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写给孩子 家书抵万金

一封家 书

——五月底六月初参加了兰心书院网络写作培训课,课间要求写一写兰心书院,我不明就里,于是就有了《一封家书》。

家书写给孩子 家书抵万金(1)

自四月以来我便失业在家,偶有出去做一点力气活,挣的也是仨瓜俩枣,实在不足以维持生计。都说在当前疫情下工作难找钱难挣,我却不以为然,以为那都是不善经营人生的借口。就是在战火纷飞的乌克兰依然有倔犟的生命在努力活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人在努力,都有人在成功,也有人遭受挫折。然而还是有人谨慎了许多。我之人生就好似一个蹩脚的庄稼人遇上了一个好年景,然后按耐不住欣喜喜,于是开始好逸恶劳起来。日子自然也变得空前的无聊,整日游走在微信抖音之间。偶尔在自己公众号上发一下随笔或在抖音上抖一下身边人和事,发一发牢骚,打发这油腻腻的时光。

家书写给孩子 家书抵万金(2)

我有一朋友,堪称佳人,伊曾当老师多年,阳光向上,每遇新生事物必要探个究竟。伊见我微信公众号及抖音之文字,便说我有点文字功底,不妨写一点东西赚点钱还可以打发这无聊时光。这话好听,一时触动了我的虚荣心。于是伊便把兰心书院公众号发给我。于是便有了我与兰心书院的一见钟情。

家书写给孩子 家书抵万金(3)

我与兰心书院认识也有四天了,我对兰心书院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兰心书院是一家网上授课培训和孵化零基础学员如何在新媒体中写作变现的教育机构。我听了他们的网上授课很受启发,原来写作变现也没有想想的那么高深莫测。男女老少都可,只要会写字,零基础又何妨。很多人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少聪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天天老师细心的关怀,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帮助学员从无到有,帮助学员变现及至实现理想。他们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真正做到了让人后顾无忧。我与兰心书院没有走得更远,这是我自身的问题。我说我薄薄的口袋难以支撑我的梦想,估计也无人信,那么也不多说了。古有一字之师。今有兰心书院教我如何坚持读书写作,那已不知道是多少个一字之师啦,如果我忘恩负义,我将把自己置于何种尴尬的境地?

兰心书院在开课第三天后,老师给学员布置的作业,让人意外——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这的确让我又惊又喜。惊的是我的未来不多了,我的未来还有吗;喜的是,我好久没有写信了,而且还是为自己写信。一时间情绪杂然。

家书写给孩子 家书抵万金(4)

书信于我们一点也不陌生。它始于哪朝哪代尚我也无需赘述。但在浩瀚的跌宕起伏的人类历史中书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联络着人们的情感,沟通着家国大事。它是我们友谊的见证,它是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它是爱情的誓言,他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我想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应该都不会忘记那时候信件满天飞的情形。我们都写过信收过信,信里有苦有乐,有过欢笑有过泪水。然而,进入本世纪,通信传媒的发达,写信已成了稀罕事。可我毕竟经历过写信的那个时代,有些事是无法忘怀的。

家书写给孩子 家书抵万金(5)

我至今依旧珍藏着十几封信。有同学给我写的,有父母给我们写的,也有我们写给父母的。有一次我把同学读书时写给我的信发给他,他激动了好几天,他直呼:太珍贵了。几十年后又看到自己当年的信,该有怎样的幸福!我也会时常翻看看父母写给我们的旧信,字字句句皆是牵挂都是叮咛,看到母亲在信中交代过年能回来过年最好时,眼泪差点涌了出来。母亲去世四年了。父亲越发的老了 ,耳也背了,他拿着的手机就是个摆设。我们同他沟通越发困难。至于给他写信也是早已没有的事了。我在想我什么时候再给他写一封信,一封家书呢?

妹妹远嫁,自母亲去世后便很少回来。上个月回老家,我见门口桌子有几封信,拿起来一看是妹妹当年在广东打工时写给父母的。我把信拿走了。我当时并不在意,直至今日我才明白,他大慨是想妹妹了吧。我终于知道了去年我和弟弟在福建打工写给他的信为什么出现在他的床头。父亲老了,我们也不年轻了。人老了大抵如此吧。有点怀旧,有些渴望家人团聚。

改革开放几十载,我们走南闯北,在人潮如流里奔波,在夹缝中求着生存。那时写信回家是家常便饭,我们会把打工的辛酸吐给父母,好在他们那里疗伤。当年李春波的《一封家书》曾唱哭了多少个春节不能回家的我们。后来又有了陈红的《常回家看看》,又把多少沉睡的心唤醒。而今通信传媒发达了,高速路网完善了,家乡高铁通了,机场也有了,回家的越来越便利了。可我们还记得那时候的“家书抵万金” 吗?还记得回家的路吗?

如果父母老了,走路摇晃了耳朵背了,我们能否趁父母眼睛还能看东西,还能认得我们,写一封家书给他们,同他们聊聊天说说话?我们可否常回家看看?看看父母的衰老我们的从前……

我们期待着……

2022年6月3日

家书写给孩子 家书抵万金(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