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1)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2)

11月27日,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年)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教授发布《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3)

《报告》系统分析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绿色创新发展竞争力,对比分析了各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政策与实践,通过科学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和分析各级指标数据,动态反映出各城市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绿色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报告》显示

宜宾作为长江首城,高度重视绿色规划和创新投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指数测算结果显示其排名持续上升。

在2017、2018和2019年

宜宾总指数排名分别

居66、58和45位

三年间上升了21位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4)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5)

从长江上游城市排名结果看

宜宾在三年间始终稳居前十,排名分别为第10、9和6位,与上游城市相比进步显著;

从全省城市排名结果看

宜宾三年间在四川18个城市排名中上升了3位,在2019年跻身全省第3位

从川南四市排名结果看

宜宾与泸州的指数差距不断缩小,在2019年超越泸州排名第1,充分体现了宜宾近几年创新动力加速释放,绿色创新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6)

特别是绿色经济中的碳强度、能源强度、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率三项指标,2018、2019年宜宾在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中均稳居前十,有较强的优势。

是什么让宜宾榜上有名?

宜宾靠什么脱颖而出的呢?

近年来,宜宾通过开展生态综合治理、绿化宜宾行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环境治理攻坚行动,积极助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绿色

是宜宾最美的底色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7)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8)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9)

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宜宾深入开展清洁降尘、秸秆禁烧、挥发性有机物整治等“十大专项行动”。投资6.82亿元,完成中电福溪电厂、丝丽雅集团和6家干法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空气质量监测微站112个、区域传输自动站2个,推进走航监测、激光雷达等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2020年,中心城区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39.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提高至306天,综合指数下降到4.04。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10)

为了打赢碧水保卫战,宜宾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优化设立全覆盖的市、县、乡、村四级河长2028名。为了加强水污染防治,取缔餐饮趸船43艘、关闭土法造纸作坊1944家。

投资52.8亿元,完成36个城乡垃圾项目、34个城镇污水处理项目、30个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投入21.42亿元,完成中心城区2个、县城9个及32个“千吨万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整治。2020年,全市5个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11)

在打赢净土保卫战方面,宜宾强化源头管控,划定2331个优先保护类、1536个安全利用类、141个严格管控类评价单元。基本实现城乡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全覆盖,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投资5.2亿元,建成珙县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投入专项资金8000万元,治理修复屏山县和江安县受污染土地5082亩。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4%,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

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宜宾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12)

为了筑牢生态屏障,宜宾全面推进“三江六岸”生态综合治理,建成生态廊道80公里,完成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任务126个,建成城市公园200余个、公园绿地1434公顷、城市绿道170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08%。

长江、岷江干流全面禁采砂石,取缔非法采砂和堆场92个,拆除非法码头33座,退出占用长江岸线8.36公里。为了推动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落实财政专项资金1.46亿元用于渔民安置,提前5个月完成退捕任务。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13)

同时,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建成长江绿廊竹林风景线48.575公里、陆路竹林廊道景观带296.4公里,累计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1236个、“美丽宜宾·宜居乡村”达标村1571个,宜宾全市森林面积达99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9.9%。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14)

为了走绿色发展之路,宜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持续巩固提升名优白酒等传统优势产业。投入近60亿元,先后对天原集团、丝丽雅集团等20余户重点企业实施整体搬迁或关停,对中核建中、叙府酒业、岷江机械等30多户企业分步搬迁入园,被国务院表彰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

宜宾“智造”:

为工业发展装上“绿色引擎”

今年上半年,宜宾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现代工业“5 1”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 其中,智能终端增长76.7%,宜宾“智造”已成为绿色发展的“新引擎”,在“工业挑大梁”中扛起发展大旗。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15)

在位于宜宾三江新区的西南联盛产业园里,11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协同合作,车间生产线上一片忙碌,正在向全年20亿元的目标产值冲刺。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16)

这11家企业是生产不同的配件,包括手机壳、手机屏、摄像头等等,呈现的是上下游抱团的合作关系,主要围绕智能终端产品,打造更好的宜宾“智造”。

2017年以来,这11家入驻企业在西南联盛产业园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的生态圈,为出口国际市场的智能手机提供“一条龙”服务,从最初的功能机,到如今的高端智能手机,产品升级换代,正向5G产品进军,不断提升宜宾“智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17)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18)

宜宾“智造”,不只有琳琅满目的智能手机,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智轨电车。这些电子信息和装备智造等新兴产业,为宜宾现代工业发展装上了“绿色引擎”。

2019年12月5日,全球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T1线在宜宾正式投运,这也标志着宜宾智轨走出了全国智轨商业运营的第一步。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19)

截至目前,宜宾智轨T1线总客运量已超过800万人次,列车正点率达到98.5%,日均载客量达1.5万人次。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20)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21)

为了打造绿色家园,推动绿色出行,宜宾积极开展“电动宜宾”行动,投入6.8亿元,更换环卫车274辆,投放新能源公交车807台,建成充电接口2000余个,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上升至31.5%。围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宜宾建成龙头山竹生态文化主题公园等城市公园200余个、城市绿道170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76%。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使其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22)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以绿色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绿色”的理念,强调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的融合关系,会同中国人民大学庄毓敏教授团队编制完成《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年)》。《报告》系统分析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绿色创新发展竞争力,对比分析了各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政策与实践,通过科学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和分析各级指标数据,动态反映出各城市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绿色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为了方便不同区位、不同规模的城市相互学习和比较,《报告》除了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进行整体比较分析外,还按照长江上中下游以及城市性质两个维度,分组进行进一步的对比与分析。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23)

内容来源丨宜人宜宾APP

记者丨陈建华、吕来章、陈勇波

图文编辑丨罗艳菊

责任编辑丨杨湖平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24)

宜宾经济实力排名(宜宾稳居前十全省第三)(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