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为什么这么好(建水紫陶发展出现了瓶颈)

云南建水盛产紫陶,也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有几百年的历史。

但是过去的建水陶以生活陶为主,制作一些花瓶和汽锅等日用陶,产量并不大。

建水紫陶为什么这么好(建水紫陶发展出现了瓶颈)(1)

建水陶主要使用本地得陶土,讲究陶器得画面感,画面也不是简单得作画与施釉,而是采用独特得刻填技术,先是绘画,然后手工雕刻,再用彩泥回填,将国粹艺术诗书画融合在一起,使建水陶不仅独特,也维美和具有观赏性,而一些名家的作品还具有收藏价值。

建水紫陶为什么这么好(建水紫陶发展出现了瓶颈)(2)

近年来建水紫陶发展迅速,特别是茶文化与茶具文化的兴起,建水陶也把茶具作为产业重点,现在紫陶作坊多达几千个,从业人员几万人。这些人中有很多外地人,主要有来自江西的拉坯师傅和书画家,还有来自各地的学习制陶、投资制陶,其中也有不少是紫陶产品的营销人员。

建水是一座旅游城市,建水陶的销售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来旅游的游客买走了,所以这里有大量的经营建水陶产品的商店。但由于疫情的影响,游客锐减,这些店家也是非常惨淡的经营,整个行业出现了低谷。

建水紫陶为什么这么好(建水紫陶发展出现了瓶颈)(3)

我来建水多了,也开始听到本地一些人抱怨:现在外地人太多了,来本地争抢饭碗,钱都给外地人挣走了。

真是这样吗?

我把疑问说给“乡下大哥”老徐,他说带我去拜访一位只卖壶而不做壶的外地经销商,他对当前的建水紫陶有清醒而真实的认识,另外听听他对建水陶市场的看法和经营思路。

这个人就是周伟,来自重庆,到建水已经四五年了。

建水紫陶为什么这么好(建水紫陶发展出现了瓶颈)(4)

周总说他来建水之前就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茶具生意,属于资深业者,主要是营销景德镇陶瓷与宜兴紫砂,在好几座城市开有实体店,而国内的一些经销商也是特别的熟,为很多内地茶具店供货的。他说“我是自带流量与营销资源来到建水的,可以说对建水陶的宣传与推广,做了贡献的”。

建水紫陶为什么这么好(建水紫陶发展出现了瓶颈)(5)

周总说,他现在同建水一百多家紫陶作坊有合作关系,这里既有大师名家,建水紫陶产业的引领者;也有从业不久,产品有特点和灵性的年轻匠人,他一年要往内地推销几万件紫陶产品,在建水属于比较大的经销商。

说到建水陶茶具,他说建水做茶具比较晚,对于茶具文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有些壶型只是简单的模仿,虽然形似但神却相差很远,特别是茶具的实用性与精度也不足。而外地工匠的到来,恰恰是提升和弥补了不足。

建水紫陶为什么这么好(建水紫陶发展出现了瓶颈)(6)

这些年除了一些拉坯与制壶工匠的到来,还有很多画家与艺术上有追求得人到了,使建水陶得画艺水品大大得提升和扩展,这些年外地人的到来,对于提升建水陶整体得水平和名声,还是很有帮助与促进的。

当然了外地人来投资与创业就是来挣钱,但是不要只看到他们挣钱,还有带来了成熟的营销理念和市场。他们不仅带来技术,也带来了影响,把建水陶文化传播出去,使建水陶走得更远和在价值与价格上的提升。

建水紫陶为什么这么好(建水紫陶发展出现了瓶颈)(7)

而本地一些制陶艺人由于对外面市场不了解,不擅长营销,一旦游客减少,就会陷入被动,产品卖不上价,也造成挤压,最后打击信心和无法保证收入。

其实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钱让外地人挣了”,这是一种双赢的关系。

建水陶当下要做好宣传与营销。营销是当下建水陶发展的瓶颈,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建水陶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要想解决这个瓶颈,还应该吸引更多的外地进销商来做生意,中国的市场非常大,但是市场的开拓需要有人来做。

建水紫陶为什么这么好(建水紫陶发展出现了瓶颈)(8)

虽然现在看似直播卖货很热络,但是这种方式与行为也是暂时,不能持久与长期,而开拓固定稳妥的的经销商、代理商,才是发展的持续性。

周总说他经营了二十多年景德镇与宜兴的茶具,对这个行业和产品还是很熟悉的,建水陶茶具还是属于新兴的产业,很多从业人员,并不懂得茶文化与茶具文化深奥,做出的壶细节差距大,使用不顺畅,所以他在选择合作的工匠与产品时,主要选择实用器皿,成熟的茶具,保证出水的顺畅和好用。

建水紫陶为什么这么好(建水紫陶发展出现了瓶颈)(9)

做实用性的茶具,做科学而严谨的壶型,做价格相匹配的产品,不妄自尊大,不花里胡哨的,而是物有所值,看着顺眼,用着顺手,拥有顺心的建水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