵性和诗性,寄予了画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人们常从他的画作中感受到非同一般的韵味,感叹这个新时代的画家有着敏锐观察力的同时,更拥有一份难得的沉稳与平静!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5)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6)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7)

刘明华作品欣赏

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的古松,自古以来,先哲和文人墨客都对它情有独钟,他们诗以咏松,文以记松,歌以赞松,画以绘松,以松喻人,以松言志,以松自勉,以松抒怀。在千百年的文化演变中,造就了我国独特而深厚的松文化,而带有松树的山水画也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作品题材之一。

  徜徉于山水国画的长廊,松树在画中是随处可见的。松树的种类繁多,形态也千差万别,点缀于山水画中,能够提高山水画的美感和层次感。带有松树的山水画,更是源远流长,涵盖了丰富的人文寓意与人文情怀,以下从当代艺术家刘明华老师的古松树绘画中,品赏山水情怀,以及山水画中古松的人文寓意与情怀。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8)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9)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10)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11)

刘明华作品欣赏

  画古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完成一件作品,首先要将古松的全貌深刻的印在心里。一棵松10多米高,要想看清全貌有时还要登高爬坡。而且夏季杂树多,画松的最好季节要在深秋或冬天,其他的杂树都枯了,才可显出古松的全貌。而这样的寒冷天气,在公园一待一天很辛苦。完成一棵松要画上万笔,甚至几十万笔。每一根枝杈,每一条纹络都要一笔一笔地画上去。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12)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13)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14)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15)

刘明华作品欣赏

刘明华的水墨松树作品苍茫秉然,气魄沉雄,笔力老辣而稳健,墨气淋漓,其中的焦墨松树黑而透亮,遒劲恣肆,赋予了画家饱满的情感,以至人格精神的渗透与自然流露。因此他作品中的松树已经不仅是作为画面的一个构成要素而存在,而是超越了松树的点缀作用,代之而成为画面中具有核心审美价值的一种精神表达,于松树的形貌之外而能得其神理。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16)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17)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18)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19)

刘明华作品欣赏

画家刘明华的古松画作品,以恢弘气势展现了奇松傲视云海迎接日出的壮美景观。画家通过对古松的细致描绘,展现出了气势恢宏的意境,画图中远处山峰高大,近处树木青翠茂盛,古松更是栩栩如生。作品细致刻画了近处的古松,松的左枝向外延伸,似在躬身与客人摆手,非常亲近自然,一片宁静壮美的江山风景尽展眼前,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想像的丰富空间。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20)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21)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22)

刘明华作品欣赏

画家刘明华深深领会到国画的要义,三分写实,七分达意,在他的古松绘画里表现得十分明显。以横陈于画面前方的一棵茂盛的松树,来彰显其古朴充满顽强生命力的特征,遒劲的枝干,茂密的松针,可见,它在岩石间是如何汲取稀薄的营养,长成参天大树的,坚毅的毅力令观者感动。松树的后面,远处天空明,群山连绵,云雾缭绕,在衬物灰淡颜色的烘托下,松树的形象愈加鲜明。表现出画家卓然不群的艺术功底。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23)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24)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25)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26)

刘明华作品欣赏

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喜迎二十大翰墨颂中华)(27)

刘明华作品欣赏

画松,最难的是画松的神韵和松的气节,刘明华老师用古松绘画来表现自己的精神和境界、抒发自己的感情和理想,追寻一种气势、一种感受和一种情趣。其作品简洁高古、刚柔多姿,正是他情系自然、情系艺术、情系人生的追求。刘明华老师的作品带来的审美观念及绘画技法上的开创性,和震撼性,包括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探索,正对当代中国画坛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文/李博文(著名编导、艺术评论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