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必须有参考文献吗(你写论文时参考文献)

1、什么是参考文献?不就是“参考”的文献吗?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吗?是啊,没错啊,可是你的论文里那几百篇、上千篇的文献是“引用”了,但是不是都“参考”了呢?啥叫参考?就是阅读过的,如果你连文献的影子都没有见过,只是按照文献中的文献照抄下来,这可不是参考再说了,同一篇文献,不同的作者引用的内容可能也不一样引用一篇文献,应该是读过这篇文献,那怕只读过摘要也好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学生要么从网络上直接检索,要么从参考的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部分直接抄录这样引用文献,很可能没有引用领域中最重要的文献,没有引用里程碑式的文献,或者干脆就没有阅读,只是按照文献中的引用而引用了(这属于转引,二次引用,不是第一手信息)2、引用文献的时候,是引用最新的,还是引用最早的?这要看引用文献中的什么内容如果是引用最新的研究进展,最新的理论阐述,最新的学术观点,要引用最新的文献、最权威的文献如果引用一些固定的事实,如生态学中的物种地理分布、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等等,应该引用原作者可以花点时间,查阅一下哪位(些)作者最先研究、最早报道了这些信息这就是对学术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规范的、甚至有些离谱的引用,如生态学中反映物种多样性指标的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 Weiner index)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等,引用的文献则是中国学者的名字如果说计算公式、研究方法等张冠李戴现象容易看出来,关于对一个领域的学术贡献,就不容易区分了一个中国学者文章中涉及到了或论述到了一个理论或学说,在引用的时候,要查阅是不是这位学者提出来的,不可以随便就把这位学者当作第一个提出者或发现者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除了没有理解参考文献的内涵,关键是没有尊重前人知识的意识,没有刨根问底的精神看重了一些东西,忽视或缺失了一些东西研究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导师是有责任的3、文献引用是随意的吗?文献引用不能随意,是需要精心选择的引用,要引用与自己的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另外,我个人的观点是还要引用高质量的文献,引用文献也需要品位学术界引领学科发展的学者和实验室,声誉好的实验室,是首选文献有低劣的吗?这个问题不用问如果极端点的话,有些期刊的文献,压根就不要作为参考文献,也就是说不去花费时间阅读,对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知识结构一点都不会有影响我们读书的那个时候,到图书馆抱着影印版的“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逐条逐条查阅,一个卡片一个卡片记录文献卡片上记录文献的信息(作者、年代、题目、期刊名称、卷期、页码等),在笔记本上摘录摘要的内容写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时候,觉得一篇文献对于自己的结果论证很重要,但又苦于查不到原文,就只能是间接引用,采用“转引自”的方式引用有时候阅读国内的论文,看到一些连名称都没有听说的期刊,还有些论文参考各种语言文字的一些专著和论文,大家应该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现在这种情况应该不存在了信息时代,一点键盘,什么信息都有了,也可以阅读摘要,也可以下载原文,专著也可以查到书的目录和部分章节还有一些其他需要讨论的问题,如教科书可以作为参考文献吗?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目录,中文文献是放在最前面,还是放在最后面?中文文献是按照姓氏笔画排序,还是按照汉语拼音排序?那么在信息时代,参考文献的引用是不是应该更准确才是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写论文必须有参考文献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写论文必须有参考文献吗(你写论文时参考文献)

写论文必须有参考文献吗

1、什么是参考文献?不就是“参考”的文献吗?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吗?是啊,没错啊,可是你的论文里那几百篇、上千篇的文献是“引用”了,但是不是都“参考”了呢?啥叫参考?就是阅读过的,如果你连文献的影子都没有见过,只是按照文献中的文献照抄下来,这可不是参考。再说了,同一篇文献,不同的作者引用的内容可能也不一样。引用一篇文献,应该是读过这篇文献,那怕只读过摘要也好。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学生要么从网络上直接检索,要么从参考的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部分直接抄录。这样引用文献,很可能没有引用领域中最重要的文献,没有引用里程碑式的文献,或者干脆就没有阅读,只是按照文献中的引用而引用了(这属于转引,二次引用,不是第一手信息)。2、引用文献的时候,是引用最新的,还是引用最早的?这要看引用文献中的什么内容。如果是引用最新的研究进展,最新的理论阐述,最新的学术观点,要引用最新的文献、最权威的文献。如果引用一些固定的事实,如生态学中的物种地理分布、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等等,应该引用原作者。可以花点时间,查阅一下哪位(些)作者最先研究、最早报道了这些信息。这就是对学术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规范的、甚至有些离谱的引用,如生态学中反映物种多样性指标的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 Weiner index)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等,引用的文献则是中国学者的名字。如果说计算公式、研究方法等张冠李戴现象容易看出来,关于对一个领域的学术贡献,就不容易区分了。一个中国学者文章中涉及到了或论述到了一个理论或学说,在引用的时候,要查阅是不是这位学者提出来的,不可以随便就把这位学者当作第一个提出者或发现者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除了没有理解参考文献的内涵,关键是没有尊重前人知识的意识,没有刨根问底的精神。看重了一些东西,忽视或缺失了一些东西。研究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导师是有责任的。3、文献引用是随意的吗?文献引用不能随意,是需要精心选择的。引用,要引用与自己的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另外,我个人的观点是还要引用高质量的文献,引用文献也需要品位。学术界引领学科发展的学者和实验室,声誉好的实验室,是首选。文献有低劣的吗?这个问题不用问。如果极端点的话,有些期刊的文献,压根就不要作为参考文献,也就是说不去花费时间阅读,对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知识结构一点都不会有影响。我们读书的那个时候,到图书馆抱着影印版的“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逐条逐条查阅,一个卡片一个卡片记录。文献卡片上记录文献的信息(作者、年代、题目、期刊名称、卷期、页码等),在笔记本上摘录摘要的内容。写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时候,觉得一篇文献对于自己的结果论证很重要,但又苦于查不到原文,就只能是间接引用,采用“转引自”的方式引用。有时候阅读国内的论文,看到一些连名称都没有听说的期刊,还有些论文参考各种语言文字的一些专著和论文,大家应该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现在这种情况应该不存在了。信息时代,一点键盘,什么信息都有了,也可以阅读摘要,也可以下载原文,专著也可以查到书的目录和部分章节。还有一些其他需要讨论的问题,如教科书可以作为参考文献吗?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目录,中文文献是放在最前面,还是放在最后面?中文文献是按照姓氏笔画排序,还是按照汉语拼音排序?那么在信息时代,参考文献的引用是不是应该更准确才是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