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演的最好看的电影(笑中带泪的经典好戏)

众所周知,90年代的台湾,是香港电影的大票仓。

这些电影大多是为了卖钱,由此产生的供求关系链中,就包括了台湾片商。

当时很多台湾片商,就挤破了头要从香港片商那里买片。

没办法,台湾片源不足,拍台湾片发财的梦想,只能最终让位于买香港片维生的现实。

于是,除了和同行竞争,有些台湾片商还得赴港低声下气买片,有的则要提供台湾资本协助电影拍摄。

当时,有个叫王应祥的台湾老板(制片人,发行商)就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

那段时间,王总心有不甘,一直想摆脱这个不好玩的规则。

于是,90年代初,他的龙翔公司与当时已在台湾闻名遐迩的表演工作坊合作,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这部电影,班底强大,演员有当时红的发紫的林青霞,戏骨金士杰,顾宝明,李立群,丁乃筝;

摄影是杜可风,美术是张叔平;

导演,是台湾戏剧界赫赫有名,也是这台戏的作者赖声川。

现在在词条上查查《暗恋桃花源》,您会看到,历经了30多年,它已有N个版本(包括一个电影版)。

演过这台戏的演员,包括80年代的金士杰,丁乃竺(导演赖声川的妻子),顾宝明等人,90年代有了林青霞,萧艾,2000年后的黄磊,袁泉,孙莉,何炅,谢娜等。

林青霞演的最好看的电影(笑中带泪的经典好戏)(1)

我们如今在说开心麻花的舞台剧转电影是经过了多少市场检测云云的,这事早在20多年前,台湾的表演工作坊就做过了。

在电影版上映前,《暗恋桃花源》已经在舞台上演了6年。

电影上映后,还拿下了包括台湾影评人协会评选的92年度十大华语片第3名的奖项。

这是一部过于扎实的经典剧,演员接演这个戏,压力颇大。

林青霞演的最好看的电影(笑中带泪的经典好戏)(2)

《暗恋桃花源》的首演是1986年。

那时候的台湾,处于戒严的尾声。

当时,台湾民众觉得整个秩序很混乱。

过去几十年的戒严,前方微微看到点变化,但又不敢相信或想象那可能的变化会怎样。

赖声川创作这出戏的灵感,就源于当时这样一个混乱秩序。

有一次,赖声川在艺术馆观看导演陈玉慧的《谢微笑》彩排,彩排时间是下午,首演是晚上。

可是,这段时间中还有2小时又安排了一场小学生的毕业典礼。

于是,那次出现了这样一个景象:

台上还没彩排完,台下已有小学生坐着了,而另一边,钢琴,讲桌等毕业典礼所需用到的物件,也在等待搬上台。

那时候,赖声川还在想着,如何在戏剧舞台上展示悲喜交加的故事,而当时看到的这件事,这个社会局面,则促成了他创作出《暗恋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在我一生中,有相当的意义。它是我在台湾现在这一个混乱的局面之中,找到的一个平衡、一个人们渴望的秩序。

林青霞演的最好看的电影(笑中带泪的经典好戏)(3)

于是,一出戏中戏出来了。

两明一暗的故事线,做出来了。

某日,某个剧场,两个剧组的彩排合约被撞到一起(剧场没协调好)。

演出在即,急着彩排,于是,两个剧组只能共用一个剧场彩排。

两个剧组,一个悲剧,一个喜剧。

悲剧是《暗恋》,讲述40年代的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一别,几十年后,江滨柳临死前两人在台北再重逢的故事。

林青霞演的最好看的电影(笑中带泪的经典好戏)(4)

喜剧是改编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桃花源》,被妻子春花和袁老板戴绿帽的老陶,某日出海打渔实为自杀,却误打误撞进入桃花源;

待得老陶从桃花源回来要接妻子,却发现妻子与袁老板过着极为不堪的日子。

林青霞演的最好看的电影(笑中带泪的经典好戏)(5)

一喜一悲的戏中戏,就在台上交互上演。

一个是静意的爱情故事,一个是喧闹的喜剧,而观众的情绪,就在这一喜一悲中交替切换。

另外,还有一条暗线:

一名闯入剧院的疯女,到处寻找一名叫刘子骥的人。

谁是刘子骥?

《桃花源记》结尾处: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多少,也有戏是戏,现实是现实的意味吧。

林青霞演的最好看的电影(笑中带泪的经典好戏)(6)

1985年的11月30日,年轻的戏剧导演赖声川在自家客厅宣布,《暗恋桃花源》剧组成立。

《暗恋桃花源》是表演工作坊的第二出戏,而此前的处女作,相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在一夜之间红遍台湾,也为《暗恋桃花源》开了个好头。

(另:《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的视频几个网站上都找得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核心为李立群,最早一版为李立群和李国修合作,两人在台上讲满2个半小时。)

但是,当时《暗恋桃花源》的排演不是在剧场(那时候表演工作坊还没有正式的办公室和排练场),于是排练场地四处辗转。

第一版中,《暗恋》剧组的云之凡,由赖声川的妻子丁乃竺出演,江滨柳由金士杰扮演;

《桃花源》剧组那边,则是顾宝明,李立群,刘静敏。

然后那个排练也是很有意思:

演员们来到赖声川和丁乃竺家里,进门后开始淘米,洗菜,做饭。

嘻嘻哈哈一阵饱食后,再捧着饮料闲适地瞎聊一阵。

排练像游戏,演员们由生而熟成为知己。好像一群大人在玩小孩子的游戏,搞童年往事,好玩极了。

--赖声川

林青霞演的最好看的电影(笑中带泪的经典好戏)(7)

台湾的生活实在太乱了,这是台湾人共同的经历;然而身在其中,人们也能保持一种乱中的秩序。

赖声川是这么讲述《暗恋桃花源》的。

那戏中的乱,就有如《暗恋》和《桃花源》两个剧组,在一个剧场争着场地排练。

前面,《暗恋》的江滨柳和云之凡还在深情款款于黄浦江前诉离别之情时,《桃花源》剧组的人却闯入镜头来破坏这一气氛。

但是在乱中,却也有着秩序。

一悲一喜交替,实实是给予观众悲喜交加的感受;

《桃花源》部分,顾宝明就记得曾经看到坐前排的观众笑得从椅子上翻下来;

而《暗恋》的最后,那些台词却也在剧迷脑中徘徊不去:

想不到,想不到啊!好大的上海,我们可以在一起。这小小的台北……

还有:

江滨柳:“之凡……这些年,你有没有想过我?”

云之凡:“我……我写了很多信到上海。好多信。后来,我大哥说,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要老了。”

林青霞演的最好看的电影(笑中带泪的经典好戏)(8)

那秩序,还在于这场戏的设计:

由于时间所限,两个剧组将舞台一分为二,在台上同时排练。

舞台就这么大,难免越界。

悲的《暗恋》,有时候会不小心就碰到喜的《桃花源》的道具;

又是悲喜交替。

而台词设计更有意思,《暗恋》演员说着台词,时不时会被《桃花源》的演员说的台词给打断,反之亦然。

但是,在台词设计上,这悲与喜的台词竟实现了无缝链接:

当你不看场景的时候,你会以为这是一段完整的剧情;

看了场景,却发现这是两段不搭嘎的故事产生的错位效果。

两台戏,此时交织一起,却分不清是悲是喜,只有交加;

乱,又衍生出新的秩序。

林青霞演的最好看的电影(笑中带泪的经典好戏)(9)

《暗恋桃花源》公演后,一炮而红。

从此,成为了表演工作坊的王牌剧目。

于是,走过30多年,这个故事已被许多演员演绎过了。

但它却也只拍过一次影版,就是林青霞演云之凡的那版。

其实在此之前,林青霞就演了该剧的舞台剧版。

那时候,林青霞甚至放话:

如果演舞台剧,那么导演一定要赖声川。

而《暗恋桃花源》也成为林青霞唯一一次出演舞台剧。

林青霞演的最好看的电影(笑中带泪的经典好戏)(10)

多年后,当一开始有人对赖声川用黄磊,袁泉等影视演员演舞台剧发出质疑时,赖声川是这么回应的:

我不会拿我自己的作品开玩笑。现在的舞台剧演员,很多其实想要拍电影;反而是影视演员,他们想尝试演出舞台剧。当年林青霞演云之凡前,也同样很多人质疑,可最后,事实证明她完成得很好。

林青霞演的最好看的电影(笑中带泪的经典好戏)(11)

1991年,林青霞参演的那版,是赖声川第一次重排的。

原因之一,是为了做好电影的拍摄工作。

而1986-1991年的5年间,局势也变化很大。

台湾戒严结束,内地开放探亲。

于是,《暗恋桃花源》的命题可以走得更大。

如果说,第一版是更偏向于集体即兴创作而成,那么这第二版,就像是有着一个更为完整的剧本在照做。

第二版和电影版,又获得了成功。

甚至电影版还在国际影展上获得喝彩。

林青霞的云之凡,又成为这台戏中,最广为人知的角色版本。

但在1993年,中戏,北影的小圈子里,《暗恋桃花源》却是被默默地传递着,速度却很快。

小圈子对于这戏,发出惊叹:

原来,还可以这样?

而多年后,当这台戏漂洋过海,走入大陆各大剧场时,观众们看着这台戏,仿佛在品着一坛30多年的老酒。

那味道,让人又喜又悲,哭哭笑笑,却也不再有人发出“还可以这样”的感慨。

取而代之的,是:

果然经典。

林青霞演的最好看的电影(笑中带泪的经典好戏)(12)

林青霞演的最好看的电影(笑中带泪的经典好戏)(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