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考点(介词宾语不及物动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考点(介词宾语不及物动词之间的逻辑关系)(1)

记录典型问题 分享教学方法

导语:有关介词、宾语、不及物动词的问答时间

(S: 学生 T: 老师)

S: “老师,短文改错中的一个句子:

Would you like to take part?

句末为什么不加in?

不是固定短语take part in吗?”

T: “先跳出你的固定思维,我们逆向思维一下,如果加上介词in,就完美了吗?

介词的本质是什么?”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考点(介词宾语不及物动词之间的逻辑关系)(2)

S: “介词后必须加宾语呀!”

T: “宾语存在吗?”

S: “不存在,所以不需要加in?!看来我得重新认识take part in 了。”

T: “机智!take part 本身就是一个不及物动词短语,表示参加。触类就要旁通,类似的短语:

take interest in; pay attention to; make fun of等。实践一下吧:

I have many activities to take part in.

此句中的in要不要加?”

S: “感觉应该加,可是后面也没有宾语呀。”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考点(介词宾语不及物动词之间的逻辑关系)(3)

T: “感觉需要验证,分析句子结构。”

S: “句子主干是主谓宾,后面不定式to take partin作activities的后置定语。”

T: “分析得完全正确! 重点来了,“参加”与“活动”是否构成动宾关系?”

S:“参加活动,是动宾关系哦。这么说in是有宾语的,只是宾语跑前面了。我的感觉是对的!”

T:“作定语的不定式动词,若与被修饰名词构成逻辑上的动宾关系,此时不定式动词要由不及物变及物,加介词。这就是传说中的逻辑关系!

切记:逻辑关系要遵守!”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考点(介词宾语不及物动词之间的逻辑关系)(4)

(英语是一门逻辑关系很强的语言)

T:“总结一下吧。简单地描述一下这个题目是怎么考你的?”

S:“考查介词要不要加。”(模糊的表达)

T:“仅仅是介词吗?哪儿的介词?介词要不要加取决于什么?”(适时为学生指明思维途径)

S:“不及物动词后的介词要不要加,取决于有没有宾语存在。”

T:“很好!

三个关键词,不及物动词 介词 宾语,

这个结构怎么考?考查宾语没有出现在后面,介词要不要加?(你没有出现在座位上,不代表你不在场)而这个介词恰好又是你认为的不可拆分的固搭。”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考点哦)

S: “怎么考?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T: “所以你不知道怎么学,不是吗?”

(哈哈,多么精致的鄙视!)

本节课教与学方法提炼:题目命名法

将你做过的题目进行考点命名,即知道怎么考,你就怎么学,知己知彼,成竹在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