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高效看全英书籍(让大英百科全书编辑指导)

《大英百科全书》,也称《不列颠百科全书》,当今世界上最知名、最权威的百科全书,世界三大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科利尔百科全书)之一。1771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版,之后不断修订出版。

怎么高效看全英书籍(让大英百科全书编辑指导)(1)

这套书由世界著名专家学者撰写,包括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囊括了对人类知识各重要学科的详尽介绍,和对历史及当代重要人物、事件的详实叙述,其学术性和权威性举世公认。

《大英百科全书》第15版的编辑指导,是莫提默•J•艾德勒。大家对这个名字可能感到有点陌生,但他写的一本经典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听说过、读过的人可不少。

怎么高效看全英书籍(让大英百科全书编辑指导)(2)

莫提默•J•艾德勒是美国学界、出版界的传奇人物,著名学者、教育家,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与查尔斯•范多伦合写过一部巨著《美国编年史》。

查尔斯•范多伦也是位传奇人物,曾与莫提默•J•艾德勒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研究院任教,一起共事多年。后来离开哥大,与莫提默•J•艾德勒合作写书,协助编辑《大英百科全书》,并对《如何阅读一本书》一书的改版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之后广受好评,1972年在进行大幅增添修改后再版,至今仍然长盛不衰。

这本面世已近80年的书,有何特别之处呢?

它是一本关于阅读方法的小百科全书,也是非常实用的阅读方法指南,深入系统的介绍了一件事:如何阅读好书。

目前市面上多如牛毛的各种阅读方法,大多源于此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以阅读的4个层次为主线——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系统阐述了阅读的层次、阶段、目标,还详细说明了阅读7大类书籍的具体方法。

两位作者主张:

阅读不同的书,应该用不同的速度,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快速阅读。

这本书我在两年里读了三遍,受益匪浅。

如果你的阅读量不大,未来有意向多读点好书,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有收获、有成长,而不是为了消遣,那有必要先认真、反复研读一下这本书,获取正确的阅读理念,可以避免大部分阅读的弯路,有效提升阅读效率。

如果你已经有一定阅读量、掌握了不少阅读方法,也建议读读这本书,在书中可以了解到更加科学的方法,解答绝大部分阅读方法的困惑

这本书逻辑清晰,翻译风格略偏学术化,不是很通俗易懂,阅读和理解会稍有难度。

怎么高效看全英书籍(让大英百科全书编辑指导)(3)

《如何阅读一本书》全书核心内容,是阅读的4个层次

  • 基础阅读
  • 检视阅读
  • 分析阅读
  • 主题阅读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1 基础阅读

又称为初级阅读、基本阅读、初步阅读。

这个层次的阅读,主要解决问题是:这句话在说什么?

大部分快速阅读课程,就是着眼于这个层次。

2 检视阅读

又称略读、预读。

指在一定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

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这本书在讲什么?

架构是什么样的?

包含哪些部分?

3 分析阅读

指全盘、完整、优质的阅读,追求理解

在无限的时间里,咀嚼、消化一本书,用书中原话描述——“一直读到这本书成为自己”。

4 主题阅读

又称比较阅读。

同时读很多本书,列举出它们的相关之处,提出所有书都谈到的主题,架构出一个新的、哪本书都没有主题分析。

作者反复强调,阅读是分4个“层次”,而非4个“类别”。

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怎么高效看全英书籍(让大英百科全书编辑指导)(4)

作者认为,阅读的4个层次,如图中所示,是包含关系,是渐进的,高层次包含了低层次所有的特性。

第四层主题阅读,包含了所有阅读层次;

第三层分析阅读,包含了一至三层的阅读层次;依此类推。

如果是4个阅读类别,则意味着各不相同,4种阅读方法就不是包含关系了。

在阅读这本书前,我有一个理解的误区,一直认为,4种阅读方法,是各不相同的,独立的,适用于不同的阅读目的。

比如检视阅读是为了快速抓重点,主题阅读适合精读、解决一个问题,不同阅读方法没什么联系。

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才恍然大悟,4种阅读方法原来是层层包含、层层渐进的啊!

《如何阅读一本书》除了系统、深入阐述了4个阅读层次,还用很大篇幅介绍实用型、想象文学、故事戏剧与诗、历史、科学与数学 、哲学、社会科学这7类书,各自适合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读。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读什么书都是一样的方法:先快速阅读,觉得好,再精读,做笔记。

从没仔细琢磨,每一类书,是否应该用不同方法,阅读效果更好?

书中还穿插了两位作者许多关于阅读的独到想法,值得细细研读,多加思考。

书末列出《建议阅读书目》,介绍了137种西方经典名著,也非常有价值。

怎么高效看全英书籍(让大英百科全书编辑指导)(5)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我是May,每天一本书,专注阅读个人成长类书籍,持续分享好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