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散文原创唯美(人间四月芳菲尽)

小说《啼笑因缘》是现代文学史上号称“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之张恨水的代表作。该书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通过旅居北京的杭州青年樊家树与天桥卖唱姑娘沈凤喜的恋爱悲剧,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动乱的一个社会侧面。它不仅在旧派章回小说的老读者群众,引起强烈反响;而且还使当时的新文艺界惊异不止,甚至还讨论过《啼笑因缘》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流传得如何广泛。 [1]

——这一段摘自百度百科。


《啼笑因缘》先是在报纸上连载,1931年由上海三友书社出版。

这部小说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我喜欢的一个版本中,凤喜和何丽娜都是由袁立扮演。袁立的演技炉火纯青。

古风散文原创唯美(人间四月芳菲尽)(1)

古早的神剧,剧照有点模糊

电视剧为了提高收视率,剧本做了适当调整和改动。看书的体验是不同的。

在朝阳公园逛了一天,想起了张恨水的作品《啼笑因缘》。凤喜,单纯善良;她真心喜欢樊家树但是,她的喜欢,从一开始就不是平等的。她与家树说话时很俏皮,会唱大鼓书。心心念念记挂着家树。然而,她却抵不住诱惑。最后被师长给金屋藏娇。秀姑组织江湖义士去营救她,但是凤喜在一开始时甚至很满足且享受锦衣玉食。

凤喜心地善良,她给樊家树银票,想和他告别,见他最后一面。但是,这件事又被司令所知晓。且司令本身就是喜新厌旧,司令使用马鞭将凤喜暴打之后,将她软禁在小楼之上。凤喜受到生命的威胁之后,本就又惊又怕,后来疯掉。

丽娜、秀姑、凤喜这三个女子都爱慕家树。她们的出身及教育程度、性格都不一样。

凤喜是贫女,她的父亲早逝,她的母亲很疼她;她的叔叔沈三弦是抽大烟的,就让凤喜去学大鼓书,以谋生。

秀姑的父亲是在大栅栏耍把式的,用现在的话说,叫做民间艺人,武术达人。秀谷的父亲姓关,有着侠肝义胆。秀姑是那种默默关心家树的类型。她知道家树喜欢的是凤喜,她就理智地退出,但是,秀姑愿意为家树赴汤蹈火。

丽娜,是民国时期“白富美”。她的父亲任财务大臣,她是party animal。她经常在家里举办舞会,或者出去交际,出手阔绰。丽娜知书达礼,学习了一些西方的自由思潮,在交际场合高贵优雅,很通大体。丽娜是真正的名媛。(尽管现在名媛这个词,最近已经被网络给玩儿坏了)

最后,家树与丽娜在一起。

凤喜疯掉了。她只享受了一个多月,她所向往的衣锦玉食的生活。她尝到了苦果。司令粗俗不堪,简直就是一个土匪。对她非打即骂。

秀姑心里同情凤喜,又为家树的伤心而感伤,她不惜冒险,将吴解决掉。

家树,对这三个女子的深情都知晓。

最适合他的,最有话题的还是丽娜。

最后一段,在那一段微光里,还有他们两个人相对而笑。

古风散文原创唯美(人间四月芳菲尽)(2)

有情人终成眷属

本来这一本书就是虚构了一件奇事,一段三角恋爱。结局是开放式的。当时,广大读者不满足这个故事的结局,纷纷写信要张先生接着续写这几个人的悲欢离合。他又写了《啼笑因缘续》,在《续》这一部分,秀姑积极参与了抗日救亡活动。凤喜最终貌似清醒了,但是她生病了,最终英年早逝。樊家树和丽娜从国外留学回来,虽然感伤凤喜的命运,但是他们决定要振作起来,一起为苦难的中国做点事情。莫要蹉跎了,这一片春光。

2022年春节期间,第五次读这本书时,我对于张恨水的笔触,以及蕴藏在平实文字中的慈悲有了一些体会。

凤喜,是一个旧北京城里的普通劳动人民的女儿。她拥有的聪明伶俐和美;自然地吸引了在北平上大学的樊家树,樊家树爱上了她;愿意为她付出,改善她的生活。凤喜也深爱着樊家树。

但是,凤喜的美被别人盯上了。在师长家的雅琴,以前也是唱大鼓书的,自从给师长做了姨太太,就过上了很宽裕的生活。师长寻思着,为了仕途,要为军阀吴司令物色新人。

凤喜从最开始的去雅琴家坐坐,聊聊天;然后是和她们一起打牌。她被一步步引诱着,最后,图穷匕见,即使她不同意,吴司令这种军阀也不会放过她。吴司令直接将她锁起来。凤喜被迫成为司令的人。在那样的乱世,她身不由己。

司令利用手中的权势和金钱轻易地霸占了沈凤喜。他说:“有主儿要什么紧,漫说没出门、还是人家大闺女。就算出了门子,让咱们爷们爱上了,会弄不到手吗?”

在这种乱世,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拥有过人的美貌;并不是一件好事情。美貌让她陷入这锦绣牢笼。——我们不能怪她过分美丽。生得美,不是她的错。

读者也许会叹息他们所身处的年代,命运多舛,四分五裂的祖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旧中国。


秀姑

代表着有勇有谋的女性,“十三妹”。她最终选择了民族大义,并不痴缠于男女情缘。她的勇敢,在她两探将军府,得到了生动的展现。秀姑一直都是非常关心凤喜的;当她听到凤喜被困将军的小楼,她假装是需要找事情做,她混进了将军府。吴司令见异思迁,又看上了秀姑,想占有秀姑。秀姑将计就计,将吴司令约到郊外,直接干掉了这个为非作歹的军阀头子。

几处隐现的巧合

一. 文中对何丽娜的描写也是素描式的写法。有意思的是,张先生在小说中,刻意强调了凤喜的长相和何丽娜的长相神似。出现了好几处这样的描写。

长相神似的两个女子,爱上了同一个男子;因为命运的阴差阳错,一个以英年早逝而告终,一个携爱侣留学欧洲,学成归国为国家效力。

二.续的部分,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政治前景的沈国英,他对于何丽娜的风采倾慕已久,但是何丽娜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化解了这一矛盾。

同样的境遇,不同的人,最后出来的就是不一样的结果。

小说里,凤喜对于加诸在她身上的命运,只能逆来顺受。她承受不了这些刺激,她只好疯掉、傻掉。她启动了心理上的自我防御机制。

我常常想,凤喜究竟疯了还是没有疯。其实我看是有三分糊涂,七分清醒的。

她作为一个弱质女子,她的善良没有锋芒,她的美貌和单纯可以让男子爱上她,但是,一旦平起起波澜,她根本就无法保护自己。

她的命运,是由她所遇到的男子来决定的。

她遇到了樊家树,她就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可以享受爱情的甜蜜。当她被军阀强取豪夺,她禁不起一点诱惑。(面对诱惑,又有几个人可以抵挡得住呢。)她根本逃不出将军或司令的魔掌。没有吴司令,还有李司令,陈司令,......

秀姑不纠缠于男欢女爱、你侬我侬。如同她的父亲一样,秀姑也是侠肝义胆,最后投入到抗日救国的事业中。她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无数的读者为凤喜的命运而落泪。

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可能做出不同的选择。

在民国那样的乱世,普通的老百姓就是被各种强权,被权贵所折磨、剥削、蹂躏。

读者们掩上书,心里想的,也许更多的是樊家树和何丽娜的觉悟:振作起来,莫要辜负这大好春光,他们成为了一对革命夫妻,有共同的志向,为这个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朝着光明,走一步,有一步的进步;点一盏灯,是一线光明。

相比较于一百年前的中国,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太平盛世,是重回大唐盛世。


张恨水的小说,是类似古代的章回小说写法。这部小说,一旦开始读,很容易上瘾,欲罢不能。读的时候,仿佛自己置身于民国时期的北平,听着北京姑娘的一口京片子,看到凤喜从胡同里欢快地走出来,看到家树。

看原著,在静静的午后或夜晚,犹如和自己谈一场恋爱。穿越到民国时期,看书里的风花雪月、悲欢离合。在读书的时候,或喜或叹。这时光是轻松恬淡的。与书的约会,与春天的约会,研磨时光。这时光,因为有好书的陪伴,也像一杯手磨咖啡,隽永,耐人寻味。

古风散文原创唯美(人间四月芳菲尽)(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