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科幻阅读感悟(非典型理工男的三体读后感)

三体科幻阅读感悟(非典型理工男的三体读后感)(1)

现在是凌晨四点半,外面漆黑一片,端起刚泡的咖啡,走到阳台,像个孩子一样向天空望去。城市的雾霾让夜空仿佛盖上一层厚厚的绸缎,没有一颗星星,除了黑就是黑,黑的让人窒息。对!城市的天空就是这么让人扫兴,本来以为可以借着点点疏星可以吟诵两句小有情调的诗歌,“凌晨四点半,海棠花未眠。”oh,shit!还是算了吧,这么美丽的句子,从一个端着速溶咖啡的,头发凌乱,黑着眼眶赶着论文的学生狗嘴里说出来,就好像屎壳郎穿上比基尼,实在是太不漂亮了!

虽然此刻天空是那么的不应景,但是我仍然要盯着他,目不转晴。思考着那些霍金才会想的问题,这块黑布之后,有着多少像三体一样的文明,有多少歌者在我们美丽的太阳系周围转悠,四维空间里的生物到底长得咋样(注意我没疯,也不是天才)。这不是装逼,看完《三体》后,你也会情不自禁的去想这些让人发疯的问题,这也许就是《三体》的魅力所在。

向大刘致敬

首先,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后辈,着实感觉大刘的这个硬科幻来的够“硬”,整个系列涉及到的技术和科学知识随时间推移安排的十分合理,完美的契合人类的认知水平。从黄金岁月中的红岸基地到647宇宙,每一个年代中不断涌向的技术都有着现实生活的影子(不然怎么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呢)。就拿三体游戏中秦始皇用人肉计算机进行恒纪元预测来说吧,这是大刘在风骚的展示他《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看到这里,无数的IT狗肯定同我一样无耻的“硬”了。《死神永生》中涉及到宇宙坍缩,多维空间,宇宙奇点以及黑洞的知识,都从霍老爷子《果壳中的宇宙》,《时间简史》有所见识,想必大刘必定是拜读了霍老爷子的经典。另外,“古筝行动”中的纳米技术正是当下技术热点。书中这样与现实紧密结合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你是个科技技术的狂热爱好者,建议读一读《三体》,保证让你一次爱个够。

作为一个工科男,我都嗅到了《三体》中浓郁的人类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和宗教的相关知识,此处可见大刘丰富的知识面和良苦用心。书中大刘就像一个预言家,以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为假设前提,逐步推演出人类文明在遭受异类文明攻击后的命运。每一次危机背后,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三体》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史诗巨作,更是一部对人性充满思考的社科著作。

如果你是一个推理小说迷,同样建议你来读一读《三体》,在《黑暗森林》这一部中,面壁人与破壁人智慧博弈让人看得惊心动魄,虽然不及东野圭吾那些推理小说专业户的文笔,但是大刘的情节设置不得不叫人拍手叫绝。

关于作品黑暗与否的一点看法

有人说,《三体》之所以没有获得雨果奖提名,是因为它是一部黑暗的作品,且不说“悲伤小狗”等搅局因素,《三体》绝对不是一部所谓的黑暗作品。

从小说全局来看,不错,到处可见人性以及宇宙森林法则的黑暗,但是这些都是情节发展所必须的东西,没有这些所谓的黑暗,整部小说没法架构,就像推理小说中黑暗的人性一样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没有黑暗,没有谋杀,哪来的推理呢。况且大刘只是在陈述当下的社会现状,那些说作品黑暗的人,你们是未成年吗?亦或是“单纯可爱”的小清新?见不得打打杀杀,见不得尔虞我诈吗?难道只有治愈系爱情故事是好作品?只有安妮宝贝才是好作家吗?

小说结局更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程心这个角色给全篇小说带来了爱与正义,在黑暗的宇宙中,程心仿佛是茫茫大海中一座明亮的灯塔,给人类带来了爱与希望。无论是激进的ETO,还是理智到可怕的维德,最终都没能逃过灭亡的命运,大刘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了爱与正义的化身--程心。三体人也罢,歌者也罢,那些宇宙中的更高级的文明也罢,侵占掠杀之后都会像归零者一样,渴望宇宙大坍缩,回到奇点,重新开始过上十维空间里的田园生活。毕竟,当我们的宇宙已经千疮百孔之后,布满无法生存的一维空间时,发现一切的担忧,一切的伤害与毁灭都显得那么的无力,那么的多余。借用大刘的那句话,“给岁月以文明,给时光以生命”!

一些奇怪的思考

  • 读完整部小说之后,发现小说中对食物的描写甚少,对太空食物的描写更是没有,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就是想了解下几个世纪后地球人吃什么,那些外星人吃啥玩意,难道五十多小时的时空旅行不用吃饭(程心和艾AA乘坐曲率驱动飞船逃离太阳系时,既没见他们休眠,又没见他们进食),读罢,心头涌上一股失望之意。

  • 三体人到底长啥样啊?从头至尾,小说几乎没有一处描写过外星人的长相,也许是大刘有意为之,这样给了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你可把他想成是阿猫,阿狗,甚至是隔壁的王二麻子!高,实在是高!

  • 小说还有一点一直令我费解,就是那个魔法时代是个神马意思,看似跟小说毫无相关?难道是大刘为了凑字数,还是那段时间作者魔兽玩多了,加进个魔法师玩玩?

关于小说为什么会火,我是这样认为滴。

开篇题材历史背景选得好,文革是老一辈作家作品中永恒的话题。诸如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和最近上映不久的《狼图腾》都是以文革为是小说背景的,这充分说明了文革是个能创造奇迹的时段,疯狂使人们无所不能啊,相信大刘也是这么想的(呵呵),而且,私以为,小说之所以能够在国外斩获很多的奖项,也与它的文革背景或多或少有些联系,老美等一些西方媒体就是喜欢研究中国的文革,此中原有,不必多说,你懂得。

小说对人性阴暗面的无情的揭露也是小说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我发现,近些年来,描写人性阴暗面的作品越来越多,什么《发条橙》、《七宗罪》、《黑镜》等等,这些作品大多都有不错的市场,大刘是在紧跟市场趋势。

当然,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极富有创造力肯定是作品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

写在最后的话

人类与浩瀚的宇宙相比,是何其渺小啊,在高等文明面前,也许我们是虫子,也许我们是王小波笔下的屎壳郎,微不足道。宇宙是黑暗森林也罢,大同世界也罢,在心怀敬畏的同时,我们要做一只“飞翔的屎壳郎”,带着地球这颗大粪球,怀揣爱与希望,勇敢探索未知!

来源:简书专题投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