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未来的发展方向(兰州迷雾模糊了印象)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上海、南京、深圳、宁波等一批老牌与新兴城市表现亮眼,排名一路飙升,现均位居全国前列;既然有城市排名上升就必有城市排名下降,那么又有哪些城市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掉队了呢?

兰州未来的发展方向(兰州迷雾模糊了印象)(1)

无意间从一张2019年全国GDP表格的末尾看见了“兰州”的名字,当时我大吃一惊。因为在我印象中兰州是西北第二大城市,经济再怎么说也不会差到哪里。可事实却没有我想象的这般美好,2019年兰州GDP排名位于中国大陆第94名,即将滑出前一百的大门。

近年来由于“一带一路”的广泛热议,敦煌、酒泉、张掖等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成为了热门的网红打卡点,兰州却因为缺少地标建筑而热度大减,导致其本身在全国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弱;要知道建国初期兰州排名还名列前茅,在全国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城市。

兰州未来的发展方向(兰州迷雾模糊了印象)(2)

既然有衰落,那就说明兰州也有过辉煌。兰州有着悠久的历史,自秦朝开始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由于其固若金汤的特点,故又被称为“金城”,自古就是西北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

在近代,兰州也是对国家有巨大影响的大城市,自从清朝康熙五年(1666年)设甘肃行省,兰州一直为甘肃政治经济中心。 1872年左宗棠将西安机器局迁至兰州,更名为兰州制造局,成为兰州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1909年兰州还诞生了黄河上第一座铁桥,铁桥由美国桥梁公司负责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负责施工建设;虽然大桥并不是完全国产,但对于当时日薄西山的清朝能花费36万白银来修建一座大桥,足以见得国家对兰州的重视及兰州自身实力的不俗。

兰州未来的发展方向(兰州迷雾模糊了印象)(3)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兰州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之一,加之玉门油田作为全国最早发现及开发的油田,大大缓解中国长期的贫油局面,兰州成为当时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生物制药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 。在改革开放前期,兰州的实力依旧相当能打,凭借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产业推动,GDP一度位于全国前20名。那么曾经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兰州现在衰落下去的原因是什么呢?兰州的出路又在何方?

“如意”状的版图、复杂的地貌难以凝聚人心

中国如今有23个省,四大直辖市,五个自治区还有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其中甘肃省版图可以说是最为独特,宛如一尊玉如意横卧在西北大地上。

甘肃全省面积45.59万平方公里,下辖12个地级市、两个自治州。西北与东北大部与新疆罗布泊、南库木塔格沙漠及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接壤;由于环境太过恶劣,因此人烟稀少,两地与临近的甘肃城市的经贸交流也十分稀少。西南与青海及四川接壤,但由于接壤地区几乎全为青藏高原,经贸沟通十分困难。仅与东部陕西接壤对甘肃全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因此造成大量甘肃东部地区人口涌入陕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兰州的地区影响力。

兰州未来的发展方向(兰州迷雾模糊了印象)(4)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盆地、沙漠构成了甘肃的主体。在北部沙漠的零星绿洲间形成了具有丝路特色的几大城市,如武威、张掖、酒泉等,彼此间经济交流密切。南部坐落于山间谷地城市,如陇南、甘南等在经贸上与西宁联系更加紧密;东部如庆阳、平凉、天水等城市与陕西联系甚至比兰州更紧密。因此由于独特的版图及风俗原因,兰州缺少对本省其他城市的吸引力,加速了兰州及整个甘肃的衰落。

重山遮住了出路、留下了浓雾

山地、高原、盆地、沙漠构成了甘肃的主体,兰州虽没有沙漠侵袭,但也是重山遍布。兰州市西部与南部地势高,东北部地势较低;主城区坐落于兰州盆地内,也是全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

兰州未来的发展方向(兰州迷雾模糊了印象)(5)

兰州整座城市群山环抱,城区呈东西带状分布,黄河穿城而过,在古代来说,兰州这样的地形绝对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城池;但在如今和平年代里,这样的地形反而掣肘了兰州的发展,兰州所坐落的兰州盆地目前几乎全部城镇化。兰州想进一步发展,吸纳更多的人口只有向更高处拓展,因此一幢幢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给人造成了一种快速发展的假象。

兰州未来的发展方向(兰州迷雾模糊了印象)(6)

几十年的石油化工产业对兰州经济产生巨大推动力,但对于兰州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干旱缺水的先天条件加上群山环绕的闭塞地形给兰州的天空与投资环境都蒙上了一层灰尘。在2012年5月13号国家环保部公布的全国86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兰州是唯一数据呈现红色的城市,排名倒数第一成为全国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如此糟糕的城市环境不但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状况,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口外流及成为新兴产业和投资引入的阻碍。

制定改革计划:修建高铁,开发新区

兰州自身发展不尽人意与其在省内吸引力不足有很大关系。放眼全国,省会城市通常是全省最能吸引人口流入的城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最终甚至能形成以省会为中心的都市群,如“苏锡常”都市群、“长株潭”都市群。但甘肃的城市分布较为分散,且受地形、风俗等原因,造成兰州“偏安一隅”的局面,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更难以带动省内城市发展。

兰州未来的发展方向(兰州迷雾模糊了印象)(7)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兰州开始大力加快交通网络构建,在此之前建成有始建于1904年的连接兰州与连云港的陇海铁路;2009年开工建设的由兰州始发至乌鲁木齐的兰新高铁。根据《甘肃省“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路网中已形成及规划的快速铁路,加强完善路网布局,提升兰州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省内规划由兰州中川机场驶出,向西经过永登、天祝、古浪、武威、金昌、山丹至终点站张掖,铁路开通后,兰州至省内各县市将形成“2小时生活圈”。省外规划有兰州至中卫、西宁、汉中、成都等地铁路,兰州正在紧锣密鼓打造一个以兰州为中心的交通密集的铁路网。

加强了与省内城市的联系,但要想吸引人口与资本流入还要将自身基础打好。兰州老城区坐落于盆地内,目前盆地所剩土地几乎无法满足兰州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向盆地外的群山要地不但耗资巨大且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会产生破坏,在一系列现实压力下,兰州将目光锁定在距市区70余公里外的秦王川盆地;这里地势平缓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对于土地紧缺的兰州来说是一块宝;地理位置也极其优越,地处兰州市与白银市交界处,且紧邻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处于兰州、银川、西宁三大省会中心。于是在2012年8月,国务院正式在此地设立兰州新区,为全国第五个、西部第一个设立的国家级新区。此举对于缓解老城区用地紧张,重工业外迁解决环境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

兰州未来的发展方向(兰州迷雾模糊了印象)(8)

但兰州在赶超的同时,其他城市也依旧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不论全国,仅西北地区来看,西安依旧是西部老大哥,实力强劲无法撼动。同时近年来“一带一路”的实施,使得更接近欧洲与中亚的乌鲁木齐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经济上已超越兰州;虽然从基建、教育水平整体实力来看,兰州依然是西北第二城,但要想坐稳这第二城的位置也不是件容易事。

文:1874

地史馆原创,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