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可能合成吗(基因编辑58个婴儿)

徐兢近日,有微博用户称:基因库江苏运营中心王某某实名举报华大基因编辑了至少58个婴儿基因,还意图搞“定制人类”对此,华大基因(300676)12月8日在官方微博发布辟谣声明,称“基因库江苏运营中心”并不存在,“基因编辑58个婴儿”等与现实情况完全不符,公司已经向国家网信办及司法机关进行举报和报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华大基因可能合成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华大基因可能合成吗(基因编辑58个婴儿)

华大基因可能合成吗

徐兢

近日,有微博用户称:基因库江苏运营中心王某某实名举报华大基因编辑了至少58个婴儿基因,还意图搞“定制人类”。对此,华大基因(300676)12月8日在官方微博发布辟谣声明,称“基因库江苏运营中心”并不存在,“基因编辑58个婴儿”等与现实情况完全不符,公司已经向国家网信办及司法机关进行举报和报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兢

华大只是参与了一个项目研究

扬子晚报记者注意到,这份“辟谣声明”开篇语是“没有瓜,各位群众散了吧。”在声明的末尾,附上了微博传言的截图,并打上了“谣言”的醒目图标。

华大基因表示,据了解,“基因库江苏运营中心”这个机构并不存在,“基因编辑58个婴儿”和“定制人类”等科幻片中的情节,与现实情况完全不符,其实这是一篇在2017年发表于Nature的学术论文,该项目由美国俄裔研究员米塔利波夫团队主导,完全遵守“人类胚胎14天”原则,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没有回植!没有妊娠!!更没有婴儿出生!华大只参与了该项目中胚胎干细胞的核酸测序,以及技术的效率和安全性的评估。具体可查阅Nature的报道∶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3305

华大基因称,虽然该微博已经自行删除了相关造谣内容,但鉴于该内容利用网友的好奇心和认知盲点,以截屏方式在微信等平台传播,造谣内容极其恶劣,用心极其险恶,公共影响隐患重大,给公众制造了恐慌,已涉及公共安全问题。他们已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国家网信办及司法机关进行举报和报案。

基因编辑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据悉,目前的“人类胚胎14天”原则指的是,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该原则来源于《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

事实上,早在基因编辑诞生之初就一直存在伦理争议,伦理学家和科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末达成了“14天规则”,要求人体胚胎研究必须在受精后的14天内结束——14天是神经系统逐步成形的第一天,也是胚胎分裂的最后一天。

据新华社消息,备受社会关注的“基因编辑婴儿”案2019年12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贺建奎、张仁礼、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的行为构成非法行医罪。贺建奎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张仁礼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覃金洲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

“基因编辑婴儿”案可以追溯到2018年11月26日,彼时为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的贺建奎宣布两名经CRISPR技术编辑基因的双胞胎女婴降生,她们出生后便可以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HIV。消息一经传播,便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公司股价年内涨幅高达92%

企查查显示,华大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本4亿元,是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怀抱“健康美丽,做生命时代的引领者”的愿景,华大以“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引领基因组学的创新发展,通过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与产业链各方建立广泛的合作,将前沿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医学健康、农业育种、资源保存、司法服务等领域,切实推动基因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基因科技造福人类。

2017年公司上市之后,发行价为16.24元每股,因其“基因检测”等概念,股价一度较发行价格上涨超过15倍。2018年开始,公司股价持续回调至60元左右。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再度大涨,12月8日收盘报131.83元,年内涨幅高达92%。截至12月9日收盘,股价报128.83元,跌2.28%。

今年以来,华大基因股价接近翻倍,12月7日,华大基因兄弟公司华大智造向科创板提交了上市申请。若华大智造顺利登陆科创板,华大基因实际控制人汪建将再添一家上市平台。

来源:扬子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