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再聚首王亚茹妈妈(陪妈妈重温渴望)

渴望再聚首王亚茹妈妈(陪妈妈重温渴望)(1)

没注意哪个电视台,《渴望》又重播了,那个尖酸刻薄的大姑姐王雅茹再次进入了观众的视线,白眼狼王沪生也重拾观众的骂声,无疑,肖竹新也成为小三的代言词唤醒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

妈妈边看边评论,“这老王家一家子真不是东西,刘慧芳是在王沪生最落魄的时候嫁给他的,你看他那姐姐……处处欺负老实的刘慧芳。”听着妈妈的絮叨,由不得我放下手机,陪妈妈一起重温旧时光,可这次观剧,居然发现自己和妈妈的观点无法雷同。

渴望再聚首王亚茹妈妈(陪妈妈重温渴望)(2)

说说刻薄的大姑姐王雅茹吧,看到弟弟娶了出身于小市民之家的刘慧芳,生米煮成了熟饭,还生了个男孩子冬冬,王雅茹一边批评,一边接管了孩子,一边不断地督促王沪生要上进,要学习,要参加考试,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能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因为在刘慧芳家人眼里,王沪生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真是十足的废物一个。在那个人才被抛弃的时代,刘慧芳用善良和崇敬收留了王沪生,我们很难说他们是爱情还是其他的什么。也许在某个环境之下,生存,带有温度的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渴望再聚首王亚茹妈妈(陪妈妈重温渴望)(3)

而在王雅茹看来,这一家子简直埋汰了弟弟,耽误了家门大才子的发展。

站在王雅茹的角度来看,由不得对这个知识女性产生几分敬意。对爱情的坚守,让她在情感方面始终如一,宁为玉碎;在事业方面,却能如青松一样挺直而坚强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家庭方面,她对家人的照顾真是无可厚非,是姐姐还是妈妈?如果没有她精湛的医疗技术,小芳的病恐怕难以治愈;在友情方面,她有闺蜜,也有侠肝义胆,当听说世交之家的肖竹新陷入了困境时,马上不遗余力地伸出了援手……这个女人,说话总是很冰冷,做事总是很豪横,但细思之下,却是大爱,不图任何回报的大爱,就像刘慧芳收养小芳一样,她对侄子毫无保留的爱,让我们这些个中人不禁汗颜。培养一个孩子有多难啊,要付出多少精力?而王雅茹非常强势地把孩子接管了,教他英语,教他钢琴……而这一系列开支,都不是那个小市民家庭能负担得起的。刘慧芳的妈妈对此大为不满:“学什么鸟语,那么难,我们一辈辈 的不学不也过来了?”这格局,和王雅茹相比,真是一语见高下。

现在的孩子,还有不学外语的吗?哪个妈妈、姥姥们,不希望孩子有十八般武艺?而王雅茹的教育理念,正是现在无数的父母们不辞劳苦追求的。刘慧芳能够放手孩子的教育,能够把亲生的儿子冬冬交给大姑姐,也是一种大格局。

渴望再聚首王亚茹妈妈(陪妈妈重温渴望)(4)

刘慧芳无私地抚养了小芳,而王雅茹也无私地培养了冬冬。我们实在无法比较王雅茹和刘慧芳,这两个形象谁更高大,她们只是两个阶层无法对话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奉献着,爱着,都释放了人性最大的善良和温暖,都是人世间不可多得的女性精英。当王雅茹知道了小芳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时,由不得重新定位弟媳妇刘慧芳,从满嘴挑刺到满心敬意,我们似乎看到了两个不同阶层善良女性终于打开了心门,终于融合了,象严冬过去春花绽放,而这一切,似乎来得晚了点,但终于来了。

没有身处底层的刘慧芳一家子的善良,就没有小芳的生命像花儿一样开放;没有知识女性王雅茹在教育上的高瞻远瞩,就没有冬冬和小芳的高空飞翔,就没有冬冬的钢琴演唱会,“渴望”就没有“希望”,就可能会重复着刘慧芳妈妈那样的人生,一边糊着火柴盒,一边大声吆喝 着……当然,他们的质朴、淳厚,则为电视剧增加了几多人性的温暖和光辉。

有了知识,也别丢了温暖;有了温暖,也要不断地向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