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小币种有哪些(区块链中的DAODAC是什么)

区块链小币种有哪些(区块链中的DAODAC是什么)(1)

区块链中的DAO/DAC是什么?

比特币走过了漫长的十年光景,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为其背书,本体仅仅就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一段程序代码,却在抵御黑客无数次的破解中;在世人的不屑、怀疑和争议中,一步一步证明了自身价值,终于让大家愿意重新审视这个“异类”,并开始研究其背后的技术原理和尝试解释其内在逻辑的合理性。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几乎用一句话就能解释,分布式多活数据系统。区块链其实并没有太多超出人们认知的新技术,但就是这样一个“旧技术”的结合体,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却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这是一项“不得了”的技术,至于为何“不得了”?那就是众说纷纭,例如第四次工业革命、社会劳动关系升级、下一代互联网、区块链无所不能……等等,每一种分析都确有道理,但也让人更加摸不清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因此,我则希望通过最朴素的经济学视角来切入,探讨区块链,及其背后协作模式DAO,对于现代社会意味着什么?区块链到底有什么用?

区块链小币种有哪些(区块链中的DAODAC是什么)(2)

降低交易成本是区块链的核心价值

1937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斯的论文《企业的本质》,提出了“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的概念,广泛的影响了经济学的发展,让人类拥有除了“供需法则”之外的第二把金钥匙,可以从一个统一的视角观察自身所处商业社会背后的底层逻辑。

什么是交易成本?举个例子,小明想用两个贝壳换老王一个苹果,可小明担心把贝壳交给老王后,老王不给他苹果,老王也担心苹果给小明后,却得不到贝壳,因此可能需要第三个人来做担保,或使用更长的交易流程来降低潜在损失。可以说,不论如何,交易行为的发生,必然会伴随着交易成本的产生,你可能永远无法“原价”买到一个苹果,只能尽量降低购买这个苹果所需的中间成本,也就构成了“交易规则”,对双方的交易行为产生约束,从而确保交换的达成。

人类社会的财富增长过程,几乎可以等同于市场规则不断优化,而交易成本不断下降的过程。国家会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制定经济政策;市场会不断产生利于交易双方的中介机构;企业会时刻优化自身的管理模式等等,规则的进化无处不在。

距工业革命后,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再次打破了传统商业社会线性优化的进程,人类突然可以不受地理限制、不受时间限制,甚至不受成本限制的创造新的交易规则,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呈现断崖式下跌,自由、平等、扁平化、网络化、链接一切、生态商业等规则观念也成为这个新时代的标签。互联网的崛起,也诞生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

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互联网企业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情况下,马太效应愈发强烈,互联网巨头虽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却也让组织自身越来越臃肿,管理成本不断上升,但企业创新能力却往往无法与增长需求所匹配,自身业务抵达天花板后,多数只能寄托于收购、投资、拆分等金融手段扩张版图,虽然可以让财务报表短期内变得更好看,可如果企业内部没创造更好的“交易规则”来消化新资产,优质资产注定也会变成不良资产被淘汰。由此可见,互联网虽然对于降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成效卓著,而对于企业内部的成本优化,却难以实现同步提升。随着市场的饱和,创造力下降,互联网的魔力似乎正在逐渐消失,企业家和创业者们前行的道路也渐渐变的模糊。

所幸的是,历史告诉我们,每当社会发展遭遇瓶颈之时,总会有“天才”从天而降,为人类指明未来的方向,2009年携区块链技术现世的中本聪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与互联网技术所创造的信息社会不同,区块链通过共识机制、P2P、加密学、博弈论、分布式存储等技术的有机结合,用程序代码接管了人类社会千年以来所积累的经济智慧和规则,用数学的确定性替代了社会的不确定性,让人类可以“无需信任”的与全球任何个体实现交换,一切价值都可被数字化,跨时空流动,人类将真正意义上,从信息社会步入数字社会。

区块链所带来的经济变革,彻底简化了现有商业规则,社会交易成本再次得到大幅下降的同时,也对人类以往的商业观念产生了深刻变革。经验主义可能将很难让我们窥探到这片新大陆的全貌,需要我们暂时放下路径依赖,重新想象这个世界。

区块链能有效降低组织内部交易成本

区块链世界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名词叫“去中心化”,我们不能仅仅理解为“去中介化”,更重要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无需“中心”就可以建立起持续的交易关系,这种持续交易关系可以称之为“合约关系”。其实说到合约,就一点都不陌生,人类社会或明或暗都充斥着合约。当你成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时,其实就跟政府建立了合约关系,违约会受到法律制裁;当你加入一家公司时,会跟老板签订劳动合同;当你结婚时,会和另一半领取结婚证;当你在饭店吃饭时,也与店家默认建立了合约关系,确定你不会吃霸王餐……

由此可见,人类社会正是建立在这大大小小的合约之上,由这些合约来确定社会关系;来确定经济规则;来确定组织结构等等。但是,合约的有效性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中心,来提高人类对于未来预期的确定性,保障系统整体稳定性,没人愿意活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即便那个世界足够“自由”。所以,中心的存在会让你付出更多成本,也可能与你的价值观冲突,但你不得不接受,除非等待另一个中心的出现,或是自己来建立一个中心。这种组织形态上的对立性,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市场,小到一个公司、一个社团,都并没有有效手段能缓解,所以称之为“必要的成本”,亦或是“必要的代价”,直到区块链的出现。

区块链虽然是由无数台分布全球的计算机所形成的网络,但没有任何一台计算机有能力独自篡改运行在区块链上的程序代码。这些程序保障了“合约”的有效性,也保障了价值流动的安全性。区块链一旦上线就变成全人类共有,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持有通证(Token)的方式来随时加入或退出。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经济系统里,曾经仅存于理想中的组织形态——分布式自治组织(Distribut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得以实现,而这样一种全新的组织形态甚至在人类历史中难以找到可作类比的例子,因为历史上自发所形成的的松散型团体往往缺乏稳定性,而稳定性好的组织却离不开强有力控制中心。所以,DAO到底蕴含多大的能量,我们很难用历史经验做判断,但就仅区块链诞生后的这些年,比特币、以太坊、EOS等为数不多的非完全态DAO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创造力,短短数年,已经形成了一个4,000亿美金的全球数字经济体,这个经济体还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迅速膨胀。而就这样一个千亿级的经济体却还未有一个公认“落地”的产品诞生,似乎一切才刚刚开始。

区块链小币种有哪些(区块链中的DAODAC是什么)(3)

未来公司——分布式自治组织

那DAO到底是什么呢?区块链领域中,DAO大多被称为“社区(Community)”,大部分区块链项目,产权都归属于社区,而不是公司或研发团队。的确,从表现形式上看,DAO很贴近社区,DAO也往往先以论坛或社群的形态展现给世人,但DAO并不能与社区划等号。在英文中 Community 还含有“共同体”的意思,显然共同体相比社区而言,更能体现DAO的精神内核。DAO就是在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和通证的基础上,所组成的松散型利益共同体,成员目标一致,协作关系上松散,而利益结构上高度耦合。

DAO通常会以项目为核心,以通证作为价值流通证明和激励手段,然后用智能合约确定成员协作关系和利益分配模式。成员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身份划分,例如投资者、开发者、合作者、运营者、消费者等等,都会因持有通证而成为DAO的一份子,参与到DAO的建设与决策。正是因为DAO这种自组织的特性,相比传统机构,DAO可以在短时间内裂变式的高速增长,内部的协作成本(交易成本)却不会同步增长,甚至可能变低。成员之间可自行通过合约结构的持续优化,不断寻求最短路径,让组织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依然能保持高效的协同能力和统一的发展方向。

DAO这种内部力量的统一性,则来源于将组织目标绑定于通证之上的激励模式。通证是数字权益证明,通常代表了项目的使用权或者所有权。依据目标的不同,通证可以有多种发行方式和流通渠道,在DAO成立之初,通过区块链确定下来。在通证的激励下,DAO成员会共享发展红利,并共担失利风险,每位成员都会在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给组织整体带来收益,这与市场经济原理类似。通证将参与其中的不同角色,不同分工的利益统一,成员也无需担心自身价值无法施展,亦或是付出无法获取相应回报,在一个自由而确定的经济系统里,每个人的创造力能得到充分释放,这是其他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而关于DAO在战略方向、战术制定、任务委任、对外合作等运营工作中,方方面面的事物决策,由于没有权利中心,决策多数都会由受到决策结果影响的成员来共同决定。例如,利用投票机制来达成共识,成员也可以将自己的投票权委托给自己信任的人。当然,在成员共同授权下,也可以将组织的所有决策权暂时交给同一个人,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DAO的组织形式是灵活的动态结构,可以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很强的反脆弱性。

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融合加速,消费需求升级,市场经济已经呈现多维度,多层次,高密度的竞争格局,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决策判断,反应速度提出了极高的挑战,传统的商业分析模型和经营手段在不断失效,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在应对变化日益加速市场环境时,往往容易顾此失彼,反应迟缓,错失窗口。另一方面,人才的竞争也是日益高涨,企业既求贤若渴,同时又会担心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所以都希望通过精细的管理体系和内部竞争来达到任贤使能,但也无疑加剧了企业内耗,用人成本变得更高。而苦心培养的人才流失,也常会让企业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社会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已然是整体趋势,如果不能及时适应,未来之路可能会越走越艰难。

而区块链和DAO的出现,无疑让企业在应对变幻莫测的未来市场时,不必再疲于对抗,而是可以积极的与市场融为一体,用复杂系统来应对复杂系统。DAO每个成员或组成部分都可以以各自的方式利用组织资源,同时向不同的领域探索、跨界、创新,跟不同的DAO达成利益共同体,集体智慧的持续创造力,将组织核心势能最大化发挥,不断扩大自身边界。

随着DAO模式的广泛运用,DAO与DAO的不断链接、合作、共享,整个市场将变成一张由DAO组成的高速价值网络,市场信号可以得到最迅速的反馈,社会资源也将得到更有效的配置。这样的价值网络不但会持续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同时各个产业也在资产数字化的推动下,线上线下组织起前人无法企及的多维生产关系,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社会整体财富。

当然,现实来说,DAO对于目前大部分企业来说,实际运用尚面临诸多挑战。首当其冲的是观念层面,现代企业这种组织形式虽然诞生时间不算太长,但基本处于持续优化,像DAO这样从管理模式到利益结构,甚至到经营方式都整体被颠覆,且高度依赖数字技术的模式,很难短期内被企业所接受。其次是环境,市场环境还需要时间成熟,在物联网技术落地之前,DAO模式大多只能局限在信息、金融、文化等非实体产业。国家法律、政策等环境同样需要时间来建立相关制度,就目前而言,DAO在大多数国家仍处于灰色地带。最后是技术层面,区块链底层技术还在探索和迭代中,处理性能、稳定性、安全性、易用性等各类指标,距离大规模商用还存在不小差距。例如,基于加密学技术的账户系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仍属于“反人类”般的体验……但总的来说,DAO模式的运用并不存在无法克服的困难,假以时日,相信目前遇到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永恒的抉择,革命还是被革命?

纵观人类历史,越是革命性的技术,越是对人类意义重大的技术,往往也越易受到更多的质疑,引起更大的混乱。因此,相比20世纪末的互联网,区块链在全球范围激起的市场震荡也是毫不逊色。各种举着区块链招牌的项目浑水摸鱼、市值每天都如过山车、韭菜割完一波又一波、梦想一夜暴富的赌徒们骂声一片……虽然乱象丛生,但要明白,这样的“排异反应”是每个新事物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所以,对致力于在区块链这片新大陆里开垦的先驱们而言,这个阶段无疑是对“信仰”的最大考验,因为天就要亮了。

也正是随着加入区块链的有志之士越来越多,我相信DAO很快会从极客走向大众,在人们的不断努力实践中,展现出新物种难以想象的强大能量,并引领社会走向更加自由、平等,让人类共同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正如《失控》的作者KK所表达的观点一样,科技如同生物一般,具备自身秉性,不论诞生的环境如何,它都会朝着既定的方向不断进化,不可阻挡。


DAO(Distribut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分布式自治组织"。我认为只要满足分布式、自治的组织都可以被称为DAO。

组织: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如军队,公司等,在区块链当中组织自然是应用的意思了。

分布式:如P2P下载软件,整个下载系统是由众多的子节点组成,任何一个子节点死亡,不影响系统的运行。

自治:独立运行,不受外部控制和管理

区块链中的DAO,简单说就是一个应用程序,但是它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的应用程序。

分布式自治组织和区块链技术没有耦合的关系,区块链中的分布式自治组织只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

DAC(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corporation)(去中心化自治公司)是DAO的一种,DAC的特点是带有两点,一是带有接受分红的股东和可交易的股份,二是由股东作出决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