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要保持心灵相通的沟通(学会与孩子沟通)

和孩子要保持心灵相通的沟通(学会与孩子沟通)(1)

在和孩子沟通时,很多父母会面临一些情况: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跟孩子讲话好像“耳旁风”……面对孩子,家长如何有智慧地进行沟通,这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

亲子沟通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教育形式,亲子沟通的质量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家长具体该怎么做呢?今晚听听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教授朱丽丽老师怎么说↓↓↓

《怎样与孩子沟通?》

主讲人:朱丽丽 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01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高质量沟通的基础

和孩子要保持心灵相通的沟通(学会与孩子沟通)(2)

亲子沟通指父母和孩子间运用言语和非言语(眼神、表情或身体动作)手段来表达、传递彼此的情感、态度或意见等信息的交流过程。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高质量沟通的基础。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父母要满足孩子爱的需要。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去进行沟通,这样孩子会觉得跟爸爸妈妈沟通是有趣的事情,才会乐意沟通。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放下身段做孩子的朋友。要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认真倾听,并给予理解和指导。

02

尊重孩子,营造民主平等的沟通氛围

和孩子要保持心灵相通的沟通(学会与孩子沟通)(3)

很多家庭都有一种倾斜式的沟通模式:父母亲高高在上,总是以教导者的身份出现,父母总是对的;孩子是被动的,处在服从、听从的地位。这样的沟通很难培养孩子的积极主动性,也不利于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父母要把孩子看成是有思想的人,重视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多说,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树立表达的自信,多倾听、多询问、少否定、少评论。

03

了解孩子,提高亲子互动的有效性

和孩子要保持心灵相通的沟通(学会与孩子沟通)(4)

对于学龄前儿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点,让亲子沟通科学、有效。

1. 了解含义,针对需要

首先要了解孩子表达的意思。针对孩子的需要,了解含义才能做出回应。如果不了解孩子的想法,沟通就是无效的。

2. 言简意赅,简单明了

跟孩子沟通的内容要简单一点,语言短一点,语速慢一点。要理解孩子的意思,也要让孩子理解你的意思。

3. 积极鼓励,表达期望

孩子是喜欢鼓励的,积极的鼓励能让孩子理解父母亲的期望是什么,暗示孩子产生父母所期望的行为,反之则不然。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说你不要这样做,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4. 理解共情,避免说教

跟低年龄的孩子沟通,不要超级理智。缺乏共情的沟通是最伤害亲子感情的。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不对孩子提过分的要求。

5. 内容具体,就事论事

低年龄孩子对事物的理解比较具体直观,所以家长和孩子沟通要就事论事。运用非言语的手段进行沟通对低年龄的孩子特别有效,非言语行为可以补充、加强甚至代替言语沟通。

04

亲子沟通四部曲

和孩子要保持心灵相通的沟通(学会与孩子沟通)(5)

1. 仔细聆听孩子所说的话

2.与孩子产生共鸣

3.引导孩子思考

4.鼓励孩子

来源 | 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成员单位“教育之江”供稿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jybxwb)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