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霞读书笔记(阿霞读后感)

#挑战21天在头条写日记#11月28日,晴

《阿霞》是屠格涅夫1857年撰写的中篇小说。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18年出生在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但自幼厌恶农奴制度。从1847年起为《现代人》杂志撰稿,出于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反对农奴制并创造了多部作品。

阿霞读书笔记(阿霞读后感)(1)

小说讲述了在异国他乡邂逅的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贵族 H.H.先生在德国莱茵河畔偶遇加京和阿霞这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妹。阿霞是一个17岁的多疑、敏感、自卑、缺爱、叛逆的地主与女奴的私生女,与H.H先生一见钟情并彼此深爱对方。当阿霞主动提出与H.H.先生约会向他表白自己感情时,他却惊得目瞪口呆,“跟一个十七岁的她那种性格的少女结婚,那怎么可能呢?”H.H.先生理智、功利的意识使他对这段感情产生了质疑,从而忽略了自己的爱意。最终由于阿霞火辣的性格、卑微的身份以及所受的教育,他退却了。阿霞的自尊受到伤害,她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地方。直到阿霞离开,H.H.先生才开始悔恨,找寻。阿霞和H.H.先生之间短暂的从未真实拥有过的爱情,在H.H.先生阶级观念的理性驱使下留下了追悔莫及的遗憾。

阿霞读书笔记(阿霞读后感)(2)

小说的历史背景是俄国正处在从贵族时期到平民知识分子时期转型的阶段,逐渐没落的贵族阶级面对江河日下的政治局面,无法力挽狂澜又骄傲虚伪的维持原有的尊严。H.H.先生作为贵族出身的青年,流淌着历史基因的血液并具备固有的统治阶级的性情。虽有着种种青春的忧郁,会被阿霞“不同、特别”的气质而吸引,(阿霞逐渐显出她奇怪的地方。有时淘气得不成体统,有时却打扮得端庄拘谨,有时又突然害起羞来。仿佛在故作姿态。)并由衷地进行赞美和热爱,但其本质上却是质疑的。H.H.先生潜意识里对阿霞的身份及谈吐是轻视的,尽管一再遮掩,仍然被敏感聪慧的阿霞看破,所以他们之间注定是以悲剧收尾。

阿霞读书笔记(阿霞读后感)(3)

屠格涅夫极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他善于将普通的男女之情加以微妙的情景烘托,长于抒情以及恰到好处的欲言又止,将有血有肉,带有典型俄罗斯气质的主人公跃然于纸上。屠格涅夫对小说中H.H.先生与阿霞感情的处理态度与方式极富隐喻意味,即使以爱情为主线,他依然用一种穿透爱的本质的惊人写作手法,表现出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未来及走向的担忧。

看完这部小说我产生了一个疑问,真正的爱情真的不在乎身份地位吗?齐大非偶、门高莫对有道理,还是望衡对宇、门当户对更幸福呢?亲爱的朋友,您阅读完《阿霞》是怎么认为的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