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农民方言(鲁西南方言杂谈-胶泥)

鲁西南农民方言(鲁西南方言杂谈-胶泥)(1)

含胶泥的黄土

我小时候在鲁西南农村长大,那时候还是生产队时期,我和邻家的小强、小明是一垡(‘一伙’的方言表述)的人。有一次,是个星期天,我们仨人班垡(‘一块’的方言表述)到西地里去薅草(‘割草’的方言表述)。大家都是勤厉(‘勤快’的方言表述)的人,干活都些(‘很、太’的方言表述)麻利,各人(‘每个人’的方言表述)一口闷(‘一口气’的方言表述)就薅满了一粪箕子(‘以前,可挎扛在肩膀上的一种簸箕状的筐子’)的草。于是我们三人就坐在地头沟沿的(‘沟边’的方言表述)阴凉地里(‘树荫下的地方’的方言表述)玩会。

突然,小强发现沟对面的沟帮子(‘沟的斜坡’的方言表述)上有一层约四指厚的酱红色的泥,就对我俩说:“恁看,那有胶泥,咱挖胶泥,揍(‘做’的方言表述)个玩意(‘玩具’的方言表述)玩,中不?”我俩积极响应,一起翻身下沟,每个人都拿着小铁铲奔到那层胶泥的地方,手脚麻利地用铲去掉胶泥上下边的黄土,每人挖出一大块胶泥,掰(方言读音为bei)掉干硬的胶泥边。看着手里的胶泥,小强说:“我揍个哨子(‘口哨’的方言表述)吹着玩。”小明说:“我捏个印章,刻上我的名字,在作业本子上盖上我的名,就不用写啦。”我说:“我笨啊,啥都不会!就捏个小碗吧,喂猫用。”

说干就干。小强手巧,揪块胶泥抟(‘用两个手掌心相互搓揉一块小泥蛋,成圆球状的动作’的方言表述)成一个小琉璃蛋(‘圆球’的方言表述),和个大豌豆一样,用干草包起来。然后,又揪块大点的胶泥,放在两个巴掌之前、边挤边拍(方言读音为pei),配成一个小饼,用小铲切成长方形,卷成平放的“?”形状。接着又拍一个小饼,把“?”型胶泥一边楞上吐点吐沫,抹一遍,平放到小饼上、粘好。拿过包草的琉璃蛋,放到“?”型胶泥的凹内。之后,在“?”型胶泥的把上,先粘上一根粗草秸秆,当透气孔,再在这个草上粘一层胶泥片。之后,又拍一块小饼,盖在“?型”胶泥的凹面上。最后用小铲修补一下,终于成了哨子的模的(‘模型’的方言表述)。

小明的印章模子做的较快,揉巴揉巴一块胶泥,用铲切成四方的立柱状。在柱的一面刻字的时候,就比较小心翼翼。只见他聚精会神,左手拿着胶泥柱,右手捏着小铁铲的一角,凑到眼跟前,用铲一角的尖端,一点一点地刻起来。汗珠子从小明的脸上滚下来啦,印章也刻好啦。我的就比较简单,使劲搓揉一块胶泥,比较软乎了,就拍一张大饼子,边捏边拢起来,成了碗状;然后又搓揉一个细泥条,做碗底,粘上就中啦。

我对他俩说:“恁俩去找柴火,我来做个小烧窑。”他俩就奔地头边上的麦秸垛跑去。我选一个平整的沟沿,用铲拍结实一块沟帮子(‘沟的斜面’的方言表述),用铲挖成“U”型的圆筒,在圆筒下边,顺着沟帮子的斜面,平掏一个洞做烧火的地方。然后,用小铲一点一点地,把圆筒的底面削成倒锥形,形成薄一些的窑底。我又找来一个树圪棒(‘一节树枝’的方言表述,树读音为fu),小心翼翼地透一个合适的小孔,方便下边的烟火和风钻进来。然后,我把仨人做好的模子小心放进窑里,用草隔开,上边有蓬上一些草,最后在沟里水边挖块渍泥(‘淤泥’的方言表述)“,拍成饼,接着用树圪棒捅个窟窿眼当烟筒,做窑盖盖上。

万事齐备,只欠柴火了。不大会,他俩抱一堆麦秸回来了,小明还在地里干活的大人那里借来了洋火(‘火柴’的方言表述)。于是我们嬉笑着引着火(‘点着火’的方言表述)开始烧窑...约莫(‘估计’的方言表述)着烧好了,就掀开烧得些硬的盖子,拿出里面的三件东西。一看,我就傻眼了,我的碗都裂口子了,不能用了。不过,小明的印章也裂璺了,但没有破坏字面;小强的哨子烧得比较好,一吹还真响了。一阵忙活,他俩都有收获了,就我白忙活了,对他俩说:“也熊吧(‘算啦、散伙吧’的方言表述)!不捣鼓啦,咱回家吧。”

近期,我翻看《梦笔溪谈》时,看到一段“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介绍,说的是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使我想到,古人就能用胶泥刻字,还能烧得些好,而我小时候的尝试却失败得很,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技能。也想到,干事情要用心,象故事里的小强,听说在家乡一直好心帮助人,如今威望很高,都评上县里的先进个人了;小明一直学习很好,如今也当上某个地方的县长了,只有咱这毛手毛脚之人,还在这里编故事、爬格子。

上述中的“胶泥”一词,《汉语词典》给出的意思是“拼音 jiāo ní,含有水份的粘土”。胶泥一般是指河流沉积物经强压,潮湿的环境形成的,具备很强的粘合性能的泥状塑性固体。鲁西南方言口语里的“胶泥”也是说的这个意思,也是指一种夹杂在黄土层中的一层层酱红色又粘又硬的粘土。以前,当地的艺人,好用胶泥烧制小孩的玩具和能吹响的小动物,拿到集市上去买卖,不知现在还有人鼓捣这个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