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文峰木塔与温纯(三原文峰木塔与温纯)

三原文峰木塔与温纯

原创 三原吃喝玩乐

温纯,陕西三原北城人,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巡抚、工部尚书等职,为明朝一名臣。有一年,温纯回乡探亲,看见分隔南、北两城清裕河大桥被水冲毁,行人来往不便,温纯便与知县高进孝商议修建一座石桥方便两岸百姓。温纯拿出多年积蓄一千多两银子作为倡导,动员邑中富户捐资。历经十二年的时间,终于修建成了一座宏伟壮观、南北通行的龙桥。

万历十九年,温纯又倡议将修建龙桥时搭架拆下来的楦木,在三原县城东南中王堡修建一座木塔,名为文峰木塔,意在希望三原县文风兴盛、人才辈出、百姓衣食无忧。

三原文峰木塔与温纯(三原文峰木塔与温纯)(1)

三原文峰木塔与温纯(三原文峰木塔与温纯)(2)

传说故事

文峰木塔修建于明万历年间,塔旁有寺庙,庙内盛栽各种菊花。以前每年九月九重阳节,四面八方游人蜂拥而至,登塔赏菊,热闹非凡。

在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菊花中,有一种像一个执拗的女子的菊花,挺着胸,偏着头,人称拗头菊。相传这种菊花原生长在长安御花园中,武则天登位后,骄横跋扈,气焰熏天。有一年寒冬腊月,武则天吃罢酒宴,到花园散步,只见满园空旷,枯枝萧瑟,心中不悦,怒骂:"普天之下,属我驱遣。小小花儿,竟不露面!"下令百花必须在一夜之间开放。

群花仙慑于武则天的淫威,只好抖抖索索,含泪开放。唯独菊花仙子,冰清玉洁,挺身抗旨。她自拔根须,满腔悲愤,逃出森严的御苑。一缕芳魂,飘过宫墙,飘出长安。飘过渭水和泾河,再也没劲了,就昏倒在三原县中王堡村外的荒野。幸喜一老仙路过,敬佩菊仙的不屈性格,挥动手中拂尘,化出一座寺院,自扮花工,引来九天甘露,日夜滋润,使菊仙生还人间,菊仙重生,品性不改,全偏着头。

明万历十九年,三原龙桥竣工后,人们用搭架拆下的木料在寺院修木塔,为的就是让菊仙有个遮挡凄风苦雨的地方。

三原文峰木塔与温纯(三原文峰木塔与温纯)(3)

三原文峰木塔与温纯(三原文峰木塔与温纯)(4)

三原--高陵班车或出租车可到达,你还知道三原哪些旅游景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