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儿要不要上幼小衔接(准小学生家长:)

全国小学一年级一般9月初开学,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们即将开始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些变化,面对变化有些家长感觉心里没底,总害怕哪里没有做到位,孩子刚去习惯不习惯啊?学习跟上跟不上啊?在学校会不会被欺负啊?没大人接小孩儿怎么办?

娃儿要不要上幼小衔接(准小学生家长:)(1)

家长们不要过分紧张,学会主动拥抱变化,需要提前知道变化在哪里,以便及时做好应对。本文从作者自身的实际经验和同其他家长沟通的心得,给大家分享一些心得,讲述一下小学一年级那些事情。

娃儿要不要上幼小衔接(准小学生家长:)(2)

先讲一下孩子进入小学后,同幼儿园有哪些不同,以及学校是如何应对的,家长应该怎么做,最重要的是如何放松心态。

变化1,基本的自理能力和习惯。

自理能力: 吃喝拉撒。幼儿园小朋友中午吃饭,老师会盛好给孩子; 孩子大小便老师会帮忙照应。小学阶段,任课老师不会做这些事情了也没有精力做。所以,家长送孩子到大门口,孩子要自己找教室进去。孩子要自己会盛饭。课间大小便要自己会,比如裤腰带要会解,屁股要自己擦,不要弄到身上。放学自己收好文具、餐布、水杯,放进书包。

娃儿要不要上幼小衔接(准小学生家长:)(3)

习惯: 早睡早起的习惯。因为小学不允许迟到的甚至要提前早读,如果孩子睡不醒就起不来,迟到的纪律要求比幼儿园严格的多。

独立洗漱的习惯。早晨起来,牙自己刷脸自己洗。晚上睡觉自己洗脚自己洗袜子。这个有很多孩子幼儿园都能做到。

今日事今日毕。这个主要提现在报课表准备书包和写作业上。明天上什么课,需要带哪些东西,一定要晚上睡前准备好,第二天现准备肯定要出状况。当天作业当天必须写完,绝对不能拖到第二天。

娃儿要不要上幼小衔接(准小学生家长:)(4)

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不乱吃东西等。这个孩子们基本都能做到。

其他学校规定需要养成的习惯。这个各个学校要求不一,根据学校的要求来。

变化2,新的甚至完全陌生的环境。

这个主要需要着重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有的孩子在小学能碰到幼儿园同学但不在一个班,有的孩子可能谁都不认识,没有保育老师和幼儿园老师那般“热情”的照顾孩子感到很失落……

这个心理上的变化必须要家长认真观察。现代父母的鼓励教育,孩子会感到自己的安全感、中心地位和优越感,到了大群体中尤其是陌生的环境,会让孩子产生不适应的心理变化。比如出现不想上学,上学哭闹这种幼儿园甚至都不存在的情况。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千万不要吵骂,结果会适得其反。比如有小朋友要家长在校园外一直等他放学,这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只需要口头答应他,在放学的时候提前等他放学,然后告诉他你一直在等他就可以缓解他的安全感压力。

娃儿要不要上幼小衔接(准小学生家长:)(5)

关于小学一年级的校园霸凌事件。这个几乎是不存在的,家长尽可放心。孩子和同学发生口角时一定要询问清楚事件来由,并告诉老师和对方家长。

变化3,学习内容和方向。

这个是家长最关心的,也是暑期关注最火爆的,甚至大多数培训机构直接用“幼小衔接”这个词直接概括,其实这只是幼小衔接段学习方面,是一部分。

家长担心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课程的更新、学习习惯和文化教育攀比,同家长时代已经大大不同。比如字母、拼音的读法,字的笔顺及写法,数字0到9的写法,可能同家长那时候大大不同。而一年级前半期主要是练习学习的规范,所以这些至关重要,怎么练习都不为过。文化教育的攀比,家里小孩儿学习表现和成绩高人一头,哪个家长不是“趾高气昂”?这点儿傲娇还是要有的,不在学习上争强好胜,怎么在以后脱颖而出呢?

不过这点儿家长也可以放心。因为一年级前半期老师的节奏不会因为学生都学了幼小衔接文化课程而变得很快。因为东西就那么点儿,老师要求的不是孩子认识,孩子会读,而是要求孩子读得标准,写得规范,学习要认真,要培养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小学生在后面的马虎不认真,可能都是前期没有按照标准、规范和认真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吃提前学习的老本以为都会而忽略规范。

变化4,可能没有弹性离校。

放学了学校可能要求家长把孩子接走。那父母都要上班怎么办?这个需要留意一下学校附近的托管班,他们会提供接孩子的服务,有的还会教孩子作业。

总结一下吧,家长在孩子步入小学校园前,应该从日常着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按时作息习惯和读音写字规范习惯。洗漱得自己会吧,小便裤子自己会脱吧,自己会擦屁股吧,在学校跟同学好好相处吧,读音要读准,比如aoe的o怎么读?字笔顺要对等等。步入校园后,多多留意孩子心理变化,有问题及时疏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