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知识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经典之作)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知识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经典之作)(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经典之作 ——《动机与人格》

好书推荐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知识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经典之作)(2)

★★★★★

一、作者简介

“一个人除非在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敢于倾听自己,倾听他自己的自我,否则他不可能明智地选择生活。”(《对人性的进一步探索》)

亚伯拉罕・马斯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人本心理学或“第三势力心理学”最重要的发言人之一,而且在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主持的智商测试中马斯洛得了195分,那个时代的第二高分。美国作家、教育家乔治伦纳德评价他:“在改变我们对人性和人类可能性的看法方面,亚伯拉罕・马斯洛所做的,比过去50年中其他任何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所做的都要多。他的影响,仍在继续直接或间接地增长,特别是在健康、教育和管理理论领域以及在几百万美国人的私人和社会生活中。”何林・成尔逊(ColnWilson)写道“早期的心理学家们把他们的努力局限在解释基于大脑机制的人类感受和反应上,也就是说,去建构心智的机械图景。弗洛伊德的图景更加“丰富而奇特”,但它却有很深的悲观主义,阿尔道斯・赫胥黎( Aldous Huxley)将其称为“地下室的地下室”的心智观。……马斯洛第一个创造了一种真正全面的心理学流旅,可以这么说:是从地下室一直到阁楼。……马斯洛的成就是巨大的。与所有的创造性思想者一样,他打开了审视宇宙的一个新窗ロ。”

马斯洛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对人类成长和发展的最高可能性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为心理学领域中人本心理学和后人本心理学做了奠基工作。马斯洛对人性的研究使他得到许多结论,核心观点主要有:

(1)人类有朝向于健康、创造性和自我满足等更高层次的内在趋势。

(2)神经症可以被认为是对自我实现趋向的一种阻断。

(3)一个有协同作用的社会的演进是一个自然和基本的过程。它是这样一种社会:在其中,所有的个体都可以达到自我发展的高级层次,但又不会妨碍他人的自由。

(4)商业效率和个人成长并不是不相容的。事实上,自我实现的过程使每一个个体都向于最高的效率水平。

马斯洛最伟大的长处就是他提出重要问题的能力。他向心理学提出了对于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是核心的问题:

做一个好的人类成员是什么意思?

人类有能力达到些什么?

是什么造就了快乐的、有创造性力的、需要得以满足的人类?

如果我们不知道人类的可能性是什么,我们又怎么能够判断出一个人是否已全面地实现了他或她的可能性呢?

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地超越童年时代的不成熟和不安全感?在什么环境中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我们怎样才能发展出人性的完整模型、其中既包括我们非凡的可能性,又不失去我们非理性、非成就性的一面?

是什么在激励着心理健康的个体?

“新心理学的问题”一章就是专门就心理学发展有待研究与探索的各种可能与空间的全面、广泛、有价值、有启发的各种问题与思考。

二、《动机与人格》一书简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爱德华·霍夫曼评价“《动机与人格》被公认为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成就,更有意义的是,它富有说服力的思想开始渗透到其他领域,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教育、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等。”初版于1954年的《动机与人格》一书包含了他对人类心理学的重要发问和早期探索。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详细论述的思想成为他一生事业的基础。该书共四大部分十八章。分别为动机理论、心理病态与正常状态、自我实现、人类科学的方法论。这本书在创建一个积极和全面的有关于人性的观点方面影响巨大。迄今它仍然是一个独特的、有感染力以及影响力的源泉,这一点可以从当代的心理学、教育、商业和文化趋势中看出来。许多领域都越来越强调自我实现、价值、选择以及更具整体观的对个体的看法。

需求层次论。该书提出了影响广泛而深远的人类动机的需求层次论,即需求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对大多数人说这五个层次是由低到高需要予以满足的顺序,但是也有例外,也就是说满足需要的顺序不一定是这五个层次呈现出来的固定的顺序,优势需求并不一定是在低一级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转移到更高一级,在低层次需求未得到满足之时,高层次需求也可以成为优势需求。“某种需要一旦满足,就不再起积极的决定作用或者组织作用”,一个新的需要在优势需要满足后出现,是指新的需要成为又一个优势需要,由次要需求转为主要需求,这个出现是逐渐的而非突发的,是此消彼长的过程。而且作者所说的一般情况下这五个层次是,一个需要得到满足则另一个层次的需要相继产生,但这并不是说,一个需求必须百分之百满足后另一个需要才产生。事实上,社会上的大多数正常人其全部基本需求都部分得到了满足,同时又都在某种程度上未得到满足。称为基本需要的东西大部分是无意识的,而且需要本身具有文化差异性,但是“基本需要比表面的欲望或行为更为人类所共有”。此外,“基本需要的满足有一些直接的先决条件,包括在无损于他人的前提下的言论自由、行动自由、表达自由、调查研究的自由、寻求信息的自由、防御自由以及集体中的正义、公平、诚实、秩序等。”

自我实现者。马斯洛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对他所认为的心理健康人的研究:“的确,自我实现的人,那些已达到成熟、健康和自我满足的高层次的人们,他们有如此多的东西可以教给我们,以至于有时他们几乎就像是人类中的一个不同的种类。”( Maslow,1968,p.71)他发现,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的人所具有的机能,不同于处于匮乏状态中的人的机能。自我实现的人被“存在价值”所激励,这是健康的人自然发展起来的价值,而不是被宗教或文化所强加的。他断言说:“我们已到达生物历史的这样一个时刻:我们现在要承担起我们自己进化的责任。我们已成为自我进化者。进化意味着选择,即挑选和决定,而这意味着价值。”自我实现者所欣赏的价值包括真理、创造、美、仁慈、完整、活力、独特、正义、直率和自我满足等。通过观察,马斯洛得出以下对自我实现的人的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总体印象:“对现实的感知、接受、自发性、以问题为中心、超然独处、自主、清新的鉴赏力、高峰体验、人类同族感、谦逊与尊重、人际关系、道德规范、手段与目的、幽默感、创造性、对文化同化的抵制、不完美、价值、二分法的消解。”“自我实现者的品位、价值观、态度和选择不是建立在相对的、外在的基础上,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内在的、现实的基础上。因此,他们追求的是真、善、美,而不是假、恶、丑,他们生活在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而不是生活在毫无价值观念的机器人似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只有风格、一时的风尚、他人的意见、模仿、建议、威望)。”

三、本书阅读价值

本书对于了解人类动机理论及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者、需求层次论都是最佳的原版、可靠的参考书,因为他人的介绍或引用往往有误解、误读或者断章取义的成分,比如对于需求层次论就有一些机械或片面的解读或理解,而且被没有读过原著的人所接受所误解、误传。另外,阅读此书对于观察与认识自我也是一面较好的镜子,而且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进一步洞察自我的人性,就像作者从自己研究对象——自我实现者身上所学到的。1970年6月8日,马斯洛不幸因心脏病去世。下面的内容摘自他1970年5月7日的日记:有人问他:一个羞怯的年轻人是怎样变成一个(似乎是)“有勇气的”领导者和发言人的?——“是良好的意志、同情心和智慧。”并补充说:“我从自我实现的研究对象身上、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超越性动机中学到了许多,他们的优点现在我自己也具有。所以对于不公平、卑部、谎言假话、仇恨和暴力,我感到愤愤不平。……这样,当我不能够大胆讲话时我会感觉自己虚弱、内疚和怯懦。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我必须那样做。”

参考书目: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肖新平:长安街读书会博士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部成员)

本期责编:彭煜婷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第22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经民政部、文化部等相关主管主办单位报备批复,长安街读书会牵头发起成立“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的人民团体,该机构将通过开发利用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大中院校的全民阅读文化资源,促进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并以党建为先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努力继承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遗志,深入“研读经典”,让“全民阅读”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知识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经典之作)(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