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长白山美景(山色倾城溪水淙淙)

欣赏长白山美景(山色倾城溪水淙淙)(1)

春意渐浓,踏青时节,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太山自驾游走起!

位于太原市西南23公里风峪沟北的太山,距晋祠景区5公里。

欣赏长白山美景(山色倾城溪水淙淙)(2)

太山的本意,就是太原之山,西山之山,最古老最早的核心之山。与周围的蒙山、龙山在名称上有所区别,又紧密相关。这是晋阳先贤在命名学上的一种朴素的智慧,有别具匠心的深意。

一种说法是,太山碑刻《原邑太山寺新建乐楼碑记》载:“予唯太山之名,始见于沈约《宋书》,而寺建于唐景云元年。五代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略显于北汉之际,而山益有名。”故取“泰山石敢当”之谐音,名此山为太山。

欣赏长白山美景(山色倾城溪水淙淙)(3)

从滨河西路向南进入晋阳大道经太谷路到达太山景区南门停车场。

沿着山路上山,选择两条路中的流水步道上山,漫步太山溪水小道,犹如行走在林间,一股淳朴的清新扑面而来,赏心悦目又惊艳。

人们常说“游山玩水”,再美的风景,都要山水相伴。水没了山,就没了雄伟之气;山缺了水,则缺了阴柔之美。

欣赏长白山美景(山色倾城溪水淙淙)(4)

太山三面环山,一面带水,依山带水,是个藏风聚气的好地方。

山中盛长虬柏和枫树,春看山花遍野,夏听鸟语蝶舞,秋观满山红叶,冬赏银装素裹,四季之景,绝美!

行在山林,溪水淙淙地流,清新悦耳,感觉内心的喧嚣立刻烟消云散。

欣赏长白山美景(山色倾城溪水淙淙)(5)

走至半山腰可以看到一座古寺庙,名为龙泉寺,原名昊天观,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初为道教,金元时期被毁,明初重建,改为佛寺,龙泉寺里晨钟暮鼓,香火旺盛。

传说,唐王李世民曾以山脚下的泉水洗浴战马,后夺天下,成为真龙天子,泉水得名“龙泉”,随后在此山建寺便名为“龙泉寺”,有“小五台”之美誉。

欣赏长白山美景(山色倾城溪水淙淙)(6)

龙泉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殿堂楼阁,碑坛廊榭,自成格局。据史料记载,太山龙泉寺共分上、中、下三寺。从地形来讲,也可称东寺、西寺和中寺。这样的规模,在当时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龙泉寺殿阁楼台依山势而建,高低参差,层层铺开。山门之外是一大片平地,窑洞式的乐楼台基至今尚存。山门为悬山顶,门檐之下的椽柱头上还保留着道家“八卦”的痕迹。左右两翼钟、鼓楼为砖木结构,钟楼上的铁钟系1745年(清乾隆十年)补铸,至今完好无损。

欣赏长白山美景(山色倾城溪水淙淙)(7)

踏入上院(东寺),唐风晋韵,古色古香的寺庙,以及寺庙里的塑像,完全都是楠木雕凿的。精雕细琢,敷以原色,栩栩如生,足以震撼人心。

满是浓郁的大唐风韵,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奸巧,舒展而不张扬的建筑,那是皇家才有的格调,这在山西也是少有的。

欣赏长白山美景(山色倾城溪水淙淙)(8)

寺院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传说中盛放着佛舍利的金棺。

它位于中寺和上寺之间,恢复新修的地宫内。

地宫内,从房顶到地板,从墙体到楼梯,从浮雕到造像,全部都是纯铜打造。步入其中,金碧辉煌的内饰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欣赏长白山美景(山色倾城溪水淙淙)(9)

据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为了巩固帝位,她曾大力推崇佛教。在晋阳城西风峪沟内太山建造了龙泉寺,并迎取佛祖舍利,配置石椁、木椁以及精美的鎏金铜棺、银棺、金棺等五重棺椁,造塔供养。

金棺出土于2008年,当时太山龙泉寺挖消防蓄水池时,发现了一座神秘地宫。发掘表明,这里原为一座佛塔的基址,塔身早已不知所终,只残留下长方形的塔基,而神秘的六角形地宫就出现在塔基之中,六角形地宫,流行于宋代,在唐代是非常罕见的。

春暖花开日,来一趟说去就去的自驾游,登山远眺,群山环绕,云天相连,浑然天成,恍如置身仙境、佛国,乘而归去……

太山之美,非登临不易得见。

美中之美的太山,你爱了吗?

来源:最山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