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到底是皇太极的儿子吗(皇太极拥有11个儿子)

知史局【2018】总第273期

本期作者:关捷

很多人不明白,皇太极英明一世,为什么他的儿子们除了福临做了皇帝成了名人,其他人大都史上无名?尤其是老大名震中华,但却在年轻时选择自杀?并以庶妃等三活人殉葬。

多尔衮摄政后,最不放心的不是别人,而是正脉的皇太极驾下一支,也就是他哥哥的十一个儿子。于是,他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来打压这些人。直到他实在打压不了的那一年为止,即顺治七年,因为那年的年末他死了。

顺治帝到底是皇太极的儿子吗(皇太极拥有11个儿子)(1)

作者:关捷老师

皇太极的11个儿子中,除去早亡的,事实上,只有豪格、叶布舒、硕塞、高塞、常舒、韬塞、博穆博果尔,在我们的讨论之例。顺治做了皇帝,也不讨论。

先看豪格,他是皇太极的长子。他生于1609年,比多尔衮长三岁。他是多尔衮最头疼的人物。

“初封贝勒,天聪六年七月,晋和硕贝勒。崇德元年四月,以军功晋肃亲王。六月,命掌户部事。八月,以事降贝勒。三年八月,副奉命大将军多尔衮攻明。明年四月,凯旋。八月,仍命管户部事。九月,复以功晋亲王。六年三月,以事降郡王。七年七月,以功仍晋亲王。顺治元年四月,以事削爵。十月,仍封亲王。三年正月,授靖远大将军,征四川。十二月,灭张献忠。五年二月,凯旋。”

从这个履历表上可以看出,他的战功赫赫。而且,基本上是父皇在世时完成。也就是说,多尔衮无法阻止。可是当他杀了不可一世的杀人魔王张献忠回来一个月后,多尔衮就动手了。史载“三月,被多尔衮构陷削爵,幽系。四月,自杀,年四十,以庶妃三人殉。七年正月,多尔衮与兄阿济格各纳其福晋一人。”

这是最明显的多尔衮打击皇太极儿子的例子,充满血腥。笔者找到一幅豪格的画像,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人却像个老头子,目光里充满忧郁,这哪里像个纵马神州的威武亲王?后来,多尔衮死,顺治帝为哥哥报了仇,并且为哥哥平反昭雪“八年二月,昭雪,追复封爵。十三年九月,追谥武。乾隆四十三年正月,配享太庙。特诏改现袭爵位之显亲王,复始封王号曰肃,世袭罔替。八月,入祀盛京贤王祠。”

顺治帝到底是皇太极的儿子吗(皇太极拥有11个儿子)(2)

豪格的画像

八旗军制!男子满13岁必须入伍参战。皇太极的这个儿子16岁了都没有入伍,个中蹊跷耐人寻味。

接下来的是四皇子叶布舒。皇太极逝世时,他已16岁。按照八旗的军事规定,他13岁就应该投入战争了。但,史书看不到任何记载。多尔衮抹杀没抹杀不得而知,但在此后的战争中,也看不到他的英雄形象。他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怎么可能呢?清初直到乾隆,包括皇室成员在内的八旗官兵,是要靠军功说话的。没有军功,就没有发言权。除了皇长兄豪格,就年纪而言,他是多尔衮第二个头疼的人物。因此,他的军功莫名其妙地被“记载”为零。第一次晋封,他只得了皇室贵族倒数第二的爵位镇国将军。到康熙八年,晋了一级,辅国公。回顾他64年的人生,只参加了几次祭祀活动。爵位低、政事少,加之功劳簿上无功劳,弟弟顺治和侄子康熙也无能为力了。

顺治帝到底是皇太极的儿子吗(皇太极拥有11个儿子)(3)

五子硕塞,他比四哥叶布舒小了两岁。由于母亲的身份高贵一些,在朝中有一定势力。而且,孝庄特别喜欢他,看中他。进关不久,就被封了承泽郡王。多尔衮似乎对他放了一马,让他参加了追剿李自成的战争。后来,又南征。所立战功,均公道地记录并上报顺治。于是,晋封亲王。但多尔衮在豪格事件中,还是连带着把他打击了,降为郡王。顺治亲政后,虽平反复爵,但他只活了四年,即到了顺治十一年,就去世了。他只活了27岁,这与多尔衮的打击压制关系直接。他是个天才的人物,不但有军功,还留下了不朽的画作《奇峰飞瀑图》和《夏山图》。清人李放在他的《八旗画录》中说他的画“秀润天成,无尘世气”。天妒英才,还是多尔衮妒英才?

六子高塞,似为聪明之人。他看清了三位哥哥的命运,于是,他设计了自己的命运。那就是走出皇宫,远离政治,跑到东北老家沈阳读书写作。多尔衮见他如此选择,当然也就不再有什么动作了。史书说他“性淡泊”,毕竟不淡泊,皇叔多尔衮不答应呀。他精于诗工于画,还会弹琴。爱新觉罗氏家族、乃至整个满族之钟情艺术,很可能是始于他,而且成就极高。留有诗集《恭寿堂诗》一卷。其画作,并评为“笔意高远”。怎样达到“高远”?只有出世。皇子出世了,要面临多大的政治压力,可想而知了。至于后来康熙给他一个镇国公,也就是个面子工程了。这也是康熙的厚道所在,面对历史遗留问题,除了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上的补偿,即使千古一帝的聪明康熙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因为,千古一理。

七子常舒,父亲皇太极逝世时,他只有6岁。比弟弟福临大一岁。多尔衮像不在意福临一样不在意他。但也没给什么好脸儿,在顺治一朝等于啥位置没有,做个空头镇国将军。多尔衮不让他有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自然也只好平庸下去了。

十子韬塞,父皇逝世时,他4岁,在多尔衮辅政的年代里,他混了七年,也就是4至11岁这个撒尿和泥年龄段。多尔衮可能瞅都没瞅他,给了镇国将军装装门面,料他也起不了什么大风浪。这一点,他和弟弟博穆博果尔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同样享受了多尔衮温和的排挤政策。

十一子博穆博果尔,更不在多尔衮的眼里,等于说他只是个襁褓中的娃娃。他有五年的时光在多尔衮辅政的年代里,但那只是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生活。多尔衮怕是见面都是有数的。后来封了王,那是哥哥福临真正说了算的顺治十二年,而那时,多尔衮已死五年了。

顺治帝到底是皇太极的儿子吗(皇太极拥有11个儿子)(4)

多尔衮打击老大豪格、老四叶布舒、老五硕塞主要源于他们对自己地位的威胁。

这样看来,多尔衮重点打击的是老大豪格、老四叶布舒、老五硕塞,其他主要是排挤或冷落。顺治看得很清楚,但无能为力,一切都只好等皇叔死了再说。但再说也难,因为多尔衮长达七年的经营,除了豪格的功劳难以遮蔽之外,其他人都已成功遮蔽,几乎成了普通旗人,如叶布舒和常舒等,难以服众,也只能到康熙时授以虚衔了。

公道地讲,多尔衮对奠定清康乾盛世的雄厚基础,功高日月。没有多尔衮,很难说会有大清的一统江山。但多尔衮太累了,在辅政的七年里,除了要做重大军政事务外,还要朝乾夕惕地盯着皇哥哥留下的十一个儿子。39岁,就累死在承德的喀喇城里了。

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的下午,消息传到紫禁城。福临虽然万分欣喜,但一切都晚了。大哥已死两年多了,其他兄弟已被打击得王气黯然,成了扶不起来的王子,只一味望着他憨笑……

历史地看问题,多尔衮这样做,当然不能排除他的私心。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到他的大局意识。顺治6岁登基,面对五大两小的兄弟,面对的是亲情,同时也面对的是危险。排除子以母贵的因素,那七个兄弟都可以问鼎王位,随时随地都有机会来个天翻地覆。为了大清江山,多尔衮不得不对他们进行政治上的打压。这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

顺治帝到底是皇太极的儿子吗(皇太极拥有11个儿子)(5)

顺治帝在临终前写下的《罪已诏》里曾痛心地自责没有照顾后自己的弟兄。流露的是骨肉亲情。但是到了康熙朝,康熙、孝庄太皇太后、四大辅臣也都没有对顺治的兄弟们放松警惕,他们的爵位与军权一直在控制范围之内,因此,也一直属于政治中心的外缘。

这就是政治,封建的政治因为先天性的信心不足,因而必然带来冷血无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