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唐诗 诗歌鉴赏游子吟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是游子的故事。游子,一般情况下指的是离开家乡的人。离开家乡的人,最想念的恐怕就是妈妈了。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表达的正是这样的感情。

游子吟唐诗 诗歌鉴赏游子吟(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开场,诗人先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感情饱满的画面——孩子就要远行,母亲在孩子离家前夕,不辞辛劳地为孩子赶制衣服。母亲缝得认真又仔细,唯恐孩子日后在外头碰到了什么事而耽误了归期,更不用担心衣服因为时间过久而有所破损。最后两句是诗人有感于母亲对自己深深的爱,而发自肺腑的感慨。“寸草”就是小草,“寸草心”是指子女微弱的孝心,相对于“寸草心”的是“三春晖”。“三春”是指从农历正月一直到三月,分别是孟春、仲春和季春,合称“三春”。“晖”就是阳光。所以,诗人的意思就是说,有谁敢说子女那像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照般的慈母的恩情呢?用微不足道的寸草心,来对应有如春天阳光般的母爱,顿时就把抽象的母爱具象化了,极具感染力。

纵观孟郊的一生,并不顺利。早年贫困潦倒,直到四十六岁才考上进士,五十岁才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溧阳县尉的小官。这首《游子吟》就是孟郊在溧阳所写的,因此有一个副标题,叫做“迎母溧上作”。就是说诗人此时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活,要把母亲接到溧阳来居住,想到今后总算可以好好的孝顺母亲了,但与此同时又想到母亲对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付出,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报答不完的啊,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