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必修四古诗情景题(高一语文徐志摩诗两首基础巩固练习题)

小墨: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每日一练”是高一语文上册《诗两首》,分为课时练、基础巩固和能力拓展三个部分!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题。

语文高中必修四古诗情景题(高一语文徐志摩诗两首基础巩固练习题)(1)

诗两首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A.彷徨( ) 颓圮( )

比拟( ) 漫溯( )

B.彳亍( ) 沉淀( )

长篙( ) 笙箫( )

答案:

A.pánɡ pǐ nǐ sù B.chù diàn ɡāo shēnɡ

2.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字。

A.如法____制 河____金柳

星辉斑____ 天上彩____

B.悠长寂____ 一张一____

民生涂____ 波光荡____

答案:

A.炮 畔 斓 虹 B.寥 弛 炭 漾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默彳亍着

彳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了颓圮的篱墙

颓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斑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招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寂静,空旷 (2)走走停停的样子 (3)坍塌,破败 (4)灿烂多彩 (5)摇摆,表示对诗人的欢迎

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翻译家。《雨巷》是他的成名作,1928年该诗在《小说月报》上一经刊出,立即引起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的称号。192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________________。

(2)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成为____________派的代表诗人。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答案:

(1)雨巷诗人 《我的记忆》

(2)新月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5.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

(1)撑着油纸伞,________________,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________________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

(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___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3)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答案:

(1)独自彷徨在悠长 一个丁香一样的

(2)作别西天的云彩

(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语文高中必修四古诗情景题(高一语文徐志摩诗两首基础巩固练习题)(2)

基础巩固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彷徨(páng) 巷道(xiàng) 怅惘(chàng) 寥若晨星(liáo)

B.踟蹰(chí) 漫溯(sù) 颓圮(qǐ) 载歌载舞(zài)

C.河畔(pàn) 埋怨(mán) 青荇(xìng) 悄然无声(qiāo)

D.斑斓(lán) 长篙(gāo) 似的(shì) 泥古不化(nì)

解析:A项,“巷”应读hàng;B项,“圮”应读pǐ;C项,“悄”应读qiǎo。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水藻 挑衅 河畔 无耻谰言

B.惋惜 凄宛 踯躅 春意阑珊

C.笙箫 朔风 漫溯 波澜不惊

D.竹篙 蒿草 彷徨 色彩斑斓

解析:B项,“宛”应为“婉”。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的。

B.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手拈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写下了这首诗。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解析:

B项“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词汇和选用材料,此处应指思路畅通;C项“举步维艰”形容行动困难或生活艰难,与语境不符;D项“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与语境不合。

答案:A

4.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解析:B项,应在“心头”后断开,而不是在“我的”之后。

答案:B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我爱纯真浪漫,________;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________;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________;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________。

①也惊叹于沧桑的滋味

②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

③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

④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

解析:把握整个语段的内容倾向,注意在分号所标明的层次内的两个分句之间,语意上存在对比关系。

答案:D

语文高中必修四古诗情景题(高一语文徐志摩诗两首基础巩固练习题)(3)

一、阅读《再别康桥》,完成下面的题目。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中国海上。

6.首节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轻轻的走,轻轻的来,轻轻的招手,连用三个“轻轻的”来修饰动作,不仅生动地再现了诗人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更表达出他离开时不愿惊动深爱着的康桥的心境,不舍得让康桥与自己一同伤感,表现出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热爱。

7.本诗首尾两个诗节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首尾两个诗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结构相近,回环呼应,表达出对康桥无限的眷恋和依依惜别的深情,尾节呼应开头,使得这种感情更加强化。

8.下面是对《再别康桥》的理解,其中有错的一项是( )

A.该诗中,作者主要描写了河畔金柳、波光艳影、青荇、柔波、浮藻、星辉、夏虫等物象。

B.通过对物象的描写,作者创造了一种优美宁静的境界和依依不舍的氛围。

C.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

D.“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作者热爱康桥而对其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

解析:诗中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答案:C

语文高中必修四古诗情景题(高一语文徐志摩诗两首基础巩固练习题)(4)

二、阅读下面两节诗,完成后面问题。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选自《雨巷》)

9.这两节诗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对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反复(回环往复) 这两节诗在形式上相同,文字也基本相似,这样回环往复,更加强化了诗人孤独伤感、凄婉迷茫的思想情感。

10.作者为什么把第一节的“逢着”改为“飘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只轻巧地把“逢着”改为“飘过”,就使得诗歌在基本的重复之外又略有变化,让人联想全诗,更加感到诗人情感的表达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11.《雨巷》和《再别康桥》两首诗中,诗人赋予客观事物以自己的主观情感,或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或直接以其为自己情感抒发的对象,这些意象使诗歌含蓄细腻,意境动人。面对月亮,你有哪些独特感受?会产生哪些联想?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情感,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夜,阴云密布,我明明知道今晚无缘与月相逢了,但还是期待着,默默地期待着。夜的黑色的巨大翅膀,遮住了月光的皎洁,遮住了月亮的笑脸,我知道,我能猜得出,月亮就在它的背后,同样怀着痛苦与无奈。我长长叹了一口气,等待和无奈不仅是一种心情,也是生活中的真实,真实和心情相距并不遥远,只隔着薄薄的一层想象。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语文高中必修四古诗情景题(高一语文徐志摩诗两首基础巩固练习题)(5)

小墨留给大家的话:

人总是年纪越大越爱隐藏自己,

装着什么都无所谓、不关心,

好像用孤单铸一身铠甲,

就可以避免受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