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清代瓷器(方志四川历史文化)

点击上面蓝字“方志四川”添加关注

成都博物馆清代瓷器(方志四川历史文化)(1)

“化土为玉,即为瓷。”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从商周时期就有了原始瓷器。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瓷器日臻完美。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的秘色瓷、元青花瓷、明清彩瓷……瓷器不仅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通过丝绸之路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成都博物馆清代瓷器(方志四川历史文化)(2)

15世纪中期,因为政治动荡,瓷器的发展成为“空白期”。为揭开长期笼罩在“空白期”瓷器上的神秘面纱,重现这一时期瓷业的发展面貌,5月27日,“灼烁重现:15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开展,来自28家机构收藏和出土的280余件瓷器让观众目睹那一时期的瓷器艺术。其中,绵阳市共有15件瓷器文物参展,这也是绵阳瓷器文物首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面前亮相。01

15件文物亮相上海博物馆

15世纪中期是明代正统(1436-1449年)、景泰(1450-1456年)、天顺(1457-1464年)三朝。这一时期政治动荡,相关文献中对瓷器烧造情况只言片语地记录多与停烧、减产有关,生产的官窑瓷器不书年款、民窑瓷器亦缺乏断代依据,使得当时的瓷业发展情况如堕烟海、不为人所知,甚至一度被人称为“空白期”。

成都博物馆清代瓷器(方志四川历史文化)(3)

红绿彩花卉纹带盖梅瓶

为此,上海博物馆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灼烁重现:15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展览汇集了国内外28家机构收藏和出土的280余件器物,全方位展现了这一时期瓷业的发展状况。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外15世纪中期官窑、民窑代表性器物大批量集中展出的情况尚属首次。为让更多人看到15世纪中期的瓷器艺术,展期将持续到9月1日。

成都博物馆清代瓷器(方志四川历史文化)(4)

白釉双耳方瓶

绵阳市共有15件文物参展,主要是绵阳市博物馆的两件明代青花麒麟纹瓷盘、两件明代青花酱口山水高士纹瓷碗、明代酱釉三足炉5件作品,平武县报恩寺博物馆的红绿彩缠枝莲纹盖罐、红绿彩带盖梅瓶、青白釉爵杯等10件文物。

成都博物馆清代瓷器(方志四川历史文化)(5)

青花麒麟纹瓷盘

成都博物馆清代瓷器(方志四川历史文化)(6)

明代酱釉三足炉

成都博物馆清代瓷器(方志四川历史文化)(7)

白釉爵杯

“去年,上海博物馆专家知道平武报恩寺博物馆有15世纪中期出土的瓷器,并实地进行了查看。在去平武考察明代瓷器的途中,他们得知绵阳市博物馆也有同时期的瓷器,于是追增了市博物馆的5件展品。”市博物馆展览和保管部主任李生说,绵阳参展的瓷器大多出土于墓葬,有确切的出土时间记录,符合此次展览的内容。02

平武土司墓葬出土大量瓷器

在展览现场,来自绵阳的瓷器收获了不少参观者的关注。尤其是平武报恩寺红绿彩纹的瓷器展品显得格外独特耀眼,造型规整,色彩鲜艳,纹饰繁密、饱满,吸引众多专家学者驻足赞赏。

成都博物馆清代瓷器(方志四川历史文化)(8)

青花翼龙纹盘

平武县报恩寺博物馆馆长任银介绍说,报恩寺博物馆共有馆藏文物1700余件,其中瓷器有500多件,本次参加上海博物馆展览的文物多是土司墓葬出土文物,尤以王玺家族墓地为主。

成都博物馆清代瓷器(方志四川历史文化)(9)

青花卷云花草纹炉

资料记载,王玺是龙州(平武)世袭土官,他和他的家族生前尽情享受,死后墓室修建得十分豪华,金碧辉煌,耀眼夺目,俨如宫殿一般,还把很多珍贵的器物带进墓穴。1974年3月,平武古城乡小坪山农民在整治土地时,发现了明代龙州宣抚司佥事王玺家族墓地。同年4月及1979年1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工作队与绵阳及平武县文物部门共同对墓地进行了清理、发掘,共同发掘墓葬22座。从纪年材料来看,墓地的年代为明代早期至中期。在墓葬中有红绿彩缠枝莲纹盖罐、红绿彩带盖梅瓶、青白釉爵杯、青花海涛花草纹炉等瓷器。

成都博物馆清代瓷器(方志四川历史文化)(10)

红绿彩莲荷纹盖罐

“15世纪中期是陶瓷的‘空白期’,平武王玺墓出土的红绿彩梅瓶是目前发现较早的该时期的器物,加之现存数量极少,是研究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民窑彩瓷产品之一。”任银说,通过本次上海展览活动,也会让更多人了解平武历史文化。03

绵阳瓷器首次“走出去”展览

绵阳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遗留了丰富的文物,这些文物被保存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了解。文物珍宝多次走出绵阳去全国乃至全世界展览,担当起了文化交流的“信使”。

成都博物馆清代瓷器(方志四川历史文化)(11)

青花松竹梅纹托杯

据统计,绵阳市博物馆目前馆藏瓷器约1600件,主要为六朝和明清瓷器,仅有少数为东汉、隋、唐瓷器。其中,平武县和三台县出土的瓷器相对较多,平武的瓷器大多出土于王玺家族墓地,三台的瓷器年代跨度大,特色各异。据三台县博物馆统计,目前瓷器约700件,主要是宋、元、明、清等时期文物,其中1992年在三台县潼川镇砖瓦厂窑藏出土的元代青花菊花纹象耳垂环瓶尤为珍贵。 “瓷器除了在本地的博物馆展览外,对外展览的并不多。”绵阳市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绵阳对外展出的文物多以东汉摇钱树和青铜马等“镇馆之宝”为主,如东汉摇钱树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去往日本,其独特的工艺造型与历史价值受到了日本民众的热捧,今年年初摇钱树(复制品)还亮相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让千里之外的人感受蜀地绵州的厚重文化,而本次参加上海博物馆的展览,是绵阳市瓷器展览首次走出绵阳,在全国、全世界亮相。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单位:绵阳日报社

供稿单位: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温馨提示

如喜欢本文,请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来自“方志四川”,ID:scsdfz。

投稿邮箱:地情文章:565066304@qq.com;工作信息:scsdfz@qq.com;《巴蜀史志》杂志:bsszbjb@163.com

成都博物馆清代瓷器(方志四川历史文化)(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